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據調查,對于C的還原性弱于Si,C卻能夠還原SiO2,以及C和SiO2的反應產物是CO而不是CO2的原理,高中學生理解困難,大部分學生理解有誤區,本文主要從氧化還原的反應規律以及熱力學角度進行分析,并得出相應的結論。
關鍵詞: 碳;熱力學;還原產物
一、 教材解讀
高中人教版教材將《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安排在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之后,不僅是常見無機物及其性質知識學習的繼續,也為學生今后學習元素周期律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融會貫通的運用教材,當學生遇到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時,及時解答,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建立嚴謹的化學思維,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二、 學生認識的“雷區”
工業制取粗硅的反應2C+SiO2 高溫 Si+2CO↑,使毫不起眼的沙子轉化成精密電路中使用的半導體材料,可以稱之為現代版的“點石成金”。關于C和SiO2在高溫條件下的反應產物,部分學生認為反應過程中首先生成CO2,然后過量的C會繼續和CO2反應生成CO,即發生以下反應:C+SiO2 高溫 Si+CO2↑、C+CO2 高溫 2CO,這種認識是有誤區的。
三、 “掃雷”依據
從氧化還原角度分析反應方程式2C+SiO2 高溫 Si+2CO↑。對于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氧化產物的氧化性,還原劑的還原性強于還原產物的還原性,這是判斷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基本規律。
在元素周期表中,C和Si位于同一主族,C位于Si的上一周期,C的還原性弱于Si,根據氧化還原反應發生的規律,還原性弱的C不能制取還原性強的Si,然而此規則只適用于溶液中發生的反應。工業制取粗硅的反應條件為高溫干態,上述規則不再適用于解釋該反應發生的原理。
C和SiO2的反應產物CO聚集在氣相,從爐頂及時分離出去,促進反應不斷正向進行,所以反應應用的原理可以歸為“高沸點物質制低沸點物質”。
另外,吉達俊提出,當反應溫度低于800K時,C的氧化產物是CO2,當反應溫度高于1100K時,C的氧化產物就是CO。
因此,在高中階段,方程式中反應條件為加熱時,就可以認為反應產物是CO2,反應條件為高溫時,產物就是CO。
根據化學熱力學理論,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當化學反應的ΔrGm<0時,該化學反應可以正向自發進行。若忽略溫度對熱容的影響,可以根據ΔrGmΘ=ΔrHmΘ-TΔrSmΘ求出反應正向進行所需的最低(最高)溫度,其中ΔrGmΘ=∑ΔGmΘ(生成物)-∑ΔGmΘ(反應物),ΔrHmΘ=∑ΔHmΘ(生成物)-∑ΔHmΘ(反應物),ΔrSmΘ=∑ΔSmΘ(生成物)-∑ΔSmΘ(反應物)。
下面根據吉布斯方程ΔrGmΘ=ΔrHmΘ-TΔrSmΘ 作圖進行分析。
反應1:Si(s)+O2(g) SiO2(s) ΔrGmΘ=-910.7kJ/mol+T×0.18kJ·K-1·mol-1
反應2:C(s)+ 1 2 O2(g) CO(g) ΔrGmΘ=-110.5kJ/mol-T×0.089kJ·K-1·mol-1
圖 CO和SiO2吉布斯自由能隨溫度變化
由上圖可以看出SiO2的自由能隨溫度的升高呈增大趨勢,CO的自由能隨溫度的升高呈減小趨勢。因此,在較高溫度下,CO的自由能低于SiO2的自由能,ΔrGm<0,C還原SiO2的反應可以正向自發進行。
表1 熱力學相關數據(數據來源百度文庫)
ΔHmΘ(kJ/mol) ΔGmΘ(kJ/mol) ΔSmΘ(J·K-1·mol)
C(石墨) 0 0 5.7
CO -110.5 -137.2 197.7
CO2 -393.5 -394.4 213.6
Si 0 0 18.8
SiO2 -910.7 -856.3 41.5
O2 0 0 205.2
反應3:2C(s)+SiO2(s) 高溫 Si(s)+2CO(g)
反應4:C(s)+SiO2(s) 高溫 Si(s)+CO2(g)
表2 25℃化學反應的ΔrGmΘ(kJ/mol)、ΔrHmΘ(kJ/mol)、ΔrSmΘ(J·K-1·mol)
反應 ΔrGmΘ ΔrHmΘ ΔrSmΘ 說明 反應正向自發進行溫度
1 581.9 689.7 361.3 焓增熵增 T>1909K
2 816.9 517.2 185.2 焓增熵增 T>2793K
根據表1數據計算出反應3和反應4的ΔrGmΘ、ΔrHmΘ和ΔrSmΘ(見表2)。C和SiO2反應生成CO和CO2的ΔrGmΘ均大于0,說明反應在常溫不能自發正向進行。反應生成CO的最低反應溫度為1909K,生成CO2的最低反應溫度為2793K。
熔煉純硅實驗,硅的最低穩定溫度為2090K,這個溫度高于生成CO的最低反應溫度,低于生成CO2的最低反應溫度,所以反應能生成CO,不能生成CO2。
四、 結論
常溫時,工業制取粗硅反應的ΔrGmΘ>0,反應不能自發正向進行。但是CO的自由能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SiO2的自由能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在較高溫度條件下,當CO的自由能低于SiO2的自由能,即ΔrGmΘ<0時,C還原SiO2的反應就能自發正向進行了。根據以上熱力學計算,C和SiO2反應生成CO所需的熱力學溫度低于硅的穩定溫度,工業制取粗硅時產生CO。
五、 意義
學生學習這個知識點時,會出現誤區,針對誤區教師應該及時糾正,幫助學生客觀正確的分析、認識、掌握知識點。用熱力學理論進行分析,學生易于理解,有利于學生科學的認識問題。科學的分析方法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有助于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價值觀,提高民族科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吉達俊.碳作還原劑時氧化產物的討論[J].化學教學,1992(03):39-41.
[2]Н.В.Тoлcтогyзов.硅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硅碳熱還原的機理和模型[J].鐵合金,1990(02):46-50.
作者簡介:
王素蓮,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第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