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王船山關于小人與君子之差分與渡越何以可能

2018-10-29 06:50:18楊志剛
船山學刊 2018年4期

楊志剛

摘 要: 王船山繼承并發展了儒家思想中具有道德意蘊的君子觀念,結合對心之主導的肯定,提出了自己對成就君子的獨特看法。在《四書訓義·論語》中,王船山肯定心對人之行為的主導,認為人之心是人行為方向和動力的源頭。船山認為君子所體現的崇高道德境界,關鍵在于具有仁德之心,由此他確立君子與小人的本質差別在于“立心異”:君子心懷仁德、小人醉心欲望。并由內而外展現出兩者的巨大差異。同時王船山又為成就君子,特別是小人向君子的渡越提供了依據和方法。抓住內心志趣對人的重要性,船山指出如志在君子,培養仁德之心最為重要。確立了正確的志趣,通過內外交相為養的修養工夫,以此涵養內在德性而成為君子。

關鍵詞: 王船山;《四書訓義》;君子;小人;心

君子,最初指稱的是對貴族統治階層的稱呼。自孔子賦予君子以道德意蘊之后,其內涵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君子內蘊的是一種具有崇高道德的人格精神。孔子把仁德作為君子安身立命之本,君子以實現仁德作為其行為活動的方向和目標。而一旦遠離仁德,也就無所謂君子。“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同時,孔子還通過君子與小人之間的比較,更為細致地彰顯了君子在各方面的品質,體現出君子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衛靈公》

在儒學的發展中,君子的道德義涵得到了后世儒者的繼承和發展,并且多數儒者都以成為君子作為自身修養的方向。孟子繼承孔子以“仁”釋君子之德,提出“四端之心”,為君子之德性養成確立了內在根源。“孟子曰:‘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孟子·盡心上》)荀子在其性惡論的基礎上,指出君子之德并不是與生俱來,只有通過后天的努力學習方能得以成就。“君子曰: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朱熹認為君子是德才兼備之人,同時他強調君子的才干必須在其德性的主導下才能發揮正確的作用。“君子,才德出眾之名。”[1]845 “有道德,則功術乃道德之功,道德之術。無道德,則功術方不好。”[1]806王陽明則以致良知為其思想核心,認為成為君子關鍵在于良知的推擴而提升自身德性,與智力才干的高低無直接關系。“道心者,良知之謂也。君子之學,何嘗離去事為而廢論說?”[2]45雖然歷代儒者對君子的理解各具特點,但君子所體現的道德精神,則是其蘊含的不變品質。

王船山繼承前人對君子之道德意蘊的闡發,認為君子之所以為君子,在于其具有崇高的仁德。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人之心對人的主導性,認為君子而具有仁德,關鍵在于其含有一顆仁德之心。“君子之所以為君子者,仁而已矣。仁者,此心之存焉者也。”[3]363王船山尤為強調心的主導作用,他肯定人之心是每個人行為之方向和動力源頭。“夫盡天下之大,古今之遠,人之所志與其所行,唯此一心而已矣。心之始發,而無所待于外,心之所切,而不容已于中,則此一心也。”[3]247 - 248只有心系仁德之人,才會以提升自身德性為其努力的方向并為之付出行動,由此而展開君子所體現的各種品格。王船山緊緊抓住人之心的主導性,由內而外詳細地辨別了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巨大差異,并由此提出成為君子的原則和方法。

一、渡越緣起:君子與小人位勢之差懸殊

關于君子與小人的差別,王船山強調從內在志趣上進行判定。他認為人的外在行為表現會因環境的變化而隨之變動,但其內心所懷有的志趣卻不會輕易改變。而且,一個人的行為活動之變化一定是基于其內心志趣而展開的。“夫人外之所行者,雖萬變不同;而心之所依而不舍者,無論其得與不得,值與不值,而耿耿于心而不忘者,則其所懷者是也。”[3]372因此王船山認為君子與小人的本質區別在于存心的差異。“立心異,而用其識力者殊,此君子小人之大別也。”[3]850由于內在志趣的迥異,進而展現出君子與小人外在表現的不同。基于此,王船山從內在志趣、行為準則、氣象儀容三方面詳細地辨別了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巨大差異。君子心懷仁德,以符合道義作為其行為準則,心胸寬廣,總能保持平靜而從容應對事物;小人醉心私欲,以獲取一己之私利為其行動目的,內心狹隘、自私而傷害他人,總是呈現出浮躁傲慢之象。

