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國霞
摘 要:近些年,幼兒園教學中開始加入陶藝課程,從而定期組織幼兒開展陶藝活動,主要目的在于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可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認真思考和分析制作流程,進而積極按照步驟進行操作,最終完成陶藝作品,便可收獲成就感。同時,增強幼兒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順利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幼兒園;陶藝;活動
當前,幼兒園在進行陶藝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為了幼兒預留的時間學習制作步驟,進而凸顯出幼兒的主體地位,發揮出幼兒的主動性,從而在學習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更加認真地學習陶藝制作流程。如果一味地追趕進度,便難以確保幼兒學會制作陶藝,體現出教學活動開展的時間要充足,這樣才能保證幼兒學會制作,進一步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1幼兒園開展陶藝活動的意義
在以往幼兒園進行學前教學時,過于注重開始文化課,進而忽視開展陶藝活動,致使幼兒沒有機會鍛煉操作能力,難以磨煉幼兒的耐心。對此,各大幼兒園要十分注重定期組織幼兒進行陶藝活動,促使幼兒認知和了解陶藝工藝品的制作環節,逐漸在幼師的引導下,掌握各個步驟應注意控制手的力度,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實活動中,認真學會、主動提出疑問,使幼兒踴躍舉手發言,進而活躍了課堂氛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幼兒熱情高漲,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制作過程,最終快速完成陶藝作品。對此,幼師要給以鼓勵和表揚,以此激勵幼兒再接再厲,促進幼兒各個方面不斷進步,體現出開展陶藝活動的具有重要意義。
2淺談如何把控幼兒園陶藝活動
2.1提供充足的時間,引導幼兒進行陶藝活動
目前,幼兒園在進行陶藝活動時,幼師要安排好活動各個環節,應傳授和講解的內容,確定所需的時間,而后,就可以利用剩下的課堂時間,引導幼兒學習制作陶藝的步驟,以此確保幼兒有充足的時間學習和操作,如果過于追趕教學流程,便不能保證幼兒都能學會陶藝制作的方法。因此,一定要把控好陶藝活動的時間,便可先詳細剖析每一步應注意的事項,告訴幼兒需掌握塑泥的速度,當幼兒明確各個環節的動作要領后,指導幼兒進行制作,時間控制在15~20分鐘以內,對于完成作品的幼兒應給以表揚,而對于沒有完成的幼兒,應在下次進行陶藝活動的過程中重點輔導沒有學會操作步驟的幼兒。此外,還要掌控好時間,從而保證進行進度按照計劃進行。同時,保證每位幼兒都能在活動中學會基本的制作流程,方可提高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有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2.2按照主題進行陶藝活動
在開展陶藝活動時,為了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可以設計不同的主題,按照主題進行陶藝活動,促使幼兒熱情高漲,主動學習制作陶藝,逐漸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例如:可以展示出多彩動物圖片,以此作為主題,引導幼兒依照不同的動作制作陶藝上的圖案,激發幼兒積極完成作品,在操作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動物的特點和特征,進而思考下一步應如何動手操作,幼兒思維更活躍,注意力高度集中,更加認真地制作,有利于提高幼兒的思考力和動手制作能力。同時,通過布置諸多的主題,成功喚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驅使幼兒積極參與到陶藝活動中,積極展示出自己的綜合能力,最終完成與主題相符的作品,以此收獲成就感,逐漸幼兒對制作陶藝感興趣,從而認真制作,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操作能力。
2.3引導幼兒自主制作,提高自主創造力
幼師為了激發幼兒創造的欲望,應先做到以幼兒為本,從而在進行陶藝活動時,為幼兒提供自主操作的機會,便可引導幼兒自主制作,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幼兒不規范不正確的操作行為,進而耐心地予以指導,逐漸幼兒牢記固定的流程和規范化的步驟,進而自主按照所掌握的流程,認真制作成作品,充分發揮出幼兒的想象力,并加強了實踐操作能力。由此可知,在活動中應為幼兒多創造一些自主動手制作的機會,這樣才能加強訓練幼兒的操作能力。同時,對于幼兒不足之處進行糾正和引導,漸漸地幼兒意識到只有依照步驟,才能制作出精美的作品,促使幼兒積極結合所學習的動作要領,一步一步耐心地操作,有效提高幼兒自主創造能力。
3總結
綜述,幼兒園在進行陶藝活動時,為了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應先落實以幼兒為主的教學理念,而后,在陶藝活動的各個環節,注重以幼兒為中心,便可先演示制作步驟,再引導幼兒自主完成陶藝作品,充分調動幼兒積極學習、主動操作,漸漸地幼兒學會制作陶藝工藝品。同時,還可以依據不同的主題,要求幼兒制作不同陶藝作品,激發幼兒積極動手,主動依照所掌握的步驟進行陶藝操作,最終高效完成作品,有效提高幼兒制作能力和操作能力,從而實現幼兒更為長遠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顧文華.對幼兒園陶藝活動中時間把控問題的思考[J].教師,2017(20):93-94.
[2]黃賽.幼兒園陶藝教學活動的評價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07):37-38.
[3]梁梅芳.幼兒園陶藝教學三嘗試[J].早期教育(美術版),2015(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