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現代高職教育教學不斷發展,對于高職院校中各項工作的開展也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對于資助育人工作同樣如此。在現代高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中,為能夠使資助育人工作準確性及有效性得以提升,應當結合精準資助開展資助育人工作,從而使資助育人工作能夠得以順利開展,確保其取得更理想效果。
關鍵詞: 資助育人;精準資助;途徑
在現代高校資助育人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精準資助屬于十分重要的一種模式,在提升資助育人工作的準確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體現出重要價值。因此,在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實際開展中,需要結合精準資助模式及理念,以科學合理途徑及方式開展資助育人工作,從而確保資助育人工作得以更良好開展,進而使其取得更理想效果,促使學生更好發展。
一、 當前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 貧困生認定存在較大困難
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在高職院校中對貧困生進行認定,其相關資料主要就是依據貧困生所出具相關家庭狀況證明材料,僅僅通過對貧困生資料進行審核,以及對貧困生生活進行大致了解,在貧困生資格認定以及對貧困生等級進行認定方面具有一定困難。另外,在對貧困生實行認定過程中,貧困生困難等級主要包括三個等級,即一般困難、困難及特別困難,但相關具體標準未實現量化,導致在對認定等級把握方面存在一定困難。
(二) 資助形式較單一
在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是選擇經濟資助方式,這種資助方式雖然能夠使學生經濟層面困難得到一定程度解決,然而對于由于經濟貧困而出現的心理、學業及就業等方面問題往往忽略,并且對于資助之后相關心理引導以及人文關懷也往往忽略。而對于高職院校貧困生而言,其普遍心理比較敏感,并且社會交際能力比較差,性格上比較孤僻,并且很多貧困生有嚴重依賴性存在,獨立自主理念比較缺乏,且缺乏感恩回饋意識,對于這一方面的問題,單純給予其經濟資助根本無法較好解決。
(三) 資助隊伍建設缺乏完善
在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資助工作人員屬于關鍵影響因素,因而保證具備良好資助隊伍也就十分必要。然而,目前資助隊伍建設并不理想,相關資助工作人員數量較少,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導致資助工作效果受到不利影響。同時,當前資助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較差,未能夠利用科學合理方法實現資助育人工作,從而影響資助育人作用的充分發揮,最終對學生發展也就會產生不良影響,因而對資助工作隊伍需進一步加強建設。
二、 基于精準資助的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策略及途徑
(一) 增強資助對象確定的準確性
在精準資助背景下,為能夠使高職資助育人工作得以更好開展,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應當增強資助獨享確定準確性。在實際資助育人工作開展過程中,應當全面了解資助對象,需要在硬件及軟件方面提供較好支持。對于硬件方面,高職院校內部應當構建學生數據平臺,形成多層聯動數據平臺,并且實施動態管理,這對于學校更加準確地認定貧困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及意義,可使貧困生認定工作困難度得以較大程度降低。在軟件方面,學校應當對認定工作隊伍加強建設,對于認定工作人員,影響向其提供充分認定時間,可通過電話以及實地采訪等多種不同形式準確把握貧困生資格,從而使認定對象更加精確,符合貧困標準。
(二) 進一步豐富資助育人形式
首先,應當對學生心理健康加強關注。在資助育人工作實際開展,不但要給予學生經濟支持,還需要對學生心理加強關注,可通過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以及設置心理學課程等相關形式,對學生心理動態及時掌握,從而對其實施針對性教育及引導,幫助學生將正確心理調適方法掌握,使其形成正確價值觀念,這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十分有利。其次,應當對學生加強創新創業的扶持。對于高職院校內貧困生,高職院校可對其實行技能培訓以及就業指導,從而使學生適應能力及社會實踐能力得以增強。同時,對于創新創業幫扶,學校應當設置專項資金,從而為學生提供較好的資金支持,促使學生實現更好創新創業。
(三) 加強資助工作人員隊伍建設
在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由于資助工作人員對資助工作的良好開展會產生重要影響,因而加強資助工作人員隊伍建設也就十分必要。在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開展中,高職院校應當設置資助專門部門,并且要安排充足工作人員,從而使資助工作人員數量得到保證。同時,對于資助工作人員,應當加強培訓教育,使其綜合素質及能力得以提升,確保其能夠更好開展資助育人工作,為資助育人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 結語
在當前高職院校資助育人工作實際開展過程中,為能夠使資助育人工作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應當提升資助工作精準度,結合精準資助開展資助工作。所以,在實際工作開展中,相關部門及人員應當在積極分析資助育人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結合精準資助模式,以有效途徑及方式優化資助育人工作,促使其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確保貧困生實現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光考,喬監松,張潔敏,辜曉藝,柯雅穎.精準扶貧視域下完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對策和建議[N].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7,31(04):25-29.
[2]徐美華,饒志雄.新時期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機制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4):49-50.
[3]張小榮.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長效機制建設[N].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15(06):68-72.
作者簡介:
劉曉瓊,山東省濟南市,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