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
摘要: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良好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同時還是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良好狀態。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能夠調節學生的心情,同時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良好表現。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也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只有充分的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力,才能夠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育活動當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氛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0-0251-02
前言
課堂氛圍是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和學生之間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的態度,它不僅能夠對老師的教學質量造成影響,同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得到進一步發展。因此,如何才能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就成了以后重點關注的話題。
1.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建立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當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否和諧,直接影響了語文教學課堂的氛圍是活躍。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是被老師哄嚇出的,而是更需要讓老師改傳統教學的思想觀念,改變角色的扮演,才能夠建立和諧的課堂氣氛。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只有這樣才能夠和學生建立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應該轉變以老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學生的引領者,逐步形成學生尊重老師、老師體諒學生的雙向關系,充分實現老師和學生之間平等的關系。老師在實際的教學當中,一定要樹立一種正確的思想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夠感染學生、吸引學生,在學生心中樹立偉大的老師形象。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1]。
2.加強語文知識的有趣性,提學生的學習氛圍
課前語文知識的帶入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通過課前對應于語文知識的帶入能夠把所講的語文內容進行壓縮,然后穿插到語文教學當中,這樣通過趣味性的課前帶入能夠充分的引起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進而老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課前帶入是建立在老師對于學生興趣特點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再結合相關的材料對趣味性課堂加以引導,從而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田忌賽馬》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課前引導,憑借游戲的方法把教學內容貫穿到教學當中,通過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積極的去思索,怎么樣才能夠贏得比賽。這樣不僅可以引發學生之間的討論和研究,同時更可以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最后老師再帶領著學生進行問題的分析,了解一下古代人是怎樣憑借智慧贏得比賽的。通過一系列的趣味活動,引起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探索,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
3.采用各種方法,加強課堂學習氛圍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深入,老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應該更加注重教學方法的完善和改革。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有目標的教學。例如,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把學生分成很多學習小組,通過培養小組團結合作的途徑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充分的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各個小組之間的合作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對于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依據課程內容,采用小組的形式進行課程的講解,這樣可以營造出輕松活躍的學習環境。比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依據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進行分組,然后每個小組選出代表進行闡述狼牙山五壯士具有什么精神等問題的表達,老師經常的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感受,然后再有老師進行詳細解答。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的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也增強了課堂氛圍,老師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2]。
4.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氛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在整個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語文學習的重要時期,只有在小學階段打下堅實基礎才能夠為以后的學習提供重要保障。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基礎知識。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的老師特別要注重教學觀念的改變,只有堅持以學生作為主體地位,才能讓學生在真正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魯濱遜歷險記》的時候,老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討論和分析,并結合文章對人物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更加表現人物所要表達的感情。除此之外,老師在引領學生進行深化主體。通過這樣情景教學的方法能夠讓整個課堂更加和諧融洽,從而進一步離近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感情,更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當中增強了對課文的理解。
5.采用多媒體的形式進行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先進的科技都能夠運用于教學方面,通過應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極大的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多媒體的使用對語文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融合,這樣不僅增強了教學的質量同時也提升了課堂學習氛圍。在學習古詩的時候老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例如,將古詩詞加上音樂進行背誦,這樣可以使古詩詞變的朗朗上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記憶能力[3]。
6.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語文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不僅需要學生,更加需要老師的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夠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老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積極的走進學生的世界,減少距離感,只有這樣才能夠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小學語文教學的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 葉先俊.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學周刊,2015(5):80-80.
[2] 黃宏容.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亞太教育,2016(2):191-191.
[3] 呂進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氛圍的營造[J].科學咨詢,2016(9):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