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職院校的重中之重,而團學活動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團學活動表現疲軟,筆者希望通過借鑒項目管理的思路和模式,來激發高職院校團學活動的活力,提高育人的實效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 項目管理 團學活動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新時代高素質具備一定管理能力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在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團學活動能夠給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大學生能夠在其中受益良多。但是目前團學活動的開展目前似乎遇到了一個瓶頸,活動形式和內容較為陳舊,如何革故鼎新,開辟新的表現形式和具有吸引力的的內容,促使團學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出育人功能,是所有高職院校都必須要認真對待和著力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團學活動的特征
(一)科學的導向性
對于高等職業院校而言,團學活動是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二課堂,學生在學習到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能通過參與一系列的團學活動來鍛煉自己其它方面的綜合能力,團學活動中涉及到的策劃組織、協調溝通等都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學生可以在其中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功能。
(二)廣泛的參與性
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不同,更加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大大小小的團學活動中,高職院校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會更高,他們渴望表現自己,渴望證明自己得到他人的認同,釋放自己的青春。尤其是對于剛剛入學的大學生來說,他們躊躇滿志,對豐富多彩的團學活動充滿了新鮮感,在大大小小的團學活動中經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三)周密的計劃性
團學活動面向的是廣大的在校大學生,屬于集體活動,參與的對象也十分廣泛。而且大多數團學活動的開展都是現場進行,在開展的過程中稍不留意就會出現突發情況,這就需要策劃者事無巨細,考慮到活動開展的各個方面,制定詳細可行的計劃以及應對突發情況的有效措施,才能夠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避免出現重大失誤。
(四)較強的影響力
高職院校團學活動的主題十分豐富,能夠開展豐富多彩,各式各樣的團學活動,活動規模不一,不僅僅可以在教師開展,同時還能夠在廣場、圖書館、甚至是走出校園開展團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緊密相關,對于參與團學活動的大學生有著較強的影響力。
二、高職院校團學活動開展的現狀
(一)能動性不強
隨著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高職院校團學工作也逐步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團學活動的內容確定、組織形式以及如何實施和開展都有十分具體的安排,創造性不強,學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實施即可。除此之外,高職院校由于學制的原因,在校學習的階段只有兩年,學生干部和社團骨干的穩定性較差,流動性較大,很多學生對于活動的承辦和開展缺乏經驗,難以實現創新,基本上根據學長學姐的“套路”來實施,能動性不強。
(二)虎頭蛇尾,效果不佳
在很多團學活動開展的前期策劃過程中,有著十分詳細的計劃,但是由于過于理想化,并且在實踐過程中缺乏跟蹤和糾正,對于活動可能出現的風險和困難預計不足,導致了在前期過程中信心滿滿,但是一旦出現了突發事件,會由于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導致最終呈現的效果與之前預測的效果相距甚遠,甚至是最后“爛尾”收場。
(三)經費預算和使用不合理
組織和實施團學活動的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對于活動開展所需要產生的經費考慮不夠全面,在開展的過程中,要么過于追求活動的效果,沒有考慮到經費的支出,或者前期預算過高,實際所用到的經費僅為冰山一角,導致鋪張浪費現象的出現。
(四)激勵制度弱化
團學活動的開展缺乏對活動完成情況的跟蹤調查,沒有根據實際完成的效果建立良好的考核和激勵制度,尤其是激勵機制,學生懷揣著自己的熱情參與活動之中,活動完成后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勵制度,挫傷了學生參與團學活動的積極性。
