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為將
摘 要: 本文以巡警徐晉格同志在執法行動中因安全意識不足而導致不必要的犧牲為例,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為提高民警執法安全意識,改良一線民警防護裝備、樹立正確戰斗理念、學習安全執法的法律知識、加強民警徒手防衛技能勢在必行。經過完善執法管理制度,增強警察在新形勢下的安全意識,將避免、減少“人民衛士”的無謂傷亡。
關鍵詞: 抓捕現場 警察 執法安全意識
引言
警察這一職業是神圣的、光榮的,從頭戴警帽、身著警服的那天起,他們的職責就是為人民服務。我國每年幾百名警察因公犧牲、幾千名警察因公負傷,安全意識缺失,是“人民衛士”無謂傷亡的重要原因。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是我們必須加以探討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徐晉格同志與戰友劉志永抓捕持械搶劫歹徒這一案例,分析導致慘痛后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民警自身執法安全意識缺失。由此可見,為了達到減少、避免民警因公傷亡的目的,解決民警執法安全意識缺失的問題勢在必行。
一、案件基本情況及處置經過
(一)基本案情。
時間定格在7月29日夜里1點多鐘,朝陽三元西橋附近的便道上發生了一起持械搶劫案件。四名歹徒搶走兩名受害人的挎包后倉皇逃離,面對巡警的追捕,兇狠地拔出兇器進行對抗,沒有任何警械裝備的兩名巡警,在歹徒的兇器下一死一傷。巡警徐晉格搶救無效殉職,他的戰友劉志永身負重傷。
(二)處置經過。
7月29日凌晨,女青年崔某和好友陸某外出返回所住的招待所,當她們走到朝陽三元西橋附近的便道上時,突然竄出4名歹徒,搶走她們肩上的挎包就跑,包里有錢,有手機,她倆一邊追趕,一邊呼救。正在這時,一輛警車剛好巡邏至此,兩名受害者立即向巡警求助。徐晉格得知后立即下車向不遠處隱約可見的背影追去,劉志永隨即從另一個車門沖下來,沿著過街天橋歹徒逃跑的方向追去。當劉志永追到靜安里30號樓下時,看到徐晉格渾身是血正跟歹徒廝打在一起,他趕緊上前助戰。這時,他聽到徐晉格的喊聲:“小心,他有刀!”劉志永顧不得想那么多,一個箭步沖上去,迅速出手奪刀。黑暗中,他沒有攥住歹徒的手腕,卻一把攥住鋒利的刀身。歹徒回手收刀,利刃割破他的雙手虎口,頓時鮮血直流。歹徒得手回身又朝緊緊抱住他腰的徐晉格刺了幾下,徐晉格硬挺著沒有松手。劉志永的后腰也挨了歹徒一刀,情急之中再次出手奪刀,還是抓在刀身上,他忍住疼痛,像鐵鉗一般死死攥住不放,終于將刀奪下。歹徒失去了逞兇的刀,趕緊拼命奪路逃跑。身負重傷的劉志永正準備追趕歹徒,回頭卻見徐晉格已慢慢倒下,便返回對其進行急救,最終徐晉格還是因搶救無效而犧牲。兩位巡警的英勇無畏精神,永遠令人敬佩。
二、執法安全意識不足的表現
通過這一事件,可見“人民衛士”無謂傷亡事故的發生與警察安全意識的缺失有著必然的聯系。警察到達犯罪現場后,受現場緊張氣氛的影響,治安、救人心切,未進行偵察就立即展開執法行動,造成流血甚至傷亡的發生。以下詳細分析警察執法安全意識缺失的表現:
(一)盲目肉搏,處置不當。
現在部分民警出警時多數不會隨身攜帶武器,而犯罪嫌疑人作案時又多帶有尖刀,加之部分民警搏斗技能不過硬,因此傷亡風險極大。敢于戰斗、不怕流血犧牲的精神是崇高的,但從戰術上講,肉搏戰斗是沒有必要的。本案例中,劉志永在徐晉格的提醒下仍然沖上去奪刀。他不但沒有奪回刀,反而讓自己受到了傷害,這樣的處置方法欠缺考慮。更不應該的是,徐晉格在已經受傷的情況下,仍然死死地抱住犯罪嫌疑人,導致被刺數刀而搶救無效身亡?!爸褐耍賾鸩淮?,可是民警在知道犯罪嫌疑人的情況后,仍然采取不正確的處置措施,在明知對方持有兇器的情況下,兩名民警沒有想到如何降低風險,而是選擇直接上前與犯罪嫌疑人肉搏,這是戰術上的失誤。身為警隊的一員,雖然不能害怕流血犧牲,但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才是最好的辦法。
(二)徒手對抗,缺少裝備。
在本案中,造成民警付出慘重代價的另一原因是缺乏必要的裝備和器材。目前有的民警執行任務時不佩帶警械武器,有的民警嫌防彈衣和防彈頭盔笨重而不佩帶。本案中兩位民警由于缺乏防護裝備和警械武器導致的致命后果令人心痛。案例中,犯罪嫌疑人手上有刀,而兩名民警均是徒手戰斗,不免讓犯罪嫌疑人占據優勢,他們沒有佩戴警械武器這一情形值得深思,足以反映出部分出警民警在執法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識。為確保民警安全有效地處置險情,攜帶常規的警務實戰裝備、使用器械開展執法行動是很有必要的。
(三)單警作戰,缺少配合。
作戰講究的是協同配合,“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警察戰術上也是如此。在本案中,民警遇襲發生在一對一的對抗中,面對猖狂逃竄的持刀犯罪嫌疑人,孤身搏斗,鮮有勝算。因此在出警時必須弄清雙方力量對比,只要條件允許,就應盡量保證人數優勢,切忌警力分散、單打獨斗。如果本案中的兩名民警在遇見危險時,沒有選擇孤身奮戰,而是請求支援,在共同合作的情況下一定能將瘋狂的犯罪嫌疑人捉拿歸案而不必付出慘痛的代價。
三、如何改善部分民警執法安全意識不足的現狀
只有引導民警增強安全意識,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傷亡,為治安部門依法履行職責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暴力現場執法過程中應從以下幾方面改善民警執法安全意識缺失的現狀:
(一)學習安全執法的法律知識。
