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鋒
【摘 要】目的:探討無償獻血者獻血反應的預防及護理措施。方法:對本站2017年第四季度無償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的原因進行分析,并總結探討相應的預防及護理對策。結果:心理因素、身體素質等和無償獻血反應的發生有一定相關性,應當通過加大無償獻血宣傳力度、改善獻血環境和獻血條件、詳細了解獻血者情況等進行獻血反應的防范,而對于發生獻血反應的人員應當及時給予針對性的處理措施。結論:無償獻血者中常有發生獻血反應的情況,而通過采取針對性的預防及護理措施,能夠最大限度預防或是減輕獻血反應,促進無償獻血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無償獻血;獻血反應;預防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2
無償獻血是指為了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將自身血液無私奉獻給社會公益事業而不索取報酬的高尚行為。隨著無償獻血工作的深入開展,在獻血現場獻血反應時有發生,本站2017年第四季度2478人次無償獻血者中發生28例獻血反應,現對這些獻血反應案例作出初步分析,并總結本站長期以來處理獻血反應的預防和護理工作的經驗體會,以利于無償獻血工作的順利開展,進一步提高對獻血反應的護理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7年第四季度本站無償獻血2478人次共發生獻血反應28例,下面從職業和性別兩個方面列表如下:
1.2 原因分析
獻血反應分精神因素或神經生理反應所引起,不管哪種原因引起的獻血反應,一般可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皮膚涼、頭暈、心悸、脈搏緩慢、惡心、嘔吐、血壓下降等表現,也可伴有短暫的意識喪失,還可因過度換氣喪失過多的二氧化碳,以致發生手足痙攣。以上兩張表可以看出:28例發生獻血反應的無償獻血者,大學生19例,占67.9%,其他職工9例,占32.1%,均為初次獻血,其中男性19例,占67.9%,女性9例,占32.1%,男女比例為2:1。這可能與男性無償獻血者比女性多、心理承受力弱和疾病的耐受性差有關,一般癥狀在5min-10min內消失。
2 獻血反應預防及護理對策分析
2.1 預防
2.1.1 加強無償獻血的宣傳力度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無償獻血宣傳方式也應當多樣化,使其覆蓋面更廣,讓更多人了解到無償獻血的有關知識以及重要意義??梢酝ㄟ^媒體和廣播/電視/報紙等,特別是新媒體,如微信、qq、微博等加大無償獻血的宣傳力度,著重宣傳無償獻血救死扶傷的高尚人道主義體現;是文明社會公民的社會責任和義務,讓獻血者產生光榮自豪感,血站的宣傳冊內容應介紹血液的生理知識和獻血衛生常識,如各類血細胞代謝生理過程,獻血適量對機體無害還能刺激骨髓再生,促進新陳代謝,徹底消除血不可失的陳舊觀念。
2.1.2 改善采血場所的環境 血站外環境要有綠化,花卉盆景放置到位,有標識牌,最好有工作人員引導使獻血者進入血站有一種清爽的感覺,使精神保持放松。內環境采血室內的裝飾和布置要樸素雅致,使獻血者進入后有優雅舒適感。室內安裝空調,空氣清新,溫度適宜,空間內人員不可擁擠,人多時計劃分批進入,有巡回醫務人員隨時處理應急事件。
2.1.3 獻血者的預防 體檢崗位人員認真溝通詢問病史,應告知獻血者獻血前不能勞累,前一晚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女性月經等一系列不符合獻血條件的人群暫緩獻血。對初次獻血者應給予足夠的精神安慰,消除恐懼感。采血者應當接受嚴格的各類崗位培訓,方可授權采血。采血者應練好本領,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業務操作技術,細心選擇靜脈,根據靜脈的粗細深淺調整進針部位、角度和方法,動作熟練輕巧,做到一針見血。萬一穿刺失敗,應征得獻血者的同意,方可進行第二針的操作。
2.1.4 改善獻血體位 有條件的可采用平臥位采血椅,初獻血者或暈血暈針獻血者采取平臥位是防止獻血反應發生的最簡單最有效的預防措施[1]。對多數獻血者來說不論取坐位或是平臥位其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都能保持相對平衡,不會使血壓、心率下降而發生獻血反應[2]。而對少數HVT(直立傾斜試驗)陽性的獻血者來說,如果取坐位就會導致這種平衡失調,導致交感神經由興奮增強而最終變為興奮下降,最終導致血壓下降,心率降低而發生獻血反應[3]。
2.2 護理
發生較嚴重的獻血反應,應立即停止采血,移至空氣流通的場所,松開衣領和腰帶,保持呼吸道暢通,取頭低腳高位或平臥位,補充糖水,絕大多數均可恢復。個別意識不清者,可刺激人中穴或合谷穴。精神緊張,換氣過度導致手足痙攣或強直者,可立即叫一人來幫助以防獻血者自身損傷。同獻血者談話以轉移他的注意力,可以中止換氣過度的情況。如果獻血者嘔吐,應讓其頭部轉向一側,避免吸入的危險,給獻血者一杯水漱口,冷敷獻血者前額和頸背,注意測量血壓脈搏和呼吸并記錄,經上述處理,不能恢復者,可靜脈注射葡萄糖,再不能恢復就送醫院搶救。
3 討論
無償獻血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而近年來隨著無償獻血工作的推廣,也使得獻血人數越來越多,而獻血反應是獻血過程中較常出現的問題。對此,應當積極做好多方面的預防以及護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獻血者發生獻血反應的概率以及獻血反應對獻血者造成的不良身心影響。這對于促進無償獻血工作的順利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參
王美秋,丁喜成,劉彩.278例獻血反應與獻血體位關系觀察分析[J].中外醫療,2008,27(21):84.
田秀花,趙林園.獻血體位(坐/半臥)與獻血反應調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04,17(2):2.
孫姝麗,王美秋,高麗.青島市無償獻血者中獻血反應調查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02,15(0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