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枝 李伯和
摘 要:建設健康中國的關鍵,在于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醫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是緩解就業壓力、推動醫學教育向創新型發展的需要,也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需要,對提高國民健康水平,提高我國醫學發展的創新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健康中國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醫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0-0-01
我國現在及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就業仍是亟待解決的難題,作為就業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是現有就業崗位的強力競爭者。而作為高素質群體的大學生,除了通過多種途徑增強自身競爭力外,更應該是創造新就業崗位的探索者。“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無論是在推進改革中強調 “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還是在經濟轉型中提出“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 ”,在習近平書記的執政理念中,“創新”始終占據著重要位置。這也對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要求,要培育出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1]。
自 2002年教育部在9所高校開展創新創業能力試點活動以來,許多高校響應政府號召以及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積極研究和探索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途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從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時間比較短,經驗比較匱乏,因此目前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還不能適應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以及時代發展的要求 [2],又由于醫學教育的特殊性、醫療行業自身的復雜性及相關專業的局限性,醫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開展得相對薄弱。在當前“健康中國”建設中,醫學生作為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后備軍,更應加強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使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帶動我國健康產業的發展。
健康中國,是我國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且已納入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實際上,包括學界在內的各界輿論一致認為,應將其理解為一個復合概念,即其本質上是一個涵蓋醫藥衛生、醫療服務、疾病預防、生命健康、醫藥產業、全民健身、食藥安全等涉及經濟社會多領域的復合型工程[3]。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當前社會發展的新模式,是推動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建設“健康中國”大環境中,通過培養提升醫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發掘其潛力,樹立創新意識,提高創業能力,通過創新和創業共同帶動現代健康產業的發展,對提高國民健康水平,提高我國醫學發展的創新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面向健康中國建設需求,衛生工作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醫學院校也要相應調整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必須根據健康中國建設對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不斷深化醫學教育改革,加強制度建設和機制創新,以醫藥衛生行業需求為導向,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以基層和緊缺人才為重點,以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為引領。加強醫教協同,改革培養模式,完善培養體系;調控招生規模,優化專業結構,提高培養質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醫學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4]。為適應健康中國建設發展需求,醫學院校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和方法,如文化引領、教學引導、實踐鍛煉、沙盤活動等培養醫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提高其創新創業能力。但醫學教育具有時限長、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大等自身特點,不同的專業也有其自身性質與專業知識背景,一項關于醫學院校的調查發現,醫學生創業能力總體得分不高,但有一大部分屬于“潛力股”[5]。針對醫學生創業能力特點,在醫學教育中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不斷探索創新創業教育渠道,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熟悉醫學生是否愿意接受創新創業指導以及有哪些方面指導需要、感興趣的創業項目有哪些、對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評價等,針對有意愿、有潛質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探索醫學生創新創業精神養成和能力培養有效途徑,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氛圍;引導醫學生轉變傳統觀念,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共享創新創業資源,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效銜接;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社團的發展,定期開展創新創業沙龍、創新創業訓練營等活動,試行保留學籍休學創業、放寬修業年限等彈性學制,強化課程建設,實現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
高等教育大眾化和就業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使大學生就業壓力不對上升,而醫學生“根據專業就業”的傳統觀念使得醫學生就業壓力更為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有助于醫學生創新意識養成和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實踐能力、適應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醫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醫學知識同時,又具有創新創業的意識和技能,給“健康中國”建設中健康產業的創業領域提供人力資源和智力支持。這樣既能滿足就業需要,符合建設健康中國環境下對醫學人才的要求,同時有利于高等教育科技成果的轉換,助推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穎,代永建.輔導員視角下的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J].新西部,2015,(32):153-155
[2]馮琳.高校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機制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4):212-214
[3]童彤.建設健康中國 醫學人才是關鍵[N]. 中國經濟時報/2017 /7 /12 /第 002 版
[4]汪玲.論健康中國建設對醫學人才培養的新要求[J].中國大學教學,2017,(2):25-32
[5]田鑫,孔令泉,羅天友,等.辨析當代醫學生創業教育,構建“創新創業能力協同培養”模式[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6):90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