增強自身的法律意識是改善民警執法安全意識缺失現狀的一大重要舉措。警察在執法過程中要學會善用法律約束自己、保護自己。故要求所有民警加強對執法過程中經常涉及的相關法律知識的掌握,如《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武器條例》等相關法律文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學會利用已經掌握的法律法規對阻撓和妨礙警察執法的群眾進行說服和勸解。不僅在學生時代要學好各種法律法規,在職民警更需要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和執法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使民警受到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二)改良一線民警防護裝備。
在上述案例中,我們看到導致民警傷亡的一大缺陷就是沒有警械武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民警不配帶警械武器,不僅會極大地削弱打擊違法犯罪的戰斗力,還會造成警察自身的無辜傷亡。因此,我們要在出警前充分考慮執法危險的存在,攜帶必要的警務實戰裝備,這對安全有效執法具有重要作用。故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民警攜帶的裝備無故障,這要求民警平時善于保養維護裝備,出警前要認真檢查,特別對于八件套里的常用裝備要一一檢查,以防在使用時出現意外情況。二是對攜帶的警械武器要加強練習,只有熟練掌握使用技能,才能用得上、用得好。另外各警隊還需要在裝備上得到補充和保障,特別是槍支、警械、車輛、通信設備及排爆工具等必要物質保障。只有這樣,當民警面對持刀搶劫犯罪嫌疑人的時候,才不至于因沒有武器有效震懾犯罪嫌疑人而徒手搏斗情況發生。
(三)樹立正確戰斗理念。
堅持“合理、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是警察在執法過程中應當具備的安全理念。警察在執法過程中,要時刻警惕身邊的危險。面對持刀犯罪嫌疑人時,不要有喊出“我是警察”、犯罪嫌疑人就會束手就擒的麻痹思維,更不要貿然上前進行肉搏,要冷靜地進行風險評估。民警在受傷后還不忘對犯罪嫌疑人的抓捕,這種精神值得敬佩,但是不值得提倡。在這種情況下,已不具備追捕犯罪嫌疑人的條件,盲目追擊只會增大自身傷亡的可能。因此樹立正確戰斗理念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保持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保持高度警惕,使自己處于臨戰狀態。如果大意,那么在突如其來的危險狀態下,就會因無法迎戰而造成無謂的傷亡。但在實際戰斗中,一些警察沒有自我保護意識,特別是在戰斗危急的情況下,一心想要戰勝犯罪嫌疑人,根本不考慮自己的安危。二是糾正對英雄內涵的片面認識。不怕犧牲、敢于戰斗的傳統英雄觀念,必然影響民警的執法戰斗,有些民警面對暴力犯罪時,甚至在不利于自己的處境下,也不顧一切地戰斗,造成傷亡。我們要明白,真正的英雄是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成效的戰斗者。理念是戰術的先導,樹立正確的戰斗理念,才能以最少的鮮血換取最大的社會治安成效。三是加強第一到達現場民警的先期處置能力,本案中有4名犯罪嫌疑人,第一到達現場的民警只有2人,并沒有警力優勢,貿然處置,必然帶來被動。第一到達現場的民警可以記錄犯罪嫌疑人的體貌特征,匯報派出所,請求增援;可以追蹤犯罪嫌疑人。
結語
通過增強民警的執法安全意識、提高復雜暴力情況下的應變能力,本文從實際案例角度,分析了警察無謂傷亡事故生的原因和增強警察執法安全意識的措施。安全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警察是一個與危險打交道的職業,血的教訓證明,高風險職業的特點要求民警必須對任何執法行動都做出危險評估,這樣才能應對危險做出相應的準備。大意輕敵、缺乏風險意識是造成當今警察傷亡的重要原因。我們應當從本案例中吸取教訓,只有敢于面對造成民警傷亡的主觀方面的問題,才能增強今后民警的執法安全意識。若上述案例中兩位民警能做到通曉警務實戰法律法規、能配備必要的警械武器、能樹立正確的戰斗理念,那徐晉格同志就不會犧牲。隨著民警執法安全意識的增強,警察將充分發揮現有治安裝備的優勢,采取靈活的戰術措施,揚長避短,科學、及時、有效地進行安全執法。
參考文獻:
[1]何貴處.現代警察戰術理念[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2][4]胡爽.關于公安執法活動中規范使用槍支的思考[J].公安研究,2011(7):70-74.
[3]王翔祥.我國警察槍支使用問題研究[J].成都:四川大學,2007(7):16.
[5]馬云峰.論警察執法安全理念[J].警察實戰訓練研究,2010(4):24-27.
[6]程小白,王劍輝.警察查緝常見失誤及其對策[J].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2(3):14-20.
[7]黃豹.群體性事件警務處置中的慎用武器警械原則研究[J].吉林公安??茖W校學報,2010(3):18-22.
[8]韓增輝.簡析警察用槍困境[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10(1):74-76.
[9]馬云峰.對警察執法安全重要性的認識[J].警察實戰訓練研究,2011(2):84-86.
[10]呂曉旺,陳天勛.警察使用槍支戰術研究[J].武漢公安干部學院學報,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