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周琦
【摘 要】目的:探討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化療期間應用胰島素的護理。方法:對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河南省柘城縣人民醫院腫瘤血液科84例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且應用胰島素的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做好心理護理,密切血糖監測,飲食、運動指導,并預防感染及并發癥的發生。結果:所有入組患者完成既定的化療治療方案,空腹血糖在6.2-8.0mmol/L,平均7.4mmol/L,餐后2小時血糖9.7-14.9mmol/L,平均12.3mmol/L。其中16例糖尿病患者化療第一天出現餐后血糖升高,治療期間,8名患者出現低血糖,3名出現靜脈炎,予對癥治療后好轉,無酮癥酸中毒和嚴重化療藥物外滲的發生。結論:加強對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的綜合護理,可使其安全有效的完成化療。
【關鍵詞】惡性腫瘤;糖尿??;化療;胰島素;護理
【中圖分類號】R39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111-01
化療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17%化療患者伴有糖尿病或者血糖升高[1],同時化療藥物可以誘發或加重糖尿病。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NCI)在新版常見不良事件評價標準首次將化療對惡性腫瘤患者血糖的影響納入化療副作用評價體系[2]。本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共收治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且同意胰島素治療患者84例,現將護理體會進行總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河南省柘城縣人民醫院腫瘤血液科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84例,監測空腹血糖、隨機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排除應激性一過性血糖升高患者,患者年齡41-87歲,平均年齡59歲。其中肺癌28例,胃癌10例,食管癌9例,乳腺癌14例,,婦科腫瘤10例,泌尿系統腫瘤3例,白血病10例.其中59例為既往糖尿病患者,25例為入院后新發現糖尿病患者,所有入組患者入院后均改為胰島素治療(門冬胰島素+甘精胰島素方案)。化療時間為5-14天,平均7.8天。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同等護理措施,密切檢測患者指尖血糖,定期檢測血常規,對患者進行心理、飲食、運動、皮膚等護理措施,對患者化療期間胰島素治療的效果進行評價。
2 結果
所有入組患者完成既定的化療治療方案,無患者因高血糖中途停止化療。空腹血糖在6.2-8.0mmol/L,平均7.4mmol/L,餐后2小時血糖9.7-14.9mmol/L,平均12.3mmol/L。其中16例糖尿病患者化療第一天后出現餐后血糖明顯升高,其中4名患者血糖升高超過22.0mmol/L,予持續靜滴胰島素后血糖降至正常,后調整胰島素劑量后血糖恢復平穩。治療期間,8名患者出現低血糖,發生在胃納差,進食量減少的患者,予靜推、口服葡萄糖后復測血糖正常。3名出現靜脈炎,予硫酸鎂濕敷等對癥治療后好轉,無酮癥酸中毒和嚴重化療藥物外滲的發生。
3 討論
3.1 心理護理 惡性腫瘤患者大部分擔心一旦開始應用胰島素,會終身依賴。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有關化療、糖尿病方面的知識,讓患者理解控制血糖對腫瘤化療的重要性,同時告知各種藥物的不良反應,如何預防。同時指導患者了解胰島素的作用,消除對胰島素治療的恐懼擔憂心理,多用正性語言激勵患者增加治療的依從性,做好長期治療的準備[3]。
3.2 血糖監測與控制 建議完善的血糖監測記錄,每日監測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時血糖,個體化控制血糖,針對年齡及病情制定不同的目標范圍。及時匯報向管床醫生匯報患者血糖波動情況。當血糖超過20mmol/L,使用胰島素微量泵,每小時復測血糖,調整胰島素泵低速,降至13.9mmol/L左右停用胰島素泵,及時調整皮下胰島素劑量[4]。
3.3 飲食、運動治療 飲食、運動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最基本治療方法,目的在于控制攝入的總熱量,更好控制血糖。患者入院后營養科??茣\,針對病人采取個體化營養方案及教育。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由于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多存在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飲食上要求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對于化療反應較重的,食欲明顯下降患者,要求患者盡量按時按量進食,護理上加強觀察患者的飲食情況,如果患者餐后嘔吐或進餐量少,應注意補充甜食,增加餐次,睡前加餐,同時將患者飲食情況及時報告醫生,結合血糖水平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根據患者年齡、病情指導其適度運動。老年體弱的患者選擇室內走動,年輕和體制較好的患者可到院內散步,每次活動30min為宜,餐后1小時進行,運動輕度以皮膚微出汗為度,需家屬陪同,隨身帶些甜點餅干,以防低血糖。
3.4 預防感染的護理 腫瘤患者在化療期,由于受化療藥物的影響,骨髓抑制、白細胞降低、抵抗力低易發生感染[5]。指導患者注意個人衛生,加強口腔、會陰部、足部的清潔,每日紫外線消毒病房,注意病房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進行靜脈穿刺嚴格無菌操作規程,監測白細胞計數。
3.5 化療藥物外滲的預防 糖尿病患者化療藥物外滲形成的皮膚潰瘍很難愈合,常規藥物輸注前先用生理鹽水沖管,加強巡護,同時加強宣教,指導患者家屬加強護理。如發生藥物外滲,立即停止輸注,保持針頭連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藥物,外滲嚴重的用0.5%普魯卡因局部封閉,冷敷收縮血管,減少藥液的進一步外滲[6]。
總之,嚴密檢測血糖,加強病情觀察,給予合理的飲食指導,健康宣教,注重心理護理,讓患者和家屬共同參與到治療和護理中,可提高患者的化療依從性,降低靜脈炎、化療藥物外滲、酮癥酸中毒發生率,使醫護關系更加融洽,保證治療方案的順利執行。
參考文獻
[1] 鮑健,郝吉慶,彭萬仁等 癌癥合并糖尿病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安全性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腫瘤防治雜志,2005,12(13):1003-1006
[2] 皋文君,劉硯燕,袁長蓉 國際腫瘤化療藥物不良反應評價系統——通用不良反應術語標準4.0版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 TUMOR Vol. 32, February, 2012
[3] 丁薇,鮑婷婷等協同護理模式對胃癌術后化療患者的影響[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0,8(3):208-210
[4] 中國高血糖危象診斷與治療指南(2012版)中國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5] 鄭麗君,杜海燕等 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PICC置官期的護理干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4):351-354
[6] 李薇.惡性腫瘤患者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化療腫瘤合并糖尿病的治療[J].中國腫瘤外科雜志2017.8(4):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