(一)立心之異乃君子小人之大別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論語·里仁》)王船山重視心對人的主導性,由此他把握到君子與小人的核心差異在于其內在立心之不同。他承襲朱熹的理解,認為君子內心思念仁德,擔心違背天理而害怕刑法;小人則貪心私利,沉溺于自己的茍且之處,貪圖安逸享樂。“懷,思念也。懷德,謂存其固有之善。懷土,謂溺其所處之安。懷刑,謂畏法。懷惠,謂貪利。”[4]70船山指出雖然君子和小人表面都心有所向、事有所求,但實質上兩者內在志趣的不同使其存在根本性的差異。“同此一念,其欲必得之以為安者同,而其所欲者異,則君子懷德,而小人懷土也。……同此一事,其所趨向而為謀者同,而其所謀者異,則君子懷刑,而小人懷惠也。”[3]372君子心系仁德、遵循天理、孜孜追求,通過不懈努力而能日益涵養自身之德性;而小人沉溺欲望、追求名利、以作惡為樂,不思進取而日趨墮落。由于兩者內在志趣的迥異致各自在人生方向上漸行漸遠。

誠其為君子也,業已立身于循理之中,則雖所造之未深,不能即至于高明……日進而知義之必精,有所未逮而心不安,達而之于圣域,皆其所優為者。其上也,未可量也。

如其為小人也,托身于從欲之俗,則雖其技之未工,不即極乎卑污……日熟而見事之無不可為,有所未極而意不戢,達而之于敗類,固其所不恤者也。其下也,烏有止也。[3]796

雖然“立心異”這一差別不能立刻于外在行為體現出來,卻由此確定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方向。日積月累,逐漸顯示出君子與小人之間越來越大的差距。也正因如此,王船山將“立心異”作為君子與小人的核心差別。基于此,王船山從行為準則和氣象儀容上進一步展開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差異。

(二)義利取舍判定君子小人之分

“立心異”落實到行為舉止上,主要體現為對義利關系的不同考慮:“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在義利的理解上,王船山引述了朱熹的觀點:“義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4]72義,指行為活動符合天理;利,是人之私情對物質利益的貪圖。在為人處事方面,君子追求對義理的符合,小人考慮一己私利的獲取。“乃君子之于義,充類至盡以精之,而利害非其所恤;小人之于利,殫智竭力以謀之,而名義有所不顧。”[3]381君子無心憂慮個人利益的得失,力求觸類旁及各種事物以達到對天理的精通,使自己的行為活動符合事物的規律;而小人殫智竭力以謀求一己之利益,全然不顧事物規律和自身的名譽節義。究其原因,在于君子與小人內心志趣的不同。

君子之立志,早處于至正,而此心之所安所不安,自信于幽獨,有非人之所能知者。因是而博求之于古今邪正之辨,事物得失之幾,皆審其所以然之理,于是而如此則見為宜焉,不如此則見為不宜焉。

小人之立心,一意于從欲,而此心之欲為與不欲為,專求其自便,有不可以告人者。因是而巧伺夫人情之合離,事勢之變遷,于以皆察其可以相乘之機,于是而如此則可以有所得,不如此則必至于有所喪。[3]381

君子立志使自己處于正確的位置,保持自信以窮通天理;而小人醉心于對欲望的順從,追逐利益而隱藏內心意圖。因此君子追求對義的符合,設法廣泛地明晰古今邪正的區別與事物得失的苗頭,認真思考事物形成與發展的深層道理,從而達到對義的精通理解和掌握。小人則沉迷于私利的追逐,狡猾地窺察人情變動與事態形勢的變遷,反復研究可以利用的機會,思慮能否從中獲得利益,因而能夠熟練掌握獲取利益的各種機巧。由此,王船山認為君子與小人的差異鮮明地體現在二者在行為準則上:即對義利關系的不同處理。“君子小人之分,義利而已矣。” [3]381

