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明
【摘 要】目的:探討腹腔鏡和開腹直腸癌全系膜切除術在直腸癌治療中的療效對比。方法:選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60例低位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分配原則分成兩組,對照組用開腹手術,觀察組用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術,兩組均實施保肛處理,對比兩種方案實施效果。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腸瘺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統計學有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發生腸瘺者有1例,占3.33%,而對照組患者腸瘺者有3例,占10.0%;觀察組腸瘺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6個月,兩組患者吻合口瘺、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狹窄以及吻合口處梗阻發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直腸癌患者應用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保肛治療效果顯著,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術中出血量,加快了康復速度,值得應用。
【關鍵詞】直腸癌;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保肛;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01
低位直腸癌為直腸癌的一種類型,也為常見惡性腫瘤疾病,該疾病的產生與飲食因素、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存在一定關聯性,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污染日益嚴重,該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已對我國居民形成嚴重威脅,應給予重點關注;手術治療為該疾病的常用治療方法,如何選擇手術方案成為了關鍵所在[1,2]。本文為探討低位直腸癌患者應用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保肛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60例低位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分配原則分成兩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中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36-65歲的年齡范圍,(47.21±1.24)歲的平均年齡,腫瘤分期:I期患者7例、II期患者10例、III期患者13例;觀察組中19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37-66歲的年齡范圍,(47.22±1.25)歲的平均年齡,腫瘤分期:I期患者8例、II期患者9例、III期患者13例。兩組在年齡、腫瘤分期、性別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用開腹手術,借助影像學技術對患者的病灶、大小等進行確診,然后結合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開腹手術計劃表,術前麻醉,從右側開始對乙狀結腸系膜進行分離,而后再從左側分離,直至將腸系膜血管根部完全游離出來,隨后使用血管夾將血管夾閉。直腸后游離應維持在骶骨岬水平,直至直腸骶骨筋膜。而直腸前方腸系膜分離時,男性通過兩側精囊腺達腺尖部, 女性達陰道直腸隔下方。側韌帶分離時, 以腹下神經為后方標志, 在直腸系膜側壁與盆叢之間, 完整暴露和切除遠端直腸系膜 。將所有分離的腸系膜行超聲刀切除,分離病灶周邊的組織,截斷通向病灶的血管并重建,直接切除病灶部位,沖洗腹腔,吸凈殘液,縫合切口,抗感處理。
觀察組用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術,借助影像學技術對患者的病灶、大小等進行確診,然后結合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術計劃表,術前麻醉,為患者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氣腹,壓力控制在12-14mmHg;找到合適位置,建立操作孔和觀察孔,數量依據實際情況而定,置入腹腔鏡,對患者的病灶進行再次確診,確診后,對病灶區域的組織進行鈍性分離,在分離時,直腸前壁分離及側壁分離與開腹手術基本相同。同時應注意對血管和神經的保護,阻斷通向病灶區域的血管,然后重建,完成分離后,直接將病灶部位切除,沖洗腹腔,吸凈殘液,退出設備,做好孔洞的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腸瘺發生率、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主要包括吻合口瘺、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狹窄以及吻合口處梗阻。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全部輸入SPSS19.0軟件中,將數據實施系統分析,數據的平均值用()表示,組間數據的用檢驗t值,當數據所得的P值<0.05時,表示本次研究所得數據的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情況
2.2 兩組患者腸瘺發生率對比
治療1周后,觀察組患者發生腸瘺者有1例,占3.33%,而對照組患者腸瘺者有3例 ,占10.0%;觀察組腸瘺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3 討論
低位直腸癌作為消化系統典型惡性腫瘤疾病,對患者的生命有著嚴重威脅,應及時為其對癥治療,臨床上,多選用手術直接將病灶進行切除,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針對低位直腸癌的手術方案有許多中,如何為低位直腸癌患者選擇最佳的手術方案成為了新的問題所在[4]。
通過對低位直腸癌的研究,傳統的手術方案為開腹保肛手術,該方法雖然能將病灶切除,但是,手術過程的切口較大,對患者造成的損傷高,手術中出血量較多,不利于術后的身體恢復,存在一定的弊端;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腹腔鏡技術的不斷完善,與開腹手術比較,腹腔鏡手術存在微創、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的特點。
綜上所述,低位直腸癌患者應用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保肛治療效果顯著,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術中出血量,加快了康復速度,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保肛值得低位直腸癌患者應用。
參考文獻
安崗,孫濤.腹腔鏡與開腹直腸全系膜切除術治療低位直腸癌的療效對比[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37-38.
侯賢瓊,廖康雄,魏文波,等.銳達智能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腹腔鏡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中的應用[J].嶺南現代臨床外科,2016,16(2):160-163.
張戰勝,徐東為.腹腔鏡全直腸系膜切除保肛治療低位直腸癌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3):50-51.
劉偉燦,周海潮,李朝暉.腹腔鏡保肛全直腸系膜切除術治療直腸癌的應用效果及優勢探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2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