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璐
安徽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安徽蚌埠 233030
長期以來,我國醫藥行業都對物流外包十分重視,但由于醫藥行業的行業特殊性、管理體制不健全以及市場的不確定性等風險因素,使我國醫藥行業物流外包業務發展受阻。為了更好的了解我國醫藥物流外包現狀,提升醫藥物流運作質量,實現醫藥物流又好又快發展,本文針對目前我國醫藥物流外包業務可能存在的風險,提出相應防范風險的對策。
醫藥物流外包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簡單的藥品倉儲、運輸、配送業務,而是依托一定的物流設施設備、先進技術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系統,有效整合整個供應鏈上下游的資源,以優化藥品在供銷配送環節中的驗收、倉儲、分揀、配送等業務為目的,來降低物流流通成本,提高服務水平和資金利用率。我國醫藥物流外包業務雖然較發達國家起步較晚,但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市場前景也十分廣闊。由有關部門統計的數據可得,中國現有的醫藥生產企業有4000多家,但是卻對應著13000多家的供應商和相關醫療機構,整個行業呈現著多、小、散、亂的格局??v觀我國整個醫藥物流外包行業現狀,可以用“一個特定、兩個趨勢、三個誤區、四個問題”來概括?!耙粋€特點”指的是我國醫藥物流仍處于供應鏈單一環節優化階段,牛鞭效應、重復運輸、庫存積壓等問題嚴重;“兩個趨勢”是指物流整合逐漸上升到企業戰略層面高度和物流服務開始實行專業化管理;“三個誤區”具體是指市場普遍認為中小企業無需也無法整合物流與設施設備及物流技術決定競爭力以及自動化降低物流成本;“四個問題”是指相應政策及行業標準不夠健全、物流資源難以有效整合、第三方物流不成熟以及專業化管理人才的缺失。本文就以在我國醫藥物流領域“四個問題”中的第三方物流為切入點,詳細分析了醫藥物流外包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并主要對醫藥企業如何應對防范風險提幾點建議。
(一)削弱醫藥企業核心競爭力。對于醫藥企業來說,及時、安全、高效、經濟的將藥品送到需要的地點就是為企業贏得了核心競爭力。但在實行醫藥物流外包后,醫藥企業只能在醫藥產品的生產業務上保持核心競爭力,而在物流方面競爭力則完全取決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實力,但在實際情況中,承接醫藥企業物流業務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處理業務時難免會出現失誤或紕漏,無法將藥品及時安全的送到客戶手中,從而影響了醫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得部分醫藥企業在同行業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二)增加了業務失控風險。醫藥企業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后相應的會減少對藥品運輸、配送等業務的控制或監管,而第三方物流企業則會在客戶企業物流方面占有更多業務,逐漸產生與醫藥企業抗衡的能力。一旦雙方合作出現問題,第三方物流企業很可能因自己強勢地位使醫藥企業原有業務失控,藥品配送、不合格藥品、滯銷藥品的處理不及時,就會導致醫藥企業上下游的客戶滿意度降低,對醫藥企業自身發展造成極大傷害。
(三)泄露企業內部信息風險。在物流外包的過程中,由于我國醫藥物流市場的不成熟以及醫藥流通體制、政策不夠健全等因素,致使整個物流外包過程難以監管控制,部分醫藥企業的內部信息很可能被泄露給競爭對手,當競爭對手掌握本醫藥企業內部運營信息后,必定會對自身業務發展造成嚴重威脅。
(四)業務管理成本上升。業務管理成本主要表現在監督成本、協調成本、集成成本這三個方面,在醫藥物流供應鏈中,實行物流外包后,企業從直接與客戶接觸到通過第三方物流間接與客戶接觸,為保障醫藥企業長期合作客戶群穩定,就必須建立與客戶之間的信息溝通反饋機制,監督外包物流服務水平,從而導致監督成本的增加;為保障外包工作有效實施,醫藥企業還是會保留物流部門以協調醫藥企業、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客戶之間關系,但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是完全獨立自主的企業,資源協調難度較大,勢必會導致協調成本增加;再有就是醫藥企業與第三方之間信息系統集成是外包過程中最大障礙,為達到更高的服務水平,有時會付出更高的集成代價。
(五)引發企業內部震蕩。隨著醫藥企業外包業務的不斷擴大,企業一方面要對原有的藥品倉儲、物流配送等部門進行資源整合,這又涉及醫藥公司內部利益再分配。當這種部門整合觸及大部分老員工利益時,就會被大多數員工反對,相關工作人員也會擔心失去原有穩定的工作,從而造成企業內部人心動蕩,直接導致醫藥企業業績下降,不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一)正確選擇第三方物流公司。醫藥企業要在明確自己物流需求的基礎上,選擇最合適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具體可以根據影響選擇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時間、質量、成本、服務、技術先進性、后勤企業文化等關鍵決策因素來評價,并應構建“第三方物流”即3PL的服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考慮醫藥物流的特殊性,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篩選得到了2個一級指標,6個二級指標,17個三級指標的第三方服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如圖4-1所示:
圖4-1 第三方物流服務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各個關鍵決策因素對潛在的第三方公司綜合評價,前期評估能力,后期評估績效,找到第三方物流與醫藥企業價值訴求重疊點,以得出醫藥企業最滿意的合作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二)加強業務管理獨立性。醫藥公司在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公司后,應加強醫藥公司業務管理的獨立性,對于業務管理要根據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作出決策,杜絕第三方公司竊取醫藥企業內部業務的管理權現象的出現,要使第三方公司的物流業務與醫藥公司的管理工作脫離,讓其無法對醫藥公司原有業務控制產生威脅。并設立動態的外包風險管理機構,負責監督外包企業的履約情況,將風險防范制度化。
(三)建立戰略聯盟關系。為了使醫藥企業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從單純的合同關系發展為相互信任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就要樹立共贏的企業合作理念,成為利潤與風險承擔共同體;要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關心對方利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風險分擔機制,并在采取行動前充分考慮自己行動可能對對方造成的影響;再就是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反饋機制,雙方企業都應積極溝通交流,并對反饋意見及時作出反應,以激發雙方企業工作積極性。
(四)引入第四方物流整合外包。相比于傳統第三方物流(3PL),第四方物流(4PL)則是“供應鏈的集成商”,在提高倉儲利用率及降低物流運輸成本基礎目標上,更加關注供應鏈物流系統有效運作。通過改進流程,提高運作效率發揮整體“外包”職能,并為醫藥企業提供技術支撐,管理咨詢服務,增值業務等,以達到減少物流外包監察、集成、協調成本,規避醫藥物流外包不確定性風險的目的。
(五)調整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企業經營中80%的危機來源于企業內部,僅有20%來自外部,因此,解決好因部門調整造成的企業內部震蕩十分重要。要將由于物流外包導致的企業內部動蕩降到最低水平,就需要認真傾聽下屬員工意見,通過了解最基層員工的真實想法和他們的利益所在,醫藥企業領導層制定相應的策略來調整人員及組織結構把企業震蕩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