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飛
摘 要: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專項”是最主要的訓練形式。而實現(xiàn)專項訓練目標的基礎卻是體能的提升。通過各種體能訓練,幫助學生提升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幫助學生擁有耐力、身體素養(yǎng),為學生成為體育“特長生”打下基礎。在這里我們不得不說,只注重“專”,我們反而不能實現(xiàn)“專”目標。作為高中體育教師,要想通過三年的時間,就實現(xiàn)“大”體育教學目標,就要注重體“能”方面的訓練。
關鍵詞:高中 體育 體能訓練 要點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10-0-01
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其教學目標同樣需要以“能”為主。只有實現(xiàn)了“能”目標,學生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成為體育“特長生”。由此可見,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高中學生需要參與體育活動,在未來的生活中,他們同樣需要參與體育活動。讓自己擁有生活與工作的“本錢”。作為高中體育教育者,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關注的往往是“大”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而實現(xiàn)“大”體育目標的基礎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就是最基礎的體能訓練。只有踏踏實實的落實體能訓練,我們才能實現(xiàn)課程標準中的體育目標。
一、開展優(yōu)勢
1.體能訓練可以提升體質(zhì)
在我們“教”學生的過程中,我們往往不會把教的目標告訴給學生,我們要做的往往只是“教”。但事實上,在教的過程中,我們不妨把一些小目標告訴學生,讓學生生成目標意識。高中作為人生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心理負擔也比較重,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學生很難在高壓力的環(huán)境中有更好的發(fā)展。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進行體能的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有效的保障。讓學生明了這一點,學生自然學的更積極。
2.體能訓練效果可以不斷地遷移
學生的成長就是一個系統(tǒng)完善的過程,學校的各個學科之間也是緊密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它們之間往往是互相影響、互相依賴、互相遷移的。體能訓練對學生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大的影響,它能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促進身心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體能訓練強調(diào)學生進行有規(guī)律的訓練,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上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讓他們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由此可見,體能訓練還可以成為實現(xiàn)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正遷移途徑之一。
3.體能訓練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耐力
公平的說一點,不僅僅是體能訓練。在體育訓練過程中,每一次、每一項活動其實都與耐力養(yǎng)成相聯(lián)系。在實際生活中,高中學生的耐力很差,做事情時很難長久的堅持下來,半途而廢的現(xiàn)象在高中學習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在體育教學中進行體能訓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耐力,對于以后的生活、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耐久跑的訓練,鍛煉學生的耐力。也可以在課余時間組織騎行活動,讓學生在接觸大自然感受優(yōu)美風景的同時,即提高了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又使學生的耐力逐漸增強。
4.體能訓練可以打造和諧的學校氛圍
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生活中,經(jīng)常參與體育訓練的人,往往性格積極向上、樂觀開朗。在有這些人組成的大環(huán)境中,氛圍當然往往是積極和諧的。由于每個人的體能素質(zhì)不一樣,所以在進行訓練時,就會出現(xiàn)很大的差異,體能訓練可以使體能好的學生帶動差的學生,進行幫助訓練,并與其他的學生進行比賽,看哪些學生進步的快,在這一過程中,相互幫助的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會逐漸得到加強,團隊意識逐漸提高,而進行比賽的學生,他們之間的競爭意識也得到顯著的提高。在良性的活動氛圍中,在良性的校園氛圍中,學生實現(xiàn)的可以是最積極的學。
二、實施策略
1.根據(jù)學情制定適宜的目標
學情是教師開展教學工作的根本,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我們要想實現(xiàn)有的放矢,就要了解我們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什么,我們的學生需要得到什么,我們的學生最最愛好的是什么。因此,我們的體能訓練計劃中也應當確立一個體能目標,對于高中生來說,體能訓練的目標主要是加強他們的心肺,力量和柔韌度,所以,我們也應選擇一些有利于心肺、力量和柔韌度的項目來練習,例如,俯臥撐、仰臥起坐和引體向上等。俯臥撐有利于手臂力量的加強和腰部力量的加強,仰臥起坐主要是加強腰部的力量和韌帶的柔韌性,引體向上主要是鍛煉手臂的力量,此外,在每次訓練前和后都要做好充分的舒展運動。
2.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
體育影響的往往是學生的體質(zhì)養(yǎng)成。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中,我們面對的學生不僅僅男女有別,還存在著很多其他方面的差別。在設計體能訓練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差別對待”。如高中生的體能主要是由心肺、力量和柔韌度組成,而腹肌的發(fā)達只是證明“力量”的鍛煉很好。根據(jù)男生的生理特點、未來生活和將來工作的特點分析,針對這個群體,我們在訓練中應加強“力量”和“心肺”的鍛煉,如通過引體向上、平板邪臥推和史密斯蹲等加強“力量”的訓練,通過長短跑的不停替換來加強“心肺”的訓練。
3.養(yǎng)成借鑒習慣
體育中也包含著很多的知識,體育學科發(fā)展的速度同樣是很快的。基于此,高中體育教師,同樣需要養(yǎng)成學習習慣。而高中體育教師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主要方法就是“借鑒”。向取得成果的兄弟學校“取經(jīng)”,向先進的國際化體育信息“取經(jīng)”。如借鑒外國高中的體能訓練計劃,這里主要是為了創(chuàng)新訓練的模式,不得不說,國外的體能訓練計劃的確比我們做得好,他們更加系統(tǒng)化和規(guī)范化,所以,我們要學習他們的訓練模式和訓練技巧,如他們在長短跑訓練中的要點,是先長跑然后短跑、先短跑后長跑或者長跑和短跑交替進行。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往往很矛盾,是“安下心”來學習語數(shù)外,還是根據(jù)內(nèi)在需求去參與音體美等學習活動?其實,作為教師我們可以給學生正面的建議。讓學生明了,德智體美勞其實是目標整合的。在學生增強體能的過程中,學生擁有的還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向上的性格與品德。
參考文獻
[1]蔡丹丹,王嬌陽.普通高考體育生的訓練與學習[J]2011
[2]王全剛,朱海濱.淺談個別化教學理論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