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云
【摘 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改善宮頸癌早期篩查認知行為的價值。方法:應用隨機分組方法將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人乳頭瘤樣病毒(HPV)、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的宮頸炎患者100例平均分為兩組,每組50例,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早期篩查認知行為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認知評分、自主篩查率、宮頸癌發病率、生活質量、情緒狀態以及3年生存率。結果: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宮頸癌早期篩查認知評分、自主篩查率、3年生存率與生活質量評分顯著較高,宮頸癌發病率、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顯著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做好宮頸癌早期篩查認知行為護理干預工作,不僅能提高患者對宮頸癌早期篩查的重視與認知程度,增加自主篩查率,消除消極情緒并改善生活質量,而且還能降低患者的發病率,確保患者的生存率,臨床上應用很有價值。
【關鍵詞】護理干預;宮頸癌;早期篩查;認知行為;婦女;HPV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145-02
宮頸癌是一種婦科常見腫瘤疾病,主要以高危HPV病毒感染、性生活紊亂、吸煙、多產多孕等為發病因素[1]。該病發病率與死亡率都較高,早期無明顯臨床體征與癥狀,等到被確診為宮頸癌時已經面臨晚期,極大的增加了宮頸癌患者的死亡率。宮頸癌篩查是我國預防宮頸癌的主要手段,然而很多婦女因為對宮頸癌篩查缺乏認知導致她們對宮頸癌篩查不夠重視,因此給予宮頸癌婦女早期篩查認知行為護理干預非常具有必要性[2]。今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宮頸癌早期篩查的宮頸炎患者100例,探討護理干預在該類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首次接受HPV、TCT的宮頸炎患者100例。排除精神異常及意識障礙患者。將所有病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0例。觀察組年齡為24歲至62歲,平均年齡為(41.8±3.7)歲,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高中至大專、本科及以上分別有22例、18例與10例,宮頸炎病程為1月到5年,平均病程為(2.2±0.3)年。對照組年齡為23歲至63歲,平均年齡為(41.7±3.6)歲,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高中至大專、本科及以上分別有23例、18例與9例,宮頸炎病程為1月到5年,平均病程為(2.3±0.4)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中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均無顯著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給予患者常規的生活指導并囑咐患者定期來院檢查。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宮頸癌早期篩查認知行為認知干預。①單獨宣教 護理人員與患者單獨溝通與交流,詢問患者的一般資料與心理情緒,給予患者適宜的心理疏導與生活建議等,獲取患者的信任。根據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現狀等情況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宮頸癌篩查的相關信息,解答患者的內心疑惑。②現場宣教 向患者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及宮頸癌相關知識圖冊,告知患者宮頸癌篩查的方法以及重要性,組織患者觀看宮頸癌早期篩查知識講座,向患者介紹宮頸癌早期篩查的優勢與治療方法。③多媒體宣教 為患者定期循環播放多媒體視頻與影像資料,向患者介紹本院的微信公眾號,讓患者通過微信掃一掃來進行關注,醫院每月向患者推送有關宮頸癌相關知識的文章或視頻。④大廳宣傳 在醫院大廳、病房、走廊等位置張貼宮頸癌篩查的相關知識,在候診大廳播放涉及宮頸癌篩查與治療方面的相關知識的視頻短片,保證視頻能吸引患者的眼球。⑤公共宣傳 醫護人員可在三八婦女節等節日在城市人流量大的公共場合進行免費義診與咨詢,并進行現場宮頸癌早期篩查知識宣教。⑥定期隨訪 醫護人員詢問患者的家庭住址與聯系方式,定期對患者進行家訪或隨訪,囑咐患者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1.3 觀察指標 ①用本院自制宮頸癌早期篩查認知問卷來評估患者對早期篩查的認識程度,該表包括宮頸癌知識、宮頸癌致病危險因素、宮頸癌篩查、HPV、HPV疫苗等內容,滿分100分。②記錄兩組患者的自主篩查率、宮頸癌發病率、三年生存率。③用Zung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分別以50分與53分為臨界值,分值越高表明心理狀態越差。④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生理機能、情感健康、精神健康與軀體疼痛四個方面,每方面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本次研究取四項平均值。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特應用SPSS20.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組間數據資料對比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用卡方檢驗,若p<0.05,即證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認知、情緒及生活質量評分 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宮頸癌早期篩查認知評分、生活質量評分顯著較高,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顯著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2.2 自主篩查率、宮頸癌發病率與三年生存率對比 護理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自主篩查率、3年生存率顯著較高,宮頸癌發病率顯著較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宮頸癌是婦科疾病中常見腫瘤。該病發生主要是患者在性交中感染人類皰疹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等病原體等。由于宮頸癌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很多宮頸炎患者對宮頸癌早期篩查還缺乏認知,因此做好宮頸癌的早期篩查、盡早診斷、及時治療非常具有必要性。
綜上所述,做好宮頸癌早期篩查認知行為護理干預工作,不僅能提高患者對宮頸癌早期篩查的重視與認知程度,增加自主篩查率,消除消極情緒并改善生活質量,而且還能降低患者的發病率,確保患者的生存率,臨床上應用很有價值。
參考文獻
[1] 何燕,盧麗娜,區露婷,馬彩桃. 對宮頸癌早期篩查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 臨床醫學工程,2014,21(08):1026-1028.
[2] 劉玲,席云,劉霞. 護理干預對患者宮頸癌早期篩查認知行為的影響[J]. 中國療養醫學,2016,25(02):222-223.
[3] 史換生. 心理護理在農村宮頸癌早期篩查中的應用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4):1984-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