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1. 知識目標: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意義及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措施,把握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和依法決策的要求。
2.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歸納與分析的能力,提高學生利用材料提供的情境和問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學生辯證分析和歸納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關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現,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法治觀念。聯系實際正確認識政治現象,增強政治認同。辯證分析看待問題,培養科學精神。積極主動參與民主決策,提高公共參與意識。
關鍵詞: 依法行政;政府;決策
學生課前準備活動:(課前把學生分甲乙丙三組:甲組搜集關于政府濫用權力,不作為、亂作為,懶政、怠政的事例、圖片或漫畫。乙組搜集關于政府依法行政事例、圖片或漫畫,丙組搜集關于規范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和依法決策的材料。)
教學過程:
學而時習之:(老師問、學生答)
1. 我國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則?
2. 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的具體要求?
3. 政府為公民求助或投訴提供了哪些方式與途徑?
通過第三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政府擔負著重要的職能,在國家的行政管理中有非常廣泛而重大的權力,涉及國家的安危、社會的進步、人民的幸福。作為政府如何行使手中的權力,才能符合人民意愿,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呢?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做到依法行政。
(學生活動)甲組學生代表在課堂展示和描述課前收集的有關政府濫用權力,不作為、亂作為,懶政、怠政的一些事例、圖片或漫畫。
教師引導:通過甲組學生代表對圖片、漫畫和事例的展示描述,大家想一想、說一說:
政府不依法行政、濫用權力,對公民、政府、社會會產生怎樣的危害?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積極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個過程讓學生理解第一目觀點。
一、 公共權力 切莫濫用(板書)
公共權力不能濫用,濫用權力對公民、政府、社會都有很大的危害,為此,政府應該而且必須依法行政。
(學生活動)乙組學生代表展示和講述一些有關政府審慎行使權力、依法行政的材料(如河南公布2016年度依法行政10大典型案例,龍泉市人民政府關于2017年度依法行政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通報等)。
教師引導:通過乙組學生代表的展示和講述,加上甲組學生代表的展示和描述,正反兩方面的沖擊讓我們深深體會到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那么什么是政府的依法行政?為什么要依法行政?
二、 政府依法行政(板書)
(一) 依法行政含義:(是什么?)(板書)
(學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43頁第二目第一段,理解依法行政的含義。
(二) 依法行政的原因:(為什么?)(板書)
1. 必要性:利用圖示,從國家性質、政府性質、政府宗旨和工作基本原則分析必要性。
2. 意義:
聯系前面甲乙兩組同學展示的資料、圖片、漫畫,以及前面討論,理解歸納依法行政的意義。(提示:四個有利于從人民、政府、社會三個角度歸納)
(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
(2)有利于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3)有利于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三) 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怎么做?)(板書)
(學生活動)丙組學生代表展示和講解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制度的圖片。
權力清單:明確權力邊界。即政府該管什么,不該管什么,哪些該審批,哪些不該審批,到底有哪些程序和流程等,都用制度形式定格下來,讓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責任清單:政府部門必須承擔哪些責任、必須做哪些事情。每個部門的“職責邊界”被明確。責任清單制度則要實現“法定職責必須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指國務院以清單方式明確列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禁止和限制投資經營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級政府依法采取相應管理措施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法無禁止即可為)。
教師引導:聯系甲乙丙三組學生代表的展示描述講解,可以得出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
政府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板書)政府要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
政府依法行政,政府的權力行使包括決策、執行、監督等環節,決策是首要環節,決策是否科學關系國計民生。
決策關系成敗,責任重于泰山。地方重大行政決策權運行效果的優劣,對于地方政府法治建設的成敗有直接影響。由于決策事關領導人的政績,加之責任追究制度的虛化,造成了大量行政決策失誤,導致政府公信力的嚴重降低與公共資源的巨大損失。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曾說:“我們國家最大的浪費莫過于戰略決策的失誤。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遠比一件貪污受賄大案要案造成的損失和危害大得多。”
教師根據上述材料,引導學生理解政府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和依法決策。
三、 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和依法決策(板書)
教師展示某市發展智能經濟決策過程圖片,提示引導學生利用前面的“民主決策”的相關知識分析圖示。
教師引導:根據教材以及圖示理解分析如何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和依法決策?
1. 在科學決策方面,不斷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提高決策科學性。
2. 在民主決策方面,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使決策能夠更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3. 在依法決策方面,堅持決策內容符合法律的規定和要求,決策的過程符合法定程序。
4. 為減少決策的失誤,我國政府要建立健全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
(學生活動)要求學生合作探究,根據教材的觀點以及對圖示的分析概括出重大決策的一般過程。(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
國務院法制辦公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征求意見稿)》。根據征求意見稿,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將成為重大行政決策的法定程序。
四、 結論
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和集體討論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的法定程序。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本課知識。
參考文獻:
[1]周麗.地方重大決策失誤需依法追責[J].人民論壇,2016(35):92-95.
作者簡介: 彭明文,四川省廣安市,四川省廣安友誼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