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地理核心素養特征以及重要性,并闡述了圍繞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教學的方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地理教學過程中,運用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教學具有重要作用,不但能夠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還能使學生樹立良好的人地關系觀念,進而提高學生地理水平。
關鍵詞: 地理核心素養;教學;特征;方法
伴隨新課改不斷深入,核心素養在地理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因此,在地理課堂上,教師要認識到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把其貫穿在整個地理教學中,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增強學生對于地理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 地理核心素養特征及重要性分析
地理核心素養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能力,在地理課堂上,確保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通過地理位置、人地關系等內容讓學生建立一定的地理思維,并提高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應用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的內在價值,這樣才能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地理知識的學習中。地理核心素養能夠有效修正傳統教育存在的問題,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地位,滿足學生實際需求,所以,教師要把核心素養在地理課堂上得以體現,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我國地理環境有著深刻認識。地理核心素養特征主要體現為:其一,終身性。地理技能是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這也是學生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對于學生而言,能夠把在課堂上學到的地理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一方面是對所學內容的一個檢驗,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地理品格更加完善。現在社會對于人才提出了較高要求,不僅需要人才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還需要有核心素養,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把地理素養貫穿其中,讓學生樹立終身教育觀念,從而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讓學生能夠在社會上應對挑戰。其二,漸進性。地理核心素養的養成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有較強的耐心,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還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這對于學生以后發展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由淺入深地進行有效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程度進行適當調整,確保學生在課堂上都能有所收獲。
二、 運用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教學的方法
(一) 把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聯系
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有著緊密聯系,學習與生活有關的地理。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加強對這一特性的重視,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這樣不但能夠增強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還能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有用性,進而提高對地理學習的積極性。在此期間,教師要把地理核心素養滲透到教學內容中,讓學生自覺受到感染,例如,在講“常見的天氣系統”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一段時間的天氣變化,并讓學生思考天氣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天氣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以及天氣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了什么樣的影響,人類活動對天氣有什么影響。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探究意識,讓學生有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把學到的關于天氣方面的知識點運用到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人地關系,對自然環境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對自然環境進行有效保護,還能使學生樹立節約能源意識,避免浪費能源給環境帶來不利影響。
(二) 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
在運用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信息技術來講解新知識,這樣不但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還能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進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例如,在講“陸地和海洋”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觀看陸地方面的圖片及視頻,這種方式較為直觀,能夠使學生一目了然地掌握陸地方面的知識點,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對于陸地和海洋的了解,進而從地理角度對我國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地理知識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很多地理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如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等,教師可以讓學生舉出關于自然環境方面的例子,這樣不但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發散學生思維,還能使學生對周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再如,講完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能源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兩者之間有哪些區別,生活中實際例子有哪些?一方面能夠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使教師掌握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師設置的問題中,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有效思考,從而使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加透徹。
三、 結語
在新形勢下,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這樣發揮出其在地理教學中的優勢,使核心素養在地理教學中得到有效體現,這樣不但能夠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還能使學生積極性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對地理核心素養進行全面了解,進而提高學生地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賈婕.淺談“如何圍繞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教學”[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34):206-207.
[2]李小紅,艾斌艷.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全球教育”課程改革與實踐[J].當代教師教育,2017,10(3):88-93.
[3]蔣姣芳.生活化地理教學實踐探索——以《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7(34):66-68.
作者簡介: 劉美玲,中學二級教師,湖南省長沙市,湖南省瀏陽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