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春
摘 要:教師是學生在學習與生活當中的楷模,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在潛移默化當中影響到學生。從某種意義而言,教師真實的人格魅力,也即為一種較為重要的教育正能量,其既會對學生的學習與情感產生影響,同時,也會對學生構建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對學生今后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有效的提升自我的人格修養,以自我良好的人格,去引領學生獲得身心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教師 人格魅力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9-0-01
人格,作為一個人諸多較為重要與長期存在的心理特征的綜合,也是一個人精神意志的集中體現。教師具備良好的人格,也是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體現。由于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教師的人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個性的形成。而教師的人格魅力,是立足于教師自身良好的人格,并經過進一步升華而形成的,因此,教師的人格魅力,能夠體現出具有較好的教育價值作用。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必須通過多樣化的方式,有效的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并在下述幾個方面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對學生學業發展的激勵作用
教師在對學生運用激勵的手段時,必須首先設定一個合適的目標,讓學生能夠圍繞著這一目標而前進。教師的人格魅力,從本質而言,即是一種激勵學生的有效手段、其可較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心理,讓學生能夠具備正能量,并讓學生能夠沿著預定的目標而不斷的邁進。如果學生的學習動力,知識源自于外部的因素,即是學習只是為了通過考試。而由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就能夠讓學生從教師良好的道德品質、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兢兢業業的教書育人的精神收到啟發與教育。讓學生能夠將其內化為一種內心的精神與意志力,這樣的內部動力,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與生活當中,面對困難具有迎難而上的精神。而在此學習類型的有效的轉化過程當中,教師的人格魅力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樣的教師言傳身教,所取得的教育成效,相較于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開展的人生觀教育,更具有的實效性。教師良好的人格,猶如一首雋永唯美的好詩、一本充滿哲理的好書,能夠對學生的一生從事深遠的影響。
二、對學生情感優化的陶冶作用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當中,教師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對于學生而言,會將在家庭當中對父母相處所形成的情感期待遷移到教師身上。而在學校當中,教師的人格魅力,會借助于一些特定情境彰顯出來,能夠讓學生的內心體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并成為讓學生獲得感動得一種外在因素。教師的言傳身教,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與生活當中感受到來自于教師無微不至的關愛,而學生通過對教師關愛的體驗,能夠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的影響,從而讓學生對教師形成一定的歸屬感,并成為學生的一種良好的心理體驗。學生會將自身對教師的這種尊重的、敬愛的情感,作為自身與他人相處的一種行為準則,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去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教師人格魅力在潛移默化中,給予學生積極的影響。
三、對學生道德升華的示范作用
對于學生而言,由于缺乏自主意識,因此會下意識的模仿他人,同時,學生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師生之間的接觸時間較長,教師的人格魅力,也是學生學習與效仿的楷模。因此,教師必須真正的做到以身作則,才能將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展現出來,讓學生在以教師為榜樣的學習過程當中,能夠讓學生將教師的人格作為自己思想與行為的一個重要的坐標,并隨時將次坐標作為自己的參照物,因此,學生會有意識的模仿教師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因此,教師必須隨時隨地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讓自己真正的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
四、對學生意志強化的促進作用
成功,是所有人共同的愿風景,但是相較于追求成功而言,更為重要的是在生活當中所彰顯出的堅韌不拔的精神與意志。學生在認知與了解周圍的人與事的同時,也在深入的認知與了解教師,教師在與學生談心、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當中,也可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學生養成堅定的意志力,有助于學生獲得較好的發展。教師的意志力,會成為學生意志力的重要來源之一,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堅定的意志力,去有效的克服學習與生活當中所遇到了困難。
作為教師,唯有自己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教師不僅要具備淵博的學識、良好的教學水平,更為關鍵的是,教師必須具備自身的人格魅力。在當前教育持續發展的趨勢下,廣大教師必須持續進行自我發展與自我提升,教師應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獲得啟發與教育,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