(三)由其氣象昭然而辨君子小人

“立心異”表現在氣象儀容上:“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王船山認為君子總能長期保持平靜、從容的狀態;而小人總是一副自夸、放肆的樣子。不管是面對通達之順境或是險阻之逆境,君子都能專注于對道理的體會并依此落實;小人則輕浮多變,一心與他人爭高下,沒有得到時則欺凌他人,有所得時卻以此為是。“君子則泰而不驕者也。吾盡吾道而已,物情之順逆,所遇之窮通,一也。……小人則驕而不泰矣。其有得也,只求以勝人也,未得則陵奪之,既得則怙恃之也。”[3]763而君子與小人之所以存在如此差別,關鍵在于其居心不同。君子遵循天理而無心于私利的追求,小人貪婪私欲卻不知滿足。“君子循理而無求,小人徇欲而不厭,其居心異。”[3]763故君子總能保持自信而呈現出寬廣舒泰之貌;而小人缺乏自信總是受到外在事物的牽制,因對事物的愛憎而心煩意亂,總是一副憂戚惆悵之象。“境之順逆,皆可受也;事之得失,皆有余地以自居也。其蕩蕩然廣遠者,平易如是,險阻如是,蓋坦蕩蕩也。……行之利鈍,皆無以自信也;物之愛憎,皆不能自必而不寧也。其戚戚憂蹙者,一日如是,終身如是,蓋長戚戚矣。”[3]523因而君子與小人的不同,在其氣象儀容就得以昭然若揭了。“君子小人之別,于其氣象而昭然辨矣。”[3]522

對于君子與小人的分辨,王船山自始至終都強調君子與小人之間的本質區別:“立心異”,君子心系德性,小人醉心欲望。他在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以“立心異”為原點由內向外層層梳理,深入剖析了君子與小人在內外方面所體現的巨大差異。基于此,王船山認識到君子與小人之志趣不同,其實也就奠定了兩者對公與私、天理與人欲不同的抉擇。“君子之心公而恕,小人之心私而刻。天理人欲之間,每相反而已矣。”[3]761從而強有力地拉開了君子與小人的距離。但王船山并沒有把君子與小人理解為靜止的硬性道德標準,而是通過兩者之間的對比彰顯出兩種不同人生方向的動態選擇。王船山強調立心對成為君子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想成為君子,則必須詳細辨識君子與小人在存心上的差異,慎重確立自己內心的志趣!“然則欲為君子而不為小人者,尚慎于立心哉!”[3]373

二、渡越路徑:內外交養以實現小人

向君子之渡越

王船山基于君子與小人內心志趣的不同,由內而外分析了君子與小人之差異,從而表現出兩者所尚、所務之事的區別。由此凸顯出確立內心志趣,培養仁德之心,對成為君子的重要性。關于內在仁德之心的培養,王船山強調學。他認為學是君子之所以為君子的原因,只有通過學,方可成就君子之德。“君子之所以為君子者,學而已矣。”[3]270 “有君子之學,而后有君子之德,其所由來久矣。”[3]848王船山所指的學不是現在意義上對知識的掌握,而是對自身內在德性的修養。“然德之所以成,亦曰學之正、習之熟、說之深而不已焉耳。”[4]50他沿襲了朱熹對學的理解,認為只有通過正確的學習、反復的溫習,才能成就自己的德性,并能感受到內心深處的喜悅。所以要想成為君子,則必須一心致力在學習之中,通過學習,提升自己德性而成為君子。“乃一其志于學之中,而盡其心于學之事,則即此學之中,而固亦說矣,固亦樂矣,固亦成乎其君子矣。”[3]246

關于具體的方法和措施,王船山認為應當仔細審查君子所專注的事物,周密了解君子所崇尚的東西,然后才能專注身心來培養自己的德性。“人之欲為君子者,當審于君子之所務,抑必審于君子之所必尚,而后可以專其志以成其德。”[3]298船山繼承儒家“內外交養”的方法。對內,依據內在本有的德性來應對周圍環境變化,依德而行,從而涵養擴充自己的仁德之心;對外,規范自身的言行,以防止外在物質欲望對仁德之心的污染,以此鞏固已有德性。通過內外兩方面的工夫修養,使其相互作用,從而涵養仁德之心來提升自身德性。