三、項目化管理模式應用于高職院校團學活動的可行性分析
(一)項目化管理模式與高職院校團學活動的契合點
第一,都有一個目標導向。項目管理模式是以圍繞項目目標所開展的活動,項目團隊成員在總目標下,分解目標,相互協調合作。團學活動同樣如此,最終的目標是實現育人功能,有具體的活動目標,組織者、承辦者、參與者都圍繞這個目標開展和實施活動。第二,都強調過程管理,項目管理的過程是通過決策、計劃、組織、實施、評價等過程開展工作,每個過程都有具體的工作任務和目標,完成的內容和時限,高職院校團學活動通常也具備籌劃、組織實施、結束總結等階段,不同階段都有相應的重點和完成時間的要求。第三,都十分注重管理的系統性,項目管理的核心是“三控三管一協調”,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這個系統涵蓋了項目完成所有的因素,并且在不同階段管理的重心也有所差異,高職院校團學活動的開展,也需要關注到場地、時間、經費、組織協調等諸多因素,通過對各要素的統籌協調,最終形成具體的實施計劃。
(二)項目化管理優勢
項目管理應用于團學活動中,能夠促進團學活動的制度化、規范化。項目管理能夠在前期活動策劃過程中,促使其能夠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審,進而確保后期活動的順利開展。應用項目管理模式后,廣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主動參與項目的征集和申報,學生積極開展前期的活動策劃,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能力,能夠廣泛吸引學生參與團學活動,在競爭的過程中選取優秀的活動主題和策劃方案,能夠提高活動的質量和成效。項目管理模式是一種競爭與合作的管理模式,能夠在活動的開展中融洽學生之間的關系,拉近團組織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良好的氛圍中開展團學活動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項目化管理模式在高職院團學活動中的應用
(一)構建團學活動制度
對于大多數高職院校而言,都缺乏具體的團學活動制度,這是實施項目化管理的基礎,缺乏有效的制度會使得團學活動開展容易失控,因此必須要構建一套完整的團學活動制度,具體的制度包含項目決策評審制度、經費管理制度、檢查監控制度、考核驗收制度以及評價改進制度。
(二)規范團學活動開展的流程
流程是項目管理的重要標志,流程是否規范關系到目標的最終實現,將每一個項目根據自身特點和性質,進行流程化,實現人力、物力、信息和資金的最優配置。一般而言,包含以下幾個階段,第一是策劃階段,策劃主要的目的是對項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進行分析,決定項目開展是否有意義,一旦進入到立項環節,就要進一步對項目的主題、形式、人員分配、場地、規模等一系列事項進行初步策劃,并積極開展相應的資源配置和組織協調工作。
第二,組織實施階段。進入到組織實施階段,首先需要進行方案征集,項目公告包含了主題、申報原則、對象要求、時間安排、預期效果等一系列的流程。立項結束后,團委及各團支部要動員學生根據要求,圍繞主題自行組織工作小組,策劃編寫項目申報書。其中必須要包含活動內容、流程、日程安排、參與人員、具體分工等諸多應急方案。學生上交申報書后,項目管理針對所有的申報書進行評審、現場答辯的方式進行評審,選取其中最優秀的實施方案,并對結果進行公示。公示結束后,正式立項,與項目工作小組簽訂活動任務書,明確項目工作小組的任務、組織結構、時間安排、經費預算等內容,等上述內容確定清楚后,最終開展的是項目實施,根據任務書的內容,有序的開展團學活動,并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第三,進行考核評價。項目工作小組在完成團學活動后,應該及時上交活動總結,其中附帶活動開展的照片和視頻材料。團委和各支部對項目工作小組的匯報總結以及實際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做出最終的評價結論。
(三)加強監控
為確保項目能按照計劃順利實施,團委和團支部要加強對活動開展的指導和檢查,通過指導和檢查,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給出指導意見。若團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確實存在困難,團委和團支部應該積極的出謀劃策,幫助解決困難。若實施的過程中,項目開展已經完全偏離事先計劃路線或者已經無法繼續開展下去,應該及時中止團學活動的開展,避免造成人力財力的資源浪費。
參考文獻:
[1]李宏國,趙金華,盛義保,等.高校團學活動項目化管理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1):178-180.
[2]趙立春.通過團學活動來促進職業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1):55-56.
[3]周家吉.強化社會實踐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作用的思考[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3):150-153.
[4]張長路,劉瑞霞.提高高職學生參與團學活動積極性的策略[J].河南農業,2014,(24):42-43.
(作者簡介:易佳,碩士,講師,就職于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