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才國??
摘 要:本文首先簡要介紹我國農村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在此基礎上給出一些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具體策略。
關鍵詞:農村;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研究
一、 引言
目前,農村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隨著人們對教育程度的加強,無論是資質較好的學生,還是教師都更愿意流向城市,這就讓農村教學更加處于不好的狀態。文言文作為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版塊,農村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既有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知識,促進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進步與發展是我國當代教育體制下的一項基本要求。
二、 農村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
我國的古代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現代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語言和審美能力,是高中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應試教育體制的束縛下,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中存在一系列的現實問題,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點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人文素養的培育和個人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中面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
高中作為學生系統學習各種知識的一個重要過渡階段,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本應當以深入教學、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感性感知方面的內容為重點,以提升其在語文學習中的興趣為目的教學,但是由于受到各種教學質量檢查以及升學率等方面的壓力,許多教師在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還是以成績為導向,教學的基本內容還是停留在對文言文具體內容的翻譯以及要求學生進行機械化的死記硬背上。這種文言文的教學模式缺乏對中國古典文化獨特的精神內涵方面的設計,且在沒有尊重學生人格特質以及不同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情況下,直接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不到文言文應有的魅力和獨特的氣質,這就使得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教師也無法達到教學的根本目的。
(二) 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的實踐運用行為有待加強
現階段大多數的學生在高中語文文言文的學習中都是以應試為目的,對于與考試內容相關的知識點會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和訓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多是停留在以書本為主的理論知識上,而在課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進行實踐運用能力的教學環節。具體來說,大多數教師對于那些不同主題內容的文言文講解也多是停留在口頭教育上,缺乏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真正將知識點內化到自身的生活上的教學意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語文的實踐運用行為亟待加強,在其綜合素質無法得到真正提高的現實下也不利于今后更高層次的學科知識的學習。
三、 農村普通高中文言文教的教學策略
(一) 注重學生參與度,領悟文言文的內在魅力
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參與性原則,注重學生、師生之間的互動。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環節,加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環節。在互動過程中,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在對文言文進行講解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增加一定的游戲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盡可能發揮自己的優勢,領悟文言文的內在魅力以及找到自己的缺點,在之后的學習中有針對性的學習,教師也可以更加了解學生,在之后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在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向學生介紹這篇文言文中出現的一些古文字詞、作者簡介以及其創作背景等相關內容之外,還可以增加一些活動,來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在學生理解這篇文言文的基礎上,安排學生進行一場話劇類表演,讓學生扮演其中人物,如鄭伯、佚之狐、燭之武,通過表演等多樣化的方式讓學生們盡可能表達對自己所選角色的認識和理解,并進行肢體動作上的詮釋,同時進一步理解其中的感情和內涵。在這種課堂氛圍中,讓每位學生都理解到這篇文言文所表達的重心:燭之武渴望為國立功的強烈欲望等。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幫助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文言文知識,而且幫助學生提升其他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學生之后的發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于學生的要求也就更高,要求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更強。那么通過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自我思考的習慣和反思歸納的習慣,在同學互動中,提升交流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等。
(二) 推進情景化教學,提升文言文教學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真正融入語文文言文的訓練和學習中去,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一系列教學模式的革新,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使其喜歡上文言文學習,體會到語文學科的實用性和價值,而通過情景化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達到這一教學效果。
例如,在高中語文《岳陽樓記》的文言文講解中,教師除了可以進行一系列常規化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延續之外,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向學生播放與這篇課文內容相關的視頻,加深他們對于課文的理解。例如,可以向學生播放有關岳陽樓風景的相關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岳陽樓宏偉的景觀,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理解這篇文言文所表達出范仲淹的闊大胸襟和政治抱負。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對于文言文閱讀的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其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提高農村普通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質量和效率是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長期工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不斷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只要我們在學生心中播下一粒種子,相信一定能收獲一路芬芳,我們的文言文教學方能迎來一個個草長鶯飛的季節。
參考文獻:
[1]聞小燕.高中文言文教學現狀及策略[J].中學語文,2016(21):47-48.
[2]李云美.淺談如何提高農村高中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J].課外語文,2016(18):106.
作者簡介:
宋才國,甘肅省武威市,武威第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