(一)內以養德而主忠信、敬而涵養仁德之心

在內心涵養工夫上,王船山強調“主忠信”和“主敬”。通過這兩方面的工夫來樹立君子立德之本。正是由于王船山對心之主導的重視,他尤為強調“主忠信”的重要性。他認為內心保持“忠信”是成為君子之根本,是培養仁德之心的重要部分。“無所往而不本此心之德,以御萬行之殊差,此尤君子立本之大要,必以忠信為主也,所為本之心以制事也。”[3]260他贊成朱熹對“主忠信”的理解:“主忠信則本立。”[4]129一個人如果不能堅守“忠信”,那其所做的事情就不會真實,而只是徒有虛名,缺乏誠的品格。這樣的人作惡就很容易,而讓其為善則很難。“人不忠信,則事皆無實,為惡則易,為善則難。”[4]52因此,王船山認為一旦人內心不能保持“忠信”的狀態,也就意味著他喪失了人道的基礎,喪失了成為君子的根基。即使其具有高遠立德的想法,也無法落實他的作為,故而無法增長自身的德性。“有一高遠立德之心,而本無以立,則用無以行,德不崇矣。”[3]702所以王船山強調:要想成就君子之德,必須在“忠信”上下工夫。“忠”:竭盡自身的能力,去做仁德之心所認可的事情,而不是假情假意;“信”:因循不可違背的道理而不去懷疑。“夫德者,實得之于己之謂也。得于己者,盡其心之所必盡而無所假之謂忠;因乎理之所不可違而無所疑之謂信。奉此以居心,而德皆實矣。”[3]702內心保持這樣一種“忠信”的態度,真實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才能從中真正實在地提升自身的德性。由此王船山認為:一個人即使不具備才智禮樂,但具有了真實的忠信之心,其可以算是達到成人的等級。“有是忠信之實,則雖其才智禮樂有所未備,亦可以為成人之次也。”[4]143以此可見王船山對內在保持“忠信”的重視。

同時,王船山還強調:“主敬”。關于“敬”的理解,他繼承了朱熹的詮釋:釋“敬,謹恪也”[4]78,“敬主事”;“敬主乎中。”[4]137即謹慎、敬畏。“敬”是一種內心的狀態,其針對具體事務表現出來。王船山認為人要想成為君子,應當保持“敬”的狀態而不松懈,確立仁愛之心而不忘。“夫人而欲自立,立敬而不敢怠,立愛而不忍忘,則可以立矣。”[3]999表現在接人待物上:不敢逾越禮法的限制,對應當完成的事情不敢絲毫懈怠。“而禮不敢踰,事不敢怠,是君子之敬也。”[3]417君子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所視和所聞都自覺不逾越禮的范圍,行為舉止自覺謹慎而不放縱,保持莊敬嚴肅的態度,做事勤勉嚴謹。“視聽自無越也,舉動自無荒也,莊肅成乎度,而勤謹見乎行,此君子之敬也。……至于敬而德皆成矣。”[3]820可見,使自己時刻保持敬的狀態,從中增長自身的德性。但王船山所強調的“敬”并不是一種無原則的謹慎、恭敬。君子保持“敬”,是源于內心對天命、天理的知曉和敬畏,以及對自身修養的負責,因此君子不敢絲毫懈怠。“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雖不見聞,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離于須臾之頃也。”[3]103而小人不修養自身德性、自我放蕩、自矜自彰,從而無所敬畏。因之,王船山強調:如欲成就君子之德性,則必須保持敬畏之心,否則將會永絕于君子,而必墮為小人。“敬肆之情,分于一念,而君子之德日修,小人之惡日積。人而無所畏乎,則永絕于君子,而決為小人,不可得而改矣。”[3]888

(二)外不遷德而重“重”、慎言敏行而鞏固自身德性

關于外在工夫,王船山重視“重”和“慎言敏行”。他指出學習之人往往具有輕浮和懶惰的通病,主張通過“重”和“慎言敏行”進行對治,以防止因言行的放縱、懶散而導致自身內在德性的流失。“學者之病,莫患于輕,而事之鮮終,或由于惰。”[3]391

王船山釋“重”即厚重,其表現為對外在行為厚重的強調。他同意朱熹對此的理解:“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4]52一個人如果在言行上太過輕浮,則必不能堅守內在所具有的德性。因而喪失其自身的威嚴,通過學習所提升的德性也會因此而流失。“學焉而既有得,而必防其失以保其得。”[3]259因此船山強調對“重”的重視。他指出通過學習可以提升自身的德性,但同時一定注意鞏固已經具有的德性以防其流失,而其關鍵就在于保持言行的厚重。“重”落實到具體行為上體現為:在言行動靜之間,說話時就像不輕易說出一樣,行動時就像不輕易決定一樣,一言一行都是確定、踏實、不輕易改變的。“故君子而既學矣,乃其動靜語默之際,言若不欲言焉,動若不欲動焉,有言有動,而確乎其不移焉,蓋甚重焉。”[3]259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心志持續在自身德性的修養上,而不會懈怠散佚。如果一個人在言行上輕浮地表現出嬉笑怒罵,則會使其自身心志懈怠、氣質散佚,同于流俗以成為小人之徒,如此,學習對他來說,也就沒有多大的價值。“且非但其不威也,彼流俗小人之得狎我也,我不覺而與之相流,于是而志或怠焉,氣或佚焉,吾所學者何事乎?……故君子之必重,所為閑之于外以養其中也。”[3]260因此君子必須在言行上保持“厚重”,以此使自己的行為不至于慌亂無章,從而能夠從容面對事物以保養心中的德性。

