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萍 汪靜波 申辰
摘 要: 本文從公示語的概念,公示語場地分類,公示語性質分類和公示語應用功能方面總結了城市公共標識語英譯的狀況,以期為目標人群提供規范、優質的公示語英譯,促進城市國際化發展。
關鍵詞: 公示語;英譯;規范
一、 導言
公共場所是相對于私人場所的,指“屬于社會的”“公有公用的”場所,比如公園、車站、機場、餐館、酒吧、圖書館、博物館、劇院、電梯、樓道、公共廁所,等等。公共場所的雙語標識向來被稱作“城市的名片”,是給到訪者留下第一印象的事物,公示語英譯水平的高低作為一個地方的文明標志直接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國際化水平的高低。
二、 公示語場地分類
(一) 運輸場所
目前雙語標識最集中的地方是運輸類公共場所。機場、火車站、汽車站、碼頭、地鐵、公路、橋梁等場所的雙語標識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信息,創造了便利。
(二) 旅游景區
出現在旅游場所的雙語標識的功能主要是介紹旅游景區景點的名稱和設施、提供警示性、提示性信息等。
(三) 商業及服務場所
商業場所及服務業場所,作為人類生活必需的場所,是中外人士必去的地方。出現在商業及服務業場所的中英文標識內容主要包括企業名稱、基礎設施、警示或提示信息、經營服務信息、商品名稱、服務人員名稱、部門名稱等。
(四) 文化場所
文化場所包括劇院、書店、圖書館、網吧、娛樂場所、文化館、音響店、電影院、藝術館、博物館、體育館、大學校園等。在這些地方,非常需要就各類設施名稱、提示信息與警示信息等進行漢英雙語標識。
(五) 醫療衛生場所
需要大量雙語標識的醫療衛生場所主要是醫院和公共廁所。醫院里,除了一些通用信息外,醫療區域劃分、建筑名稱、警示、功能設施信息、機構名稱等,都必須明白無誤地進行表示。公共廁所雖然空間不大,但是無論中外人士,都需要經常光顧。公共廁所作為一個城市的文明窗口,其本身的設施與衛生狀況,反映著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與經濟發展水平,其雙語標識不容忽視。
(六) 其他涉外場所
除了以上五大類涉外公共場所,如今有可能涉外而需要雙語標識的地方越來越多,幾乎涵蓋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某些涉外辦事機構,公寓樓的大廳、電梯、走廊,建筑物的外墻等。只要是公共場所,目之所及,都有可能看見漢英兩種標注的名稱、提示、警示、標語、口號、廣告等信息。
三、 公示語性質分類
(一) 名稱類公示語
名稱類公示語是指在公共場所的特定位置對人或物的名稱所做的雙語標注。
(二) 引導類公示語
引導類公示語主要用于引導、指引公眾完成某行為或某件事。
(三) 警示類公示語
警示類公示語泛指在公共場所以提醒或要求為目的的雙語標示語。
(四) 廣告類公示語
廣告類公示語主要指利用公共場所的雙語標識進行商業或服務業活動的促銷類公示語。這類公示語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一般情況下以吸引注意力和傳遞廣告信息為目的,語言簡潔、夸張。
(五) 公益類公示語
公益類公示語是指在公共場所的雙語標識上進行公益宣傳的標語、口號、招貼類公示語。
四、 公示語應用功能
(一) 引發興趣
公共場所雙語標識必須能夠引發公眾興趣,引起公眾注意。只有公眾注意到了公共場所的雙語標識,才會閱讀其內容。因而,公共場所的雙語標識無一例外都是醒目的、鮮艷的、目之所及的,這些標識上的語言也是簡潔的、平和的、易懂的。
(二) 提供信息
公示語廣泛地應用于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商務、體育、休閑、商業推廣、公共設施、行政區劃、交通運輸、購物消費、觀光游覽、娛樂、職務職稱、機構名稱、新興行業,等等。無論在哪個領域、哪個方面,公示語無一不是為了提供和傳遞信息。路標、廣告、商店招牌、商品說明書、旅游指南、告示等都是典型的信息型公示語。可以說,沒有信息,公共場所的雙語標識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三) 加深理解
公示語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強化已知信息,加深公眾對已知信息的理解和認識。這樣的公示語大多出現在公益性、廣告性和說明性等雙語標識中。公共場所常見的大幅宣傳標語經常被用于宣傳國家省、市、地區的政策和法令,以加深公眾的理解和記憶;各種出現在公共場所的大型或中小型商品以及服務的認識;商品說明書、設施的使用方法和功效、旅游名勝的介紹和說明等標示語,都會起到加深公眾的認識與理解的作用。
(四) 促進行動
公示語中,警示語占有相當大的比例。標有警示語的公共場所雙語標識就是為了促進行動,即對公眾做出指引、要求、提醒、警告;對公眾的行為進行規范、調節和制約、這些警示語中多帶有“請”“請勿”“請您”等字樣,盡量禮貌地引導公眾的行為。
(五) 塑造形象
公共場所雙語標識是塑造并鞏固宣傳單位的公共形象的重要手段,展示了負責特定公共場所宣傳任務的單位的形象。
五、 結語
公共場所雙語標識的受眾,自然是指所有真正愿意了解、也有能力了解公共場所雙語標識的公眾,可以細分為:漢語目標群體、英語目標群體和雙語目標群體。公示語翻譯絕非小事一樁,它關系到與公眾的溝通和交流是否順暢,能否達到其溝通信息的目的,對英語學習者以及中國的國際形象帶來何種影響,因此必須對其進行研究,找出翻譯規律和方法,規范和統一翻譯標準,更優質地完成公示語漢譯英的工作,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國際化都市人文環境。
參考文獻:
[1]Lansky, Doug. Signspotting. London: Lonely Planet,2005.
[2]New 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88.
[3]卞正東.論標識語的翻譯[J].上海翻譯,2005(1):27-31.
[4]佟曉梅.對城市公示語翻譯中語用失誤的文化透析[J].學術交流,2009(6):188-190.
作者簡介:
吳志萍,安徽省蕪湖市,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外語系;
汪靜波,安徽省蕪湖市,安徽師范大學皖江學院外語系;
申辰,安徽省六安市,安徽省皖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