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近兩年我園參與了蘇州教科院初教所所長戈老師領導下的省級課題《基于幼兒核心素養提升的區域活動實踐研究》。區域活動中,對于教師如何做好觀察記錄,提升幼兒核心素養發展是我們一線教師重點研究學習的一項工作。本文通過室內建構區實例講述如何攥寫觀察記錄,從而提升幼兒核心素養,讓區域活動更有效。
關鍵詞: 觀察記錄;幼兒;區域活動;有效
近年來幼兒園推行課程游戲化,區域活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觀察記錄來分析孩子在區域活動中的言與行,從而引導提升幼兒核心素養發展。
一、 案例再現
中班建構區:今日的區域活動,叮叮、標標、小雨和涵涵四人選擇了建構區。他們一個接著一個穿好鞋套進入區域,盤坐在地上開始討論要搭什么,然后各自去拿積木。叮叮拿來了圓柱形的積木,標標說:“這個搭這里吧!”叮叮說:“標標,你不要來指揮我們,你自己快搭吧!”標標說:“好吧!”涵涵和小雨在一邊沒有講一句話,涵涵來回地拿了一些小的長方形積木進行錯落地壘高;小雨拿了很多小的正方形積木塊平面拼搭。過了大約5分鐘左右涵涵還是在用同樣的方法,搭建了4個一模一樣斜坡,自言自語道:“好了,滑滑梯搭好了。”叮叮對涵涵說:“我幼兒園的一幢房子已經搭好了,我們一起來用大積木搭另一幢房子吧!”涵涵說:“好呀,我來去拿積木。”兩個人輪流拿一塊方形積木圍和成一個方形,然后壘高。又過了近6分鐘,涵涵則拿了很多半圓形積木圍了五個圓圈,對小雨說:“這是我們幼兒園的池塘。”小雨說:“沒有那么快就搭好的,還要兩個半圓形搭在上面!”說完就去做了。
跟蹤觀察標標的游戲情況:游戲剛開始,標標馬上說道:“叮叮你來搭房子,小涵你來搭滑滑梯,小雨你來搭小池塘和風車,我來搭圍墻,好不好?”在開始游戲三分鐘后,標標來回拿了8個圓柱體一個空開一個放在建構區地墊的周圍,然后就走過來走過去說:“叮叮,我們就按以前我們搭房子的方法搭!”叮叮說:“好的。”過了一會兒,標標走到掛圖紙的柜子那里,拿了一本翻開,自言自語:“我來看看圖紙,然后再來搭,這就是我的圖紙。”游戲10分鐘的時候,標標又走來走去,拿了材料箱子里的樹,說:“我來,搭一些樹吧!”小雨說:“我們不用樹!”標標又問:“叮叮,我來搭一些樹吧,你說幼兒園要不要樹?”叮叮一邊搭自己的一邊說:“好的,那你就搭吧!”過了大約12分鐘,標標繼續走過來走過去,不小心撞到了涵涵和叮叮搭的房屋,叮叮叫到:“陳芳標,你不要走來走去,你也不要叫我們怎么搭,你搭你自己的!”標標聲音也響起來:“哎呀,黃叮欣!我知道了”過了幾秒鐘,標標搬了幾塊叮叮手里正在搭的積木遞給叮叮,叮叮說:“謝謝!”標標笑了笑:“我就說多一個男助手也是不錯的吧!”
二、 分析與措施
分析:1. 建構區整體設置——整個建構區設置在比較安靜的地方,區域中的輔助材料(馬路標志、紅綠燈、高架橋等等)也比較豐富,還有一些引導性材料(建構方法、圖紙等),這樣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好奇心、堅持性、創造力等的核心素養發展。但是由于班級空間的限制,地方稍微小了一點,由于空間不夠大,所以孩子在走來走去拿積木、材料的時候會不小心碰到已搭好的建筑,再能大出個2平方米就更適合4名孩子交流游戲了。另外,積木的大小區分還不夠明顯,稍微大型一點的積木沒有,導致剛開始的10分鐘孩子們都搭建得比較小的建筑。
2. 建構區整體幼兒發展水平——這四名中班孩子在建構的基本技能——壘高、圍和、連接這些方面,相比較《指南》目標,發展得還是不錯的,最后的作品中各種建構方式都基本用到了。游戲中可以看出叮叮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孩子,她能計劃好自己要搭什么,其社會性發展也比較突出,會主動與同伴交流、想辦法解決問題,或是搭建新的東西。小雨在游戲中的交流并不多,只講了近5句話,建構倒是蠻有自己想法,知道自己要搭建什么。涵涵在活動中基本沒有主動與同伴交往,只是回答同伴的問題,或者是應和,而且,剛開始搭建10分鐘內都是重復同樣的操作,搭建的方式比較單一,比較《指南》中建構及社會性發展目標,稍微差了一點。總體上建構區孩子還是會相互協商、合作來完成自己預設的搭建目標,有的孩子社會性交往好一些,有的稍微弱一點。
3. 跟蹤建構區標標的游戲情況——在上述的觀察中發現,標標很熱情,也很有自己的想法,剛開始就來“分配”任務,喜歡做“小指揮”。后來又叫叮叮怎樣搭建,不過同伴沒有同意,他也就沒有強求。標標游戲的堅持性比較弱,剛開始1~2分鐘就放棄了自己搭建圍欄的任務,去翻閱圖紙了,后來又說要搭建樹,過了一會兒又說要搭高速公路……其堅持性發展比較弱,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搭建的方式也比較單一,整個游戲除了在輔助叮叮搭建樓房的時候有壘高以外,其他時間都在擺放,擺放圍欄,擺放樹。但是標標的社會性、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好,在與叮叮發生矛盾時,主動幫助叮叮搬運積木,來緩解兩個爭吵的局面。
措施:
第一,稍微擴大一點建構區設置,在積木的種類上更加分豐富。
第二,對于建構區中建構方法還需要更加豐富一點,引導性材料更有層次些,可以提供給像涵涵、小雨這樣的孩子來豐富已有經驗。對于叮叮這樣建構能力、社會性發展都比較好的孩子提供一些更有挑戰的主題、材料、情景,讓她帶領同伴一起游戲,提高整體孩子的游戲水平。
第三,對于標標,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對培養他游戲的堅持性,讓堅持性比較好的幼兒和他一起游戲。也可以與家長進行聯系,可以家園配合,共同引導標標做事情更要專心,注意力要集中,促進其堅持性等核心素養的發展。
在本次區域活動中,通過跟蹤觀察建構區的幼兒游戲,重點觀察標標的活動情況,從而更進一步地了解了幼兒建構水平、交往水平以及核心素養發展情況。同時,也對建構區的設置有了實踐性的評價,我也發現建構區設置中有很多不足,在近一周的時間盡快與幼兒共同調整創設。對于孩子們以后的區域活動引導,我也更有了方向。
通過這個全面細致的觀察記錄,立體式地分析了建構區存在的問題,以及整體幼兒、個別幼兒核心素養發展情況,對于之后教師如何再區域中更好地開展、提升區域活動有效性做了全面的鋪墊、反思作用。
作者簡介:
陶斯驊,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玉山鎮北珊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