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
摘 要:由于幼兒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而對音樂作品產生著不同的情感,所以音樂也可以使幼兒流露出自然的天性,使他們建立不同的音樂形象,產生不同的“聯覺”體驗。本文將“聯覺”這種心理現象與幼兒音樂教育有效的結合,讓幼兒教師認識到將“聯覺”運用到幼兒音樂教育中所蘊藏的教育價值,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聯覺”有效應用在幼兒音樂歌唱教育中。
關鍵詞:幼兒園;歌唱教學;聯覺;效用
一、引言
歌唱是人類音樂活動的重要領域之一,是人類表達、交流情感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幼兒可以通過他們甜美、清脆的童聲來表達自己歡快、喜悅等各種心情。聯覺也叫“共感覺、通感或聯感”,它是各種感覺之間產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現象,即對一種感官的刺激作用觸發另一種感覺的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聯覺”現象。而歌唱教學的任務則是培養學生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并通過聯覺使歌曲的藝術形象感染和教育學生,使每一個幼兒都能享受到唱歌所帶來的歡欣和愉悅。
二、目前幼兒園歌唱教學現狀及分析
歌唱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非常喜愛的一項音樂實踐活動,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它的實施離不開幼兒的二度創作。但是長期以來大多數一線教師們只會在音樂教學中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形式單一、教法陳舊。具體表現在如下兩個個方面。
(一)重技能培養,輕情感體驗
很多幼兒教師在音樂歌唱教學中,只注重歌唱技能的培養,缺乏引導幼兒與音樂作品之間的情感體驗,尤其是缺乏音樂聯覺體驗,沒有對歌唱作品的二度創作。所以學生唱出的歌曲缺少情感,猶如工廠生產流水線上加工出的產品,千篇一律,缺乏個性,想象更無從談起。
(二)簡單活動延伸,缺乏審美創造
在音樂歌唱教學活動結束之后,很多教師就進行簡單活動延伸,內容就是讓幼兒換換歌詞再唱一唱或者用動作或者畫畫來表現歌曲,方法既單一又乏味,未有效利用音樂聯覺在學生音樂藝術活動過程中扮演著“擴音器”和“校正器”的重要角色,讓學生產生不同的音樂體驗,為其更好地理解歌唱作品、二度創作服務。
三、聯覺效用在幼兒園歌唱教學中實施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一)嗅覺與聲覺互用,情感在聯想中明顯升華
在歌唱教學之前,老師通常會讓學生做一系列的發聲練習,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發出圓潤動聽的音色,但是教師常常用自己已有的專業經驗去教授學生,如橫膈膜如何打開、胸腔如何共鳴等,學生不能準確地領悟感受,此時我們可以嘗試將聯覺心理機制運用到發聲練習中。
例如:發聲訓練中氣息的控制,我們就可以借助嗅覺來完成。吸氣時讓學生想象一下你現在面前有一束香氣十足的玫瑰,你是怎樣聞花香的?把這種感覺帶到吸氣過程中,當氣息儲存在胸腔時,再用模仿放鞭炮時點鞭炮的聲音來吐氣,氣息訓練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又如:在學唱兒歌《吃火鍋》時,讓學生通過聯覺來想象一盆熱辣辣的火鍋擺在面前,你嗅到了什么味道?把這種嗅覺體驗帶到歌曲演唱中產生聯想,讓嗅覺、聯想、聲覺不停地相互影響從而內化為學生內心的二度創作的一種情感來表現作品,教學效果明顯。
(二)動覺與聲覺互配,情感在律動中深入表達
歌唱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讓學生坐著唱,音樂實踐活動的設計也就越來越少。其實,在唱一首音樂作品之前,如果可以讓學生先通過律動感受旋律的走向以及作品的特點,通過動覺促進聲覺的表達,教師和學生都會感受到歌曲的演唱會有明顯的變化。
如在學唱歌曲《兩只小象》時,第一步:先加入左右甩長鼻子的動作,幼兒帶著這個動作演唱;第二步:在前面的基礎上加入前進、后退的步伐,幼兒再來歌唱;第三步:在大象甩鼻子和大象走路動作基礎上加入旋轉的動作,來演唱歌曲。在三個步驟都完成以后完整地演唱歌曲,你會發現幼兒演唱時的面部表情和聲音控制,最重要的是情緒表達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三)視覺與聲覺互通,情感在意境中非常出彩
視覺對聲覺的促進是最豐富的,尤其對于中小班幼兒來說,因為年齡限制生活經驗欠缺,不能對所演唱作品的情緒和意境進行充分想象,我們可以借助于聯覺的心理機制,用視覺刺激學生展開聯想,再把這種體驗運用到歌曲演唱中,對作品的二度創作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在教唱歌曲《小寶寶睡著了》這首歌曲時,教師借助于多媒體營造情境:寧靜的夜晚,繁星點點,銀色的月光,屋外,樹葉被風吹得沙沙作響,屋內,媽媽微笑著懷抱著寶寶,輕輕地哼唱著搖籃曲。在這種情境中,我們啟發幼兒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聲音來演唱歌曲呢?幼兒通過視覺刺激,很容易聯想到小時媽媽哄寶寶睡覺的情景,幼兒進行獨立的二度創作,把這種體驗內化成音樂經驗帶到歌曲的演唱中,效果讓人大
(四)聽覺與聲覺互融,情感在體驗中盡情表現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幼兒可以通過聽覺感受到的音響產生聯覺想象,并在此基礎上模仿所聽到的音響。
如在學習北京兒歌《車轱轆圓》時,南方孩子可能對北方的民歌、兒歌了解甚少,要想讓學生能把北京兒歌那種京腔京調準確地表現出來,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借助于聽覺感受體驗,讓幼兒聆聽老北京胡同的叫賣聲調,找一找北京兒歌的特點。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嘗試把不同的“覺”放在心里(聽覺、聲覺、動覺不停地交替),然后抓住歌曲中的節奏再來演唱,學生演唱的情緒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學習興趣濃厚,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感受來表現歌曲。
音樂新體系中指出聯覺有三種形式:聯感覺、聯知覺、聯想象,特點是一覺引多覺。以上四種覺之間在相互作用的同時還伴隨著其他覺的產生,只是以某一種覺為主,其他覺相互貫通。在課堂教學中我發現,聯覺情感體驗是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對于培養學生在歌唱教學中更豐富地去感受音樂、體驗音樂、想象音樂,從而更有個性地表達音樂,強化學生演唱的自我藝術體驗有著重要的作用,獲得這一系列豐富的經驗體驗也是素質型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黃瑾.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佚名.幼兒園歌唱活動的現狀與對策[J].
[3]李優娜.幼兒園音樂教育新探[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