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借助同伴互助的方式可以對幼兒同伴沖突進行順向和逆向的引導與干預,幼兒與同伴之間形成一個“互助共同體”,使得同伴沖突有利轉化。本研究考察同伴互助對同伴沖突的影響機制,從診斷沖突中進行順勢互助,“靶向”干預中進行逆向互助兩個方面來探討促進幼兒人格的培養和健康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 幼兒教育;同伴沖突;同伴互助
“學習共同體”是在同伴互助過程中形成的重要關系,促使兒童彼此支持,分享經驗,共同成長。因此,利用“同伴互助”對幼兒沖突進行順勢轉化,在相互交往中協作和幫助,這無疑為幼兒同伴關系的和諧發展找到了新的路徑。
一、 “診斷”沖突,順勢互助
(一) 在敵意行為中引導社會認知
敵意性行為多來源于“危機幼兒”,當他們無法正確判斷同伴的有意和無意行為,因而經常將隱性矛盾激化,以至于與同伴沖突。研究表明,同伴沖突是兒童交往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兒童之間經常發生的一種重要的社會交往方式,兒童的認知和社會性發展不能忽視同伴沖突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當不能正確處理沖突時,人際關系將會變得緊張而且會導致不能良好適應外界的變化,更為嚴重的是,個體的身心健康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在沖突發生時,教師要抓住時機,個體發展需要在這種相對合理的同伴沖突中進行轉化和引導,教師在解決沖突的過程中,需要教會個體逐步學會協商、互助與合作,增長社會經驗和規則意識,學會自我控制,不斷提高社會交往能力,并最終促進個體社會化的進程和良好個性品質的形成。
(二) 在矛盾升級中訓練語言表達
幼兒的沖突既表現在肢體語言的對抗上,更表現在口頭語言的爭執上。然而,“危機幼兒”常常會在情急之下選擇錯誤的攻擊行為,使同伴間的矛盾沖突升級。因此,在當前大范圍關注幼兒攻擊行為的背景下,嘗試將移情訓練應用到幼兒,加強對幼兒攻擊行為的干預研究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中,當幼兒發生口頭語言爭執時,語言教學的情境便相應而生,教師應及時抓住良好時機,在沖突情景中利用情緒來感染幼兒,豐富的語言環境,創設優化語言的教學,能夠在矛盾的升級中轉換幼兒的思維方式,及時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多角度開發幼兒智力。
(三) 在攻擊行為中穩定個性心理
“危機幼兒”通常是班級中的男孩,這主要與男孩天生的生理激素有關,從社會意識形成的那一刻起,男孩常用身體的、情緒的及理智的方式來表示對抗,因此也經常出現行為問題。同伴排斥,同伴間的爭執,被同伴欺負和嘲笑,同伴不與他分享玩具,同伴競爭等都會對幼兒心理產生壓力。因此,社會現實意義就在于兒童同伴交往的影響因素能夠從兒童心理理論入手,從其發展水平來做出衡量。這樣,學生人際交往的成功才能夠得以實現,源于幼兒心理壓力的危機同伴關系才能夠得以轉化,幼兒的負面情緒才能夠得到釋放。
二、 “靶向”干預,逆向互助
(一) 規則維護中逆推采擇能力
皮亞杰指出,兒童的觀點采擇以及去自我中心需要同伴之間社會互動來進行促進。兒童社會觀點采擇能力與其社會互動經驗之間存在著聯系,同時,造成不同生活環境中的兒童社會觀點采擇能力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社會互動經驗的差異外,與生活環境相聯系的教育和信息方面尤其是幼兒觀點的不同與規則維護的差異對兒童社會觀點采擇能力的發展水平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因而,我們試圖采用經過標準化處理的兩種社會觀點采擇任務,對幼兒園大班與小學階段兒童社會觀點采擇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勢、年齡及性別差異進行逆向推理,然后,通過錄像觀察技術和同伴評定法對同伴互動經驗進行評定,探討兒童社會觀點采擇能力與其同伴社會互動經驗之間的關系。
(二) 危機話語中逆轉語言鏈式
幼兒詞匯的豐富性在《幼兒園教學綱要》所倡導的幼兒能力發展要求中有著重要的位置,幼兒的口頭語言、思維能力和表達技巧都需要切實進行引導,以便幼兒對文學作品能夠形成興趣基礎。目前對于兒童在語言培養中的連貫性問題,則顯得更加突出。從同伴沖突語言的情況看:接觸多的詞匯和熟練掌握的詞匯幼兒已經能夠注意并學會使用,但問題在于,話語講述時句子不連貫,幼兒會打“格圇”,語言斷斷續續,嗯……嗯……等接替詞語經常出現,亦或是反復或重復,以至于幾乎不能圍繞主題講,前后顛倒,缺少中心,東拉西扯,用詞不當,表意含糊;拐彎抹角的語言如“這個”以及“后來”等詞取代了連詞的正確使用。針對幼兒語言語無倫次的實際弊病,我們應改變其注意力,順勢逆轉教育方向,把培養連貫性語言納入生活教學中,助其“碎片化”語言轉變為“珠鏈式”語言。
(三) 直接攻擊中逆行三方幫助
社交地位會影響到兒童對沖突解決策略的選擇。一般來說,受歡迎兒童往往更多采取協商和折衷策略,策略的使用更加成熟并且較少具有攻擊性,而被拒絕兒童的沖突解決策略往往最不恰當。然而受歡迎兒童并不是在任何沖突情境中都有同樣的表現,當自己的正當權益受到傷害時,他們既不會表現很高的攻擊性也不會表現很高的親社會性,而是采用大量的言語堅持策略;同伴的異齡化是影響幼兒發展的重要而不可忽視的因素,接納水平低的兒童則更多需要依賴于成人的幫助。因此,在幼兒發生直接攻擊的危機是,因就幼兒自身、同伴、成人三方幫助,助其對突解決策略的再次選擇。
三、 結語
在人生的路上,除了故事和遠方,還有朋友。“互助共同體”可以提高幼兒自行解決同伴沖突的能力,相互交往、協作和幫助,共同分享經驗,彼此支持,共同成長。從順向推進、逆向轉化兩個方面培養良好的同伴關系,有利于幼兒的同伴沖突解決能力的提升,促使幼兒獲得熟練的社交技巧。利用日常沖突事件進行隨機化教育,能夠更好幫助幼兒應對同伴沖突,在家園合作中共同提高幼兒解決同伴沖突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莉萍.幼兒同伴沖突的處理方式及教育影響[J].教育導刊,2016(6):21.
[2]程琳琳.幼兒同伴沖突及教師解決策略[J].教育導刊,2017(9):46.
[3]張歡.運用同伴互助策略提高中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J].早期教育,2017(9).
[4]章珍.如何正確干預幼兒同伴沖突[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2(3).
[5]馬丹.移情訓練對幼兒攻擊行為的干預研究[D].河南大學,2015.
[6]張文新.兒童社會觀點采擇的發展及其與同伴互動關系的研究[J].心理學,2000(3).
[7]鞠亮.同伴沖突解決策略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進展[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2).
[8]張歡.運用同伴互助策略提高中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研究[J].早期教育,2017(9).
[9]王芳.大班幼兒同伴沖突干預研究——以ICPS訓練為干預模式[D].河南大學,2010.
作者簡介: 壽雨微,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錢江世紀城幼兒園豐瑞南苑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