曹祺華
【摘 要】目的:對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加以探討。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52例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甲乙兩組,兩組均予以大劑量甲氨蝶呤靜點加鞘內注射治療,在此基礎之上,甲組予以綜合護理,乙組采取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及護理滿意度情況。結果:就并發癥發生率而言,甲組(42.3%)低于乙組(6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317,P<0.05);甲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8.5%)高于乙組(65.4%),差異顯著(x2=3.271,P<0.05)。結論:對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PCNSL患者予以綜合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甲氨蝶呤;護理
【中圖分類號】R971+.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100-01
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PCNSL)是一種發病率較低的淋巴瘤疾病,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為此病的多發群體[1]。對于此病的治療,臨床上一般采取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可獲得較好的效果,但在采取藥物化療時,患者往往會出現一些副作用,繼而影響其生存質量。對此,需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F為了解綜合護理對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PCNSL患者的運用價值,本案將對我院所收治的26例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PCNSL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所接收的52例PCNSL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通過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明確診斷為PCNSL;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即甲組與乙組。甲組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齡區間41~73歲,平均年齡為(61.2±2.5)歲。乙組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齡區間43~70歲,平均年齡為(60.6±2.2)歲。對比上述兩組患者的臨床基礎資料,結果無統計學意義,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予以大劑量甲氨蝶呤3~3.5g/m2靜點加鞘內注射甲氨蝶呤15mg地塞米松5mg,1個月為1個周期,持續治療4~8個周期。在此基礎之上,對乙組采取常規護理,如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告知其治療期間應注意的事項,指導其用藥與飲食。而對甲組采取綜合護理,即: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并有針對的開展心理疏導;如向患者介紹有關疾病及治療的相關知識,幫助其形成正確認知,并主動配合治療;告知其在化療時會出現一些并發癥,這屬于正常情況,進而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②并發癥護理:化療前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化療期間加強對患者口腔黏膜的檢查,督促患者注意保持口腔衛生,認真漱口,給予亞葉酸鈣50mg加入生理鹽水500ml配制成漱口液,每日含漱8~10次,每次3~5min;出現口腔潰瘍者,給予康復新液10ml每日3~4次含漱,每次3~5min;遵醫囑定期監測血常規及肝腎功能。③優化病房環境:實行保護性隔離,病房紫外線循環風消毒每日2次,每次30min,嚴格限制陪探視人員,盡量減少人員流動,進入病房的人員必須戴口罩,接觸患者前要洗手。 ④出院指導:出院前,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說明出院后需注意的事項,如在飲食、用藥、運動等方面;叮囑患者定期回院治療與復查;告知患者家屬需采取保護性隔離,且對患者所居住的環境予以消毒滅菌處理,同時,還需對訪視人數及時間加以限制。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醫院自擬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表,對患者的滿意度情況展開調查分析。該表采取百分制,分數在90分以上表示十分滿意,分數在61~89分表示滿意,分數低于60分表示不滿意[2]。
1.4 統計學分析 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數據展開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x2檢驗;如P<0.05,說明具備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甲組中有11例發生并發癥,2例口腔潰瘍,4例胃腸道反應,5例肝功能損害,其發生率為42.3%(11/26);乙組中有28例發生并發癥,4例口腔潰瘍,7例胃腸道反應,7例肝功能損害,其發生率為69.2%(18/26)。組間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317,P<0.05)。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如表1,甲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8.5%,乙組為65.4%,兩數據相對比,結果顯著,有統計學意義(x2=3.271,P<0.05)。
3 討論
臨床上在對腫瘤患者予以化療時,往往會出現一些并發癥,如肝功能損害、口腔潰瘍等,進而對患者疾病的治療造成不利影響,同時還可能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打擊其治療的自信心[3]。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還應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本研究提出對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的PCNSL患者實施綜合護理,通過對心理護理,可有效避免患者不良心理,進而保證其治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患者進行并發癥護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其不適癥狀,提高治療依從性;優化環境可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最后出院指導可使患者得以良好的休養,避免院外感染的發生,為下一次治療做好準備。
在本研究中,采取綜合護理的甲組患者,其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乙組,即42.3%vs69.2%,差異明顯;另外,在護理滿意度方面,甲組高于乙組,即88.5%vs65.4%,存在顯著差異。由此可見,對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PCNSL患者予以綜合護理,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行使用。
參考文獻
[1] 齊春燕,郭偉,李媛,等.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療效及護理[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24(05):628-630.
[2] 高萌,孫艷杰,肖霞.標準化流程在甲氨蝶呤治療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刊,2015,17(06):616-618.
[3] 杜洪燕,張正芳.針對性護理對甲氨蝶呤治療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不良反應的改善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09):11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