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粵蜀之唇齒”,被譽為“西部之秀”。安順作為貴州旅游開發最早的城市,因為黃果樹大瀑布而聞名世界,黃果樹已經成為安順旅游的招牌名片,90年代安順市依靠黃果樹大瀑布這一觀光型旅游產品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來安順,取得了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隨著我國居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游客對傳統的觀光旅游已經逐漸失去興趣,休閑度假旅游、體驗型旅游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選擇,依靠黃果樹這一招牌旅游產品的安順逐漸被旅游者遺忘,安順市旅游收入、旅游人次不斷被其他地區趕超。提高安順旅游產品的內涵、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產品,完成安順市的旅游升級已經成為破解安順旅游危局、提高旅游收入的唯一出路。2016年,安順市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市”。這為安順市推動旅游業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模式轉變,構建新型旅游發展格局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目前,安順市緊緊依托黃果樹大瀑布這張貴州的旅游名片,全力打造黃果樹大旅游圈,把全市范圍內的獨特而豐富的旅游資源由珍珠串成項鏈,引領安順旅游產業全面升級,形成了以山地旅游產品、鄉村旅游產品、文化旅游產品、喀斯特山水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避暑旅游產品、美食旅游產品、石頭文化旅游產品、手工藝旅游產品這八大旅游產品為主的特色旅游產品體系。安順正在加快步伐建設百萬生態旅游城市,使之成為全國乃至世界最佳旅游、休閑目的地。
一、安順市旅游產品體系存在的問題
(1)旅游資源整合尚未完成,旅游業宣傳、目的地營銷等方面與建設旅游強市還有一定的差距。安順市旅游的產業性還沒完全顯現出來,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還很小。因而發展旅游業的動力不足。
(2)安順旅游產品的文化內涵不足。在民族傳統文化的開發、保護和傳承方面,世界遺產的申報上都還存在空白。安順雖然有著一批在國內甚至國外知名的旅游景點,但是在最重要的世界遺產的申報上一直沒有取得突破,這也是旅游產品的一個短板。
(3)安順市旅游城市形象不突出,沒有展現出自身的特色,不利于形成強大的城市品牌。安順一直以“中國瀑鄉、秀美安順”的旅游形象在游客面前展示,對外宣傳也是一直以黃果樹、龍宮這些經典景區為主,在游客心中除了旅游景點好以外沒有其他可以吸引客人留下來的理由,我們的旅游大部分還是停留在短暫旅游,客人游覽完了景點以外就會離開,無法帶動相關餐飲、住宿等行業的發展。
(4)旅游產品發展不均衡,有些新開發的旅游產品基礎設施、配套產品不完善。安順的旅游產品的開發存在不同的時間階段性,開發較早的黃果樹、龍宮等設施完善,配套齊全,管理較為規范,可進入性高。但是,近年來開發的新產品如鄉村旅游產品、避暑旅游產品等的配套設施有待完善,知名度也不高,管理也存在缺陷。舉個例子,舊州古鎮是安順重點打造的鄉村旅游產品,經過近三年的精心打造的確成為了安順市鄉村旅游的一個熱點景區。但是,后期問題也暴露出不少:如客源單一(以安順周邊市民為主),對外來游客沒有吸引力,沒有形成熱門的旅游線路;景區酒店沒有規模,沒有代表性的、上檔次的酒店;餐飲以當地居民的小飯店為主,價格混亂,衛生條件不能保證,古鎮衛生條件差,交通混亂等等。這些,都是制約旅游產品形成品牌的重要制約因素。
(5)旅游人才需求量大,旅游業人才欠缺,服務質量難以保證。旅游業是安順的支柱產業,安順在取得旅游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人才需求缺口大的問題,特別是掌握熟練服務技能、綜合素質高的旅游專業人才更是缺乏。一個優秀的旅游工作者是旅游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安順旅游人才的最重要來源是本土職業院校,特別是高職教育只有安順職業技術學院一所學校,雖然每年培養了成百上千的優秀畢業生,但是與安順市的人才需求相比還是顯得杯水車薪。
二、就安順市旅游產品體系建設問題,我有自己的一些淺見
(1)要抓住旅游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安順特色旅游產品品牌。黃果樹品牌、屯堡文化品牌、避暑旅游品牌等一系列具有影響力的旅游品牌是安順旅游的核心競爭力,重視品牌的引領和吸引作用,通過規劃引領、行業培訓、聯合營銷等方式,大力推動旅游產品品牌的培育和發展,不斷提高行業競爭力和城市吸引力。要打造好旅游產品體系,必須靠實力的旅游品牌作為支撐。
(2)要注重旅游產品精品打造,避免盲目開發。在旅游產品的設計和打造過程中,著重選擇其中影響力大、可玩性高、可持續發展動力足的產品進行投資。安順的經濟基礎還比較薄弱,投入旅游產品開發的資金有限,不能過于分散資金投入,開發許多類似的產品,游客玩下來感覺是千篇一律,沒有新穎,結果是逐漸喪失對該類型產品的興趣,游客會越來越少,投入的開發成本更是難以收回,這樣就會進入一個惡性循環,造成該類型產品失去了市場。
(3)要完善旅游全方位配套設施,提高旅游產品的可進入性和品質。旅游產品的配套設施不僅是酒店、公路、餐飲等傳統的基礎設施,當今時代的游客對旅游產品的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公共廁所數量和星級程度、垃圾桶的配置、休息場所的位置等等,所以細節決定成敗,在打造旅游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全方位配套設施的提高,以游客為中心,站在游客立場去考慮,才能不斷提高整個旅游產品的品質。
(4)要加大職業旅游教育投入力度,培養能夠適應全域旅游的綜合性旅游人才。全域旅游大市場需要的是綜合性旅游人才,傳統的餐飲服務人員、景區導游、酒店服務人員等不光只需要在本領域擅長,必須對旅游的各個方面有所了解,才能滿足游客在整個安順全域旅游的需求。所以,在職業旅游教育上下功夫,培養能適應旅游新形勢的全方位人才,是旅游發展的必然要求。
(5)要科學管理,政府部門進行合理引導。旅游主管部門必須發揮好自身的監管、引導職能,嚴格規范產品開發審批程序,合理利用政府專項資金,保證每一筆資金都用在需要的地方,每一次旅游產品的開發都能收到預期效果,真正造福當地的老百姓。
作者簡介
李鵬(1987.06—),男,民族:漢族;籍貫:貴州省安順市人;學歷:大學本科;職稱:高校助教;工作單位:安順職業技術學院;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導游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