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娜??
摘 要:五育并舉,德育為首。思想品德課作為落實德育教育的主課程,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加強德育教育,讓德育之花自由開放,離不開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因此,學校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加強思想品德教學要把好“三關”:即把好思想關、教學關、素質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思想品德教學應有的效益。讓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得更好。
關鍵詞:品德;素養;思想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有教學,就失去了達到目的的手段。”《中小學德育大綱》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之中,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可見,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是每位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而思想品德課程更應肩負起這個責任。然而,從目前的教學來看,有的學校的思想品德教學成了名副其實的副科,可教可不教,授課教師多是兼主科教學的,比如,語文、數學,有時間就看下書,齊讀一遍,沒有時間平時就索性不上,最后來個一節課上完十幾課。可想而知,這樣的教學,對學生起了什么樣的作用,把思想品德教學應負有的歷史使命弄沒了。難怪有人說,時代在發展,道德在滑坡。這難道跟我們的教學理念沒有關系嗎?這難道跟我們的教育體制沒有關系嗎?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純粹要分數的教學,必然導致了領導、家長、教師、學生眼里只有分數,沒有其他。什么道德素質統統見鬼去了。因此,加強思想品德的教學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一、 把好思想關
思想決定行動。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主旨。學校校長要改變教育觀念,德育是學校的首要教育,應擺在智育教育的前面。德育與其他育是相輔相成的,德育教育做得好,會極大促進其他教育的發展。反之德育教育沒有抓好,會影響其他育的發展。因此,重視德育教學,讓所有老師都重視起來,把德育課程擺上,并落實到教育教學中去。
二、 把好教學關
(一) 抓好備課關
備課是上好課的關鍵。任教教師要做到備好課進教室,隨帶教案上課。可實行年段集體備課,再因人而異,進行個性化備課。做到胸有成竹,把好首關。
(二) 抓好上課關
首先要做到有趣。有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益。滲透美德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重要的手段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有趣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流程,說教的教學氛圍乏味枯燥,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激發學生的思維,在教學的過程中,使用更加有趣的教學方法,例如使用多媒體播放的設備,播放教育電影和紀錄片,使用生動有效的教學語言,提高教育水平;德育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們樹立學習目標。早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后,相關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在樹立目標的過程中,應該進行細化和量化,小到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例如幫助家長做家務,在生活中不撒謊等;對學生有效的表揚和鼓勵,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對學生進行肯定和滿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會從側面,得到刺激。所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德育教師應該加強學生對德育的學習興趣。
其次要讓學生多體驗。有體驗,才有感覺。純粹的說教是沒有效果的,要把教學內容化為一個一個具體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感悟、反思,把德育內化為學生自己的東西。
(三) 抓好課后關
德育的內容要向生活、社會延伸,把學生引向大自然,社會,在實踐中領會書中的內涵,這樣的教學,學生的印象深刻,效果自然就好,德育的滲透就如潤物細無聲。
三、 把好素質關
教師的素質,直接決定了教育教學的效果,要使德育教學的效益更大化,提高教師的素質就是首要的。在德育為首的背景下,現在的小學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素質,適應時代的要求的同時,適應這個背景下小學教育的要求。為了符合新課程實驗標準和教學改革的要求,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在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滲透德育的理念,自身樹立良好的榜樣,用德育人,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主要途徑如下:努力學習,從事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師,應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專門化者。在進行德育的過程中,應該使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法律等,進行提高思維能力。并且廣泛、準確的學習學科知識和邊緣科相關的知識;積極改變從事德育教師的觀念,人言受思想準備,所以,小學德育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觀念,才能更好地對小學生進行教育,重視小學生的品德和人格,質量的發展應該是以學生的成績為基礎,規范思想標準;熟練程度,信息化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提高,所以我國小學教學教育設備不斷地進行完善,使用現代化信息設備輔助教學,提高小學思想品質在教學的過程中,效率和質量。多媒體的教學工具還可以提高課堂上的豐富性和生動性。為了改善小學思想課程,應該增加小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的濃厚興趣。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思想品德課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滲透“德”的理念。首先,應該明確“道德教育”是教育人性,提高教學的質量。思想道德可以促進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穩定的發展。在加強小學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責任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培養小學生的責任心、責任感、忠孝、誠信和法律意識。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學習興趣,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鼓勵小學生登上講臺,監理完善的小組合作學習制度,促進學生之間的討論,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
參考文獻:
[1]謝翌,馬云鵬,張治平.新中國真的發生了八次課程改革嗎?[J].教育研究,2013(2):125-132.
[2]劉鴻儒,凌秋千.基于“個性化”教育向度的“核心素養”培育[J].現代教育管理,2015(8).
作者簡介:
鐘麗娜,福建省福鼎市,福建省福鼎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