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春
【摘 要】目的:對關節鏡在膝關節骨關節炎治療中的效果作探討。方法: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關節腔內封閉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將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況作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7.56%比對照組78.05%高,P<0.05。結論: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臨床治療中應用關節鏡的效果更佳。
【關鍵詞】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鏡;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0-240-02
骨關節炎好發于老年人群,屬于慢性退行性骨關節疾病的一種,多見患者關節軟骨呈退行性病變狀態,常合并半月板、滑膜病變等不良情況,患者自覺關節疼痛且腫脹,日常活動時關節僵硬、不靈活。發病久之便見患者膝關節處強烈疼痛,關節隨之產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為了進一步提高膝關節骨關節炎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將納入對象以雙盲法分為兩組,予以兩組患者不同的方案治療,旨在對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接受關節鏡治療的效果作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中將2014年1月-2017年4月作為對象抽取時間段,采用隨機數字表法于期間抽取我院收治的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82例為對象,將其以雙盲法分組:4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3例,年齡為51-73歲、均值為(62.09±5.37)歲;41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2例,年齡為52-76歲、均值為(62.57±5.29)歲。兩組患者臨床基線數據經統計學軟件分析得出無差異,P>0.05。
1.2 方法 納入對照組患者接受關節腔內封閉治療,常規麻醉及消毒完成后,于患者膝眼位置進針注射曲安奈德60mg,注射過程中要注意速度控制,每周注射給藥1次,持續注射治療5周為1個療程。
納入觀察組患者接受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治療,常規麻醉及消毒完成后,注意常規麻醉的同時再給藥2ml腎上腺素注射液,之后便幫助患者仰臥位接受治療;依據患者病情選擇AL、AM、SL、SM入路;經患者膝關節外側、內側面將關節鏡放入,以縱行/橫行切開0.5cm;將切口通過骸骨內外上緣的位置作為穿刺點,及時注進生理鹽水以促使關節腔內呈充分充盈狀;再順著穿刺套管將關節鏡置入,對患者關節腔內的實際情況詳細觀察,包括骸上囊、骸股關節以及骸間窩等,整個檢查過程中要及時觀察并調節關節鏡,若發現會阻礙患者膝關節活動的病變組織,要將其及時處理;如果患者滑膜炎嚴重,則待手術操作完成后為其以生理鹽水徹底清洗,觀察患者各方面情況穩定后則開始包扎。
1.3 效果評價 臨床治療效果參照《中國骨科疾病診療指南》評價:顯效提示患者疼痛感、積液、腫脹等臨床癥狀均已消失,關節活動度已經恢復至正常狀態/改善程度≥70%;有效提示患者疼痛及積液、腫脹等臨床癥狀均顯著改善,關節活動度明顯恢復/改善程度>40%;無效提示患者疼痛及積液、腫脹等臨床癥狀以及關節活動度等方面情況均未見顯著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獲各項臨床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以卡方檢驗;統計學軟件分析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7.56%比對照組78.05%高,P<0.05。見表1
3 討論
骨關節炎為關節退行性變的一種,患者的關節軟骨常已經被破壞,多見于年齡>50歲的中老年人群。臨床上多見人體膝關節處發生骨關節炎,通常患者均因膝關節處的組織被損傷而出現膝部腫痛、麻木、僵硬等,病情久之便會對患者的負重關節、小關節造成不同程度的累及,這也是患者出現關節強烈疼痛的關鍵[1]。
目前,可用來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方法較多,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接受了關節腔內封閉治療,此術式可獲得相應的治療效果,但治療操作時需切開病灶部位,會帶給患者較大的創傷,故而術中出血控制難度較大,患者常是術后需很長時間療養恢復。王藝鈞、嚴偉、鄒德寶等學者[2]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lysholm膝關節評分上升程度是(28.32±2.06)分,比對照組(15.58±0.96)分高,膝關節無腫脹患者比對照組多12例,中度腫脹患者比對照組少3例,重度腫脹患者比對照組少1例,可見患者的病情得到可明顯治療,臨床癥狀及膝關節功能也得到了充分改善。關節鏡為現代醫學技術飛速發展下出現的一種新型器械,通常關節鏡下能夠非常清晰的觀察到患者關節腔中的實際情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變情況,手術實施過程中的風險少,且此術式實施時無需較大切口,患者術后不會出現較多或者較嚴重的并發癥,對患者的術后病情恢復及預后改善有著積極作用[3]。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接受了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治療,結果顯示該組患者的病情改善顯著,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7.56%比對照組78.05%高,其中56.10%的患者病情改善程度提示為疼痛感、積液、腫脹等臨床癥狀均已消失,關節活動度已經恢復至正常狀態/改善程度≥70%,P<0.05。
綜上所述,關節鏡在膝關節骨關節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明顯,能夠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關節活動度得到顯著改善。
參考文獻
[1] 楚向東,張華.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聯合腓骨高位截骨術治療膝骨關節炎[J].中醫正骨,2016,28(09):43-45.
[2] 王藝鈞,嚴偉,鄒德寶等.關節鏡下關節清理術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外醫療,2016,27(49):49-51.
[3] 蘇永春,何峻龍,汪振宇.關節鏡與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治療早期膝骨關節炎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09):2478-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