同時,王船山還繼承了儒家“慎言敏行”的思想。他認為學者往往容易忽視自己在言行上的毛病,即在言語上信口開河、巧舌如簧,而在行動方面則畏首畏尾、惶恐猶豫。“當其有言,如水之流,如簧之鼓,不自知其言之便給也。當其惰也,于事征之。方其有行,且前且卻,待徨瞻顧,不自知其行之退怯也。”[3]391基于此,他指出學者應當“慎言敏行”來克服自身的輕浮、懶惰之氣。主張學者應該奮勉于對各種事物的學習,以窮盡天下之理;警慎對待自己的言論,以戒除浮游之氣來堅固自己的心志。致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升自身德性和能力。“其敏且慎者,唯恐不敏而不能更進于無窮,不慎而且以浮游其志氣,故深謹之意見于言行也。……而于身、于人、于言、于行,皆專一以向于學如此。”[3]271不然,讀書學習只會是徒有形式地裝裝樣子。他的言談舉止、行立坐臥,無處不被其紛雜混亂、驕傲疏忽之心所束縛,這樣的人是無法成為君子的。“不然,徒勤勤于誦說之末,而規規于法效之跡,則居食言行交際之間,已隨處而見其紛馳傲忽之心,乃曰,吾所修者君子之道,抑將何以為君子哉?”[3]272

王船山抓住君子與小人“立心異”的核心區別,強調意欲成為君子,培養仁德之心是關鍵。針對培養仁德之心的具體工夫,王船山繼承了儒家內外交相為養的方法,指出通過內在的涵養工夫來確立和擴充自身仁德之心,同時加強對外在行為的規范來鞏固自身已有的德性。由此才能成就自身德性而成為君子。王船山十分警惕學者不踏實的毛病。他認為學者容易不落實處而徒有虛名,或是不專注于內在德性的修養而只是停留于外在事物。因此他提出“學不以其名,而以其實,不于其事,而于其心。”[3]270 - 271強調學者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以使自身內在之德性得到實質性的提升,由此才能成為君子。“皆引而刻責于身心,君子之所以為君子也。”[3]454

結語:凝聚君子之德以實現渡越

王船山在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對君子的內涵、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以及成為君子的工夫展開了具體的論述。他抓住人之心對人的主導性,辨明了君子與小人的核心區別在于立心的迥異:君子心懷仁德、小人醉心欲望。基于“立心異”,他指出君子與小人存在本質上的差異,并從內到外具體地分辨了君子與小人之間的不同。通過如此強烈的對比,展現了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巨大差距。但王船山認為,君子與小人卻不是完全隔絕的。正是基于對心之主導的強調,從而為成為君子,以及小人向君子的渡越提供可能。當君子與小人作為人生方向落實到具體實踐中時,小人有可能轉變其內心志趣,崇尚仁德而為君子的。雖然船山認為這一轉變很難,但并不是不可能。一旦小人轉變其內心志趣,確立成德的方向,則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改正其各種陋習和過錯,涵養自身仁德之心。通過內外交相為養的修養工夫,培養鞏固自身的德性而為君子。確立了成德之心,也就為成為君子提供了源動力。因此船山尤為強調培養仁德之心,此乃成為君子的關鍵。

在此意義上,君子與小人所體現的內涵并不是兩種截然對立的靜止的道德人格標準,更是體現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方向。王船山從心之主導性出發,既根本地辨別了君子與小人所存在的差別,又為人的自我實現,特別是為小人向君子渡越提供了依據和方法。在此,王船山以仁德之心將君子的內涵、君子與小人的區別、以及如何成為君子的工夫內在貫通起來。

【 參 考 文 獻 】

[1] 朱杰人,嚴佐之.朱子全書:第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 吳光,錢明,董平.王陽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 王夫之.船山全書:第7冊.長沙:岳麓書社,2011.

[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編校:張利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资源站|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女人一级毛片|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最爽的乱婬视频国语对白|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丁香综合在线|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国产va欧美va在线观看| 熟妇丰满人妻|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操夜夜爽|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亚洲女人在线| 国内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福利久久播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0| 久久久精品无码一二三区| 99热精品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伊人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第页| 91精品国产福利| 视频二区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亚洲综合九九|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国产人成免费视频77777|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无码丝袜人妻|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国产主播喷水|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 伊人蕉久影院| 亚洲美女一区|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性喷潮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不卡视频|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老司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9啪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