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云
“你的理想是什么?為什么?”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科學家,因為我想發明很多機器人。”
“我的理想是當一位老師,因為我想把知識教給更多的學生。”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董事長,因為我喜歡管很多人。”
“我的理想是當一名歌星,因為我喜歡大家看我唱歌,崇拜我的樣子。”
“我的理想是當一位老板,因為我想賺很多錢。”
“我的理想是當一位明星,因為我要拍很多電影給大家看。”
……
當我在《今天我十歲生日了》的主題隊會課上,聽到同學們稚嫩的回答時,我心里隱隱感到不安。課后,我做了一個全班性的調查,統計每一位同學的理想。統計的結果出來后,我大吃一驚,在我們班48位同學的心里,想當老板、董事長的竟然達到了16人,想當歌星、明星的也有12人,還有些同學想當科學家、教師、醫生、警察、消防員、電腦設計師等。
我又問同學們,有誰愿意做清潔工,司機,保安等職業嗎?沒想到,許多同學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有位同學馬上站起來告訴我,這些職業比較低級,爸爸媽媽不愿意他去做,賺的錢連自己也養不活。
其實理想應該是不分好壞,不管將來干什么,一定都是社會需要的職業。而現在,那么多的同學選擇的職業是為了賺錢,為了出名的,究竟什么地方出了問題呢?這個問題直擊心靈深處,這個問號引人深思呀!
我馬上布置了一個回家作業,請同學們去收集一些勞動模范的故事,將在下節班會課上交流這些小故事。
正好本周六有一個“職業小達人”的職業體驗活動,這樣的活動吸引了同學們的目光,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有“現代小農夫,小小藥劑師,小小清潔工,小小測量員”等職業,還有“快樂西點DIY,貨箱漂移記”——叉車作業,護手霜的制備,維修電工考板操作,走進汽車世界——汽車維修師的工作,我是3D“控”,創意木工”等等活動。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了一樣活動。活動后的心得體會也將在下周的班會課上進行交流。
題為《鮮花送給誰》的班會課召開了。在課上,同學們先給大家介紹了自己收集勞動模范的故事,有“掏糞工人時傳祥”,有“維修工人徐虎”,有“戰沙斗風顧天祥”,有“抓斗大王”包起帆,有“最美郵遞員”嘎發等等,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讓同學們不禁對這些勞動模范肅然起敬,紛紛表示鮮花應該送給他們。
周六的體驗活動也讓大家感受頗多。小王參加了小小清潔工的體驗活動,他自豪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體會:“我覺得清潔工人非常偉大,也很辛苦。每天早上他們要很早起床,要掃很多地方,還要忍受人們異樣的眼光。我自己以前也是看不起清潔工人的,現在我想把鮮花送給他們。”
小李同學參加的體驗活動是“貨箱漂移記”——叉車作業,他覺得他學會了開動叉車很開心,還向我們出示了他開車的照片。他要把鮮花獻給叉車司機。
是呀,為別人服務的人,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諸如此類的想法很多,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把鮮花獻給擔任這些職業的人。可見,體驗是德育的重要模式,能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獲得道德認同,進而踐行道德,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覺得這次的體驗活動成功了,我的教育目的也達到了。
悟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的中國夢,中國夢需要千千萬萬、各行各業的人們共同努力奮斗才能夠實現。我們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讓夢想照進現實,將夢想與現實相結合,讓人生規劃來得更具體,使學生樹立了明晰的理想目標,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