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勁松
【摘 要】目的:分析超聲檢查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診斷價值。方法:選取45例于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診斷和治療的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為觀察對象,給予患兒超聲檢查,分析患兒的超聲診斷結果。結果:本次研究的45例患兒中,超聲檢查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診斷準確率高達91.11%。結論:在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臨床診斷中,超聲檢查的診斷準確率較高,可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超聲檢查;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214-01
前言
缺氧缺血性腦病是是新生兒的常見病,是胎兒在圍產期窒息從而所引發的腦部缺氧缺血性損害,患兒的中樞神經受損,患兒的主要表現為昏迷、嗜睡、易激惹,對患兒的生命健康構成極其嚴重的威脅[1]。因此,早期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進行診斷并給予患兒相應的治療對新生兒的意義重大。對于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當前主要的檢查方法包括CT檢查和顱腦超聲檢查,本研究給予缺血缺氧性腦病新生兒超聲檢查,并就超聲診斷的價值作進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從我院兒科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間收治的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患者中選擇45例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患兒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與同意。45例患兒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早產10例,足月產35例;日齡最小為3天,最大為15天,平均日齡為(6.56±1.04)天;自然分娩33例,剖宮分娩12例;Apgar評分在4分至8分之間,平均(6.72±0.23)分;出生體重在2100g至4000g之間,平均體重為(2263.75±7832.14)g。研究對象均存在明顯的圍產期窒息史。
1.2 方法 采用飛利浦彩超設備(型號:Affiniti50;生產企業:飛利浦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對新生兒進行檢查,探頭頻率為3至8MHz。此項檢查前無需做特殊準備,只需要在受檢者相對安靜無哭鬧的情況下即可檢查,先利用二維超聲技術觀察患兒的顱內結構,掃描患兒的前囟冠狀以及矢狀斷面,進而了解患兒的實質回聲、顱內腦中線以及大腦溝回走向,并了解患兒的腦室內脈絡叢和側腦室的寬度。必要時可經過患兒兩側外耳道上方對顳骨以及頂骨進行平面掃查,進而觀察患兒的腦實質回聲、腦室系統以及溝回系統情況[2]。
1.3 觀察指標 分析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患兒的超聲診斷結果,判斷標準如下:(1)當患兒腦實質內廣泛均勻分布的回聲增強,腦溝、腦室和半球裂隙消失或者變窄,腦部動脈搏動變弱,則表明患兒存在腦水腫。(2)若矢狀切面沿側腦室外上方存在不規則的強回聲區,并且冠狀切面圖像上側腦室角外上方有倒三角形雙側對稱性強回聲區,則表明患兒的腦室周圍白質軟化。(3)若患兒的腦動脈分布區域出現具有較強的局限性的回聲反射,則表明患兒腦部大動脈和血管分支存在梗塞情況[3]。(4)若患兒的丘腦以及基底神經節存在雙側對稱性強回聲反射,則表明患兒丘腦以及基底N節損傷。以患兒的病理組織學檢查結果為診斷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金標準。
2 結果
本次研究中,經超聲檢查后診斷11例患兒為腦水腫,7例為丘腦下部損傷,8為基底神經節損傷,10例為腦動脈梗塞,5例為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經病理組織檢查,證實45例患兒中6例為腦室周圍白質軟化,8例為丘腦下部損傷,12例為腦水腫,10例為腦梗塞,9例為基底神經節損傷;故超聲診斷的總準確率為91.11%(41/45)。
3 討論
胎兒出生后,其腦部雖具有自動調節功能,但調節機制尚未發育成熟,加之新生兒存在一定的窒息情況,顱內血管容易出血,進而引起腦部灌注不足,引發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以往臨床通常給予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患兒CT檢查,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但該檢查方法對患兒產生輻射作用,加之小兒對輻射的敏感度極高,進而有可能會導致患兒輻射后患癌,檢查風險較高,不屬于理想的診斷方法[4]。而超聲檢查為無創傷性的腦血管疾病檢查方法,對受檢者的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患兒的囟門未閉合,并且顳部的顱骨較薄,超聲可獲取患兒的顱內組織二維圖像,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具有特異性診斷價值。本次研究所用的超聲設備的數字技術探頭具有極高的靈敏度,對患兒的腦血管和微循環血流情況進行檢測,將患兒的腦部病變情況清晰地呈現到超聲圖像上[5]。該檢查法對新生兒無創傷作用,檢查時患兒不會感到痛苦,并且超聲波可以透過患兒的顱骨,克服了腦血管造影的創傷性以及傳統體檢中腦血流圖的不準確性,可反映患兒的顱骨病變情況。此外,該檢查方法對患兒無輻射,安全性較高。本次研究中,經過其他檢查證實超聲診斷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診斷準確率較高(高達91.11%),表明該檢查法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對新生兒的腦部缺氧缺血病變的檢測準確率較高。
綜上所述,超聲檢查可很好地反映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患兒的病變情況,診斷價值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旭紅.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超聲診斷及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6,22(24):16-17.
[2] 曾麗君.頭顱超聲在新生兒頭顱疾病中的臨床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04):37-39.
[3] 李娟娟,韓若凌,高潔寧.彩色多普勒顱腦超聲對新生兒腦病的早期診斷價值[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8,39(04):444-449.
[4] 余健彬,余文華,汪迎斌.床旁顱腦超聲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醫藥,2017,52(07):696-698.
[5] 李微.床旁頭顱彩超診斷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9):6117-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