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香 曾愛華 唐鴿
摘 要: 本論文以邵陽學院、懷化學院和湖南文理學院三所大學物理學專業的大一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網絡問卷調查方式,對他們大學階段與中學階段的物理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調查得出中學階段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大學階段學習物理的主動性有一明顯的反差,其原因一部分來自自身因素,另一部分源于大學教師和中學階段教師上課的方式的差異。論文分別從學生和教師的角度給出了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建議。
關鍵詞: 大學物理;中學物理;教學現狀;調查研究
G. Bron曾經提出“‘中學物理向大學物理過渡是物理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的觀點。
由于國內中學和大學的教育體制受限,雖然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銜接的問題很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但是國內對此問題一直都很忽視。本論文分別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對中學物理和大學物理的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和分析。
為了使調查結果具有普遍性、可比性和研究性,本課題選擇邵陽學院、懷化學院、湖南文理學院的2017級物理學專業的近200名大一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因為這三所大學它們的專業類別、學術水平、教學資源、錄取分數線相近以及生源質量相近。
一、 教學現狀調查統計
(一) 學習主動性調查統計
在中學階段只有19%左右的學生需要監督,而大部分學生能夠自己主動積極地完成學習任務,而到了大學階段只有13%左右的學生不需要監督就能夠主動學習并積極完成任務,絕大多數同學都需要老師的監督才能夠完成學習任務,中學階段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大學階段學習物理的主動性有一明顯的反差。
(二) 學習興趣的調查統計
從中學上升到大學,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降低,其中對物理很感興趣的學生由65%左右降到了35%左右,有30%的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已經降了一個檔次。
(三) 影響學習興趣因素調查
調查表明,有50%的學生覺得大學的物理課程難度比較大,而這也是造成對物理學習很感興趣的學生群有30%左右流失的一個主要原因。由于從中學突然進入大學,大學物理課程的加深和變復雜,學生的知識面還只停留在中學層面,一時接受不了,而大學要學的課程多但課時又少,學生沒有喘息的時間,導致所學的知識不懂的越積越多,從而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便越磨越少。
(四) 師生互動情況調查統計
師生互動情況調查表明,在中學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的次數會比較多,用時也多,跟學生的互動也較頻繁;而大學一般是以老師講解,學生聽為主,提問次數少,互動也少。
二、 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措施
(一) 學生方面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從中學階段過渡到大學階段,本人建議學生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要客觀的認識大學的生活和學習環境。面對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既覺得新鮮好奇又感到迷茫,但是我們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摒棄一些舊的不合適的學習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充分地認識我們所處的學習環境并盡快適應。
2. 要清楚大學物理專業課程的特點。物理專業課程具有理論性強、專業獨立自主性強、實踐性強和創造性強。
3. 要改變學習方法。第一要課前預習。不僅是把書本過一遍而是要形成一定的知識框架,大學老師的授課方式主要以講解為主,這樣就能跟得上老師的思路,學的輕松游刃有余。
第二要做好課后的復習工作。騰出一定的時間對所學知識自己進行簡單的回顧,大學老師在課堂上不會留有專門的時間去帶著學生進行復習,所以自己要實施進行知識的歸納和總結,發現問題并尋求解決辦法。
第三要學會利用所擁有的資源進行學習。隨著科學的進步,很多高校都有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利用,學生要主動抓住這樣的機會,對自己的知識進行補充,對知識范圍進行拓展。
(二) 教師方面
教師是人生的啟明燈,在大學生進入大學后更快更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來更好地發揮引導作用。
1.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興趣,正確疏導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加入物理的發展史,人物趣聞,以及物理學家的思維方法等來刺激學生的興趣,并且讓物理的魅力得到了展現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教師要更好地協調好知識的傳授、物理精神的傳承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關系,讓學生可以將理論和實踐聯系在一起,以此提高學生的能力和自信心。
2. 培養良師益友的關系,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大學生對于大學物理的茫然感一定程度上來自于缺乏與老師的溝通。那么,就有必要在課上、課下增多一些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活動以此來減少大學生的陌生茫然感。
3. 增加課外的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通過這種現實的觀察讓一些抽象的理論變成現實可觀的東西,進而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并且也培養和發掘的了學生的興趣和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真正地懂得物理來自現實生活。
4. 豐富課堂的活動內容,促進學生的探索求知的精神。教師應該更多的利用多媒體數字化的教學手段,通過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各個感官的響應刺激來加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
5. 采用多元的測評方法。不應該只通過學生的成績來斷定一個學生的優秀與否,應該加大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課堂表現、階段性測試、課后科研成果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的衡量。這樣可以發揮每一個學生的優勢,增加學生的興趣。
只要教師和學生做好以上幾個方面,我相信當前大學物理教學現狀一定會有一個很大的改善,學生從中學階段到大學階段的過渡銜接也會有很大改觀。
參考文獻:
[1]張蕾.對大學物理教學現狀的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
[2]曹劍英.大學物理教學現狀調查研究[J].物理,2018,37(3):23-25.
[3]陳靜,莊慧慧.文科大學物理教學現狀調查研究報告[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18):68.
[4]劉穎.高中物理模型教學現狀調查分析報告研究[J].才智,2017(11).
作者簡介:
劉桂香,曾愛華,唐鴿,湖南省邵陽市,邵陽學院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