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梅
【摘 要】目的:探討25例斷指再植術患者的護理干預,制定干預措施方案。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斷指再植術患者25例,采取術前及術后心理、環境、體位、指端血液循環觀察、康復等護理干預,觀察患者斷指成活率。結果:25例患者斷指再植總成活率92%(成活率=成活例數/總例數)。結論:對斷指再植術后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包括心理、環境、體位、指端血液循環觀察、康復等多個方面的護理,可最大限度地恢復再植指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關鍵詞】斷指;再植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1
由于創傷和擠壓等原因引起手指斷開或斷離,同時周圍組織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在臨床上需要進行斷指再植,但存在在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1]。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發展,顯微鏡技術在治療中有重要的作用,在顯微鏡的幫助下,將斷裂的血管神經進行重新吻合,血液循環重新建立起來,可以達到徹底清創治療的效果,斷指再植成活率達到了73.5~97%[2]。除了需要臨床醫生的技術、縫合針線和手術器械的精細,,患者術后還需要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斷指再植的成功率和存活率,現將其護理方法及經驗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接受斷指再植術患者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齡為24~52歲,平均年齡為(34.2±6.3)歲;患者從受傷到就診間隔時間為16min~2.5H,平均時間為(74.4±6.4)min ,患者從就診到手術間隔時間為25~45min。
1.2 觀察指標
術后24-72小時內,是吻合血管出現循環危象的高發期,因此應每1-2小時觀察一次,包括皮膚的顏色、溫度、指腹張力、出血量等情況。
2 結果
12例不全離斷患者斷指再植均成活,功能恢復良好,無并發癥發生;13例完全離斷患者中1例因嚴重挫傷壞死,1例行斷指再植手術后出現血管危象行手術探查后失敗,25例患者斷指再植總成活率92%(成活率=成活例數/總例數)。
3 護理
3.1 術前護理
3.1.1 評估病情:仔細詢問病史,盡可能精確地了解患者斷指的缺血時間,一般<6H的話,可在低溫或冷藏時能夠延長時限。
3.1.2 斷指保存:在接診時注意對患者斷指進行清點和狀態檢查,將斷指清潔干凈之后進行無菌敷料操作,并及時進行包裹放入密封塑料袋,并在塑料袋上對患者的姓名、年齡等一般資料進行標記,將其存放在4 ℃ 的冰箱內進行冷藏。斷指再植術前再將斷指取出,減少組織產生的無氧代謝以及分解,使斷指缺血時間得到延長。
3.1.3 術前宣教:將多發癥狀、病癥后果、危險誘因,向患者及家屬講解。
3.2 術后護理
3.2.1 心理護理:很多斷指患者由于受傷、痛苦、擔心斷指不能接上,而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護理人員要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和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適當的溝通和交流,盡可能讓患者放松心情。從實際情況入手,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結合不同的心理狀態及時給予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
3.2.2 環境護理:保持病房空氣清新,定時通風換氣,室溫保持在22~25℃,將室溫控制在22~25℃,濕度控制在60%~70%,注意肢體保暖,避免低溫刺激而引起交感神經興奮,血管平滑肌痙攣導致血液循環障礙,進而出現組織消耗嚴重的現象,增加血管危象的發生。局部用烤燈照射(40~60W,距離50cm);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安全指導,禁止觸碰,避免出現燒傷的現象。傅育紅[3]等研究發現1例斷指再植患者出院后1個月手指壞死,經診斷因吸煙引起,嚴禁主動和被動吸煙,避免發生血管痙攣。
3.2.3 體位護理:指導患者采取絕對臥位,防止患指側受壓而對靜脈回流、動脈供血等產生影響。術后3 d尤其注意監督患者,或囑咐家屬嚴格監督患者采取臥位,手術之后7~10 d 可以允許患者下床進行適當的活動,但是禁止劇烈運動。
3.2.4 斷指及其周圍組織的觀察:加強對患者皮膚、溫度的監測,如果皮膚出現蒼白現象則提示動脈危象,如果皮膚由暗紅色轉為靜脈回流,則提示可能是靜脈危象。應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準確的判斷和評估。觀察傷口滲血情況,及時清除血痂,注意觀察敷料上血跡滲透的速度和范圍,短時間內血跡擴散較快,傷口可能有較大血管出血,應及時報告醫生,禁止擅自用手按壓或加壓包扎止血。
3.2.5 康復護理:術后康復護理要遵循循序漸進、積極主動的原則,在不影響傷口愈合的情況下,應盡早開展功能鍛煉。早期以再植指的被動鍛煉為主,理療為輔;中期以主動鍛煉為主,被動鍛煉及理療為輔;后期以主動鍛煉為主,并加大力量、功能訓練。早期功能鍛煉指導患者舒展健指的指間關節與掌指關節,目的在于提高患者身體素質,提高患者早日康復的積極性,活動時間控制再3h/d。再植指神經功能恢復前,協助患者做患指關節的被動活動和按摩,每隔3~4h活動1次,6~8次/d,每次10~20min[4]。
3 討論
對斷指再植患者進行密切觀察,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可提高再植指成活率,早期進行康復鍛煉可促進指體功能恢復。斷指再植患者術后需加強護理,護理重點是注意再植指體的血液循環情況,保持再植指的溫度,加強對指端血液循環的觀察,在出現血管危象時能夠及時通知醫師正確處理,注意無菌操作,預防感染。
本研究25例斷指再植術患者斷指再植總成活率為92%,表明本院護理方法比較有效。要制定合理的康復鍛煉計劃,與患者進行良好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協助患者建立信心,指導患者在不影響傷口愈合的情況下,開展早期功能鍛煉。患者出院后1月內,由專門的護士進行電話隨訪,提醒患者定期來門診復診,以及時了解傷口回復情況、術后功能鍛煉等情況,并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制定進一步、由針對性的康復指導,最大限度地恢復再植指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綜上所述,對斷指再植術后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包括心理、環境、體位、指端血液循環觀察、康復等多個方面的護理,可最大限度地恢復再植指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王蕾.斷指再植術患者的護理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3,23 (10): 6091-6092.
李興華,劉亞波.Hoffa骨折的治療[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11,13 (7): 620-625.
傅育紅,徐敏,朱麗萍.前臂再植術后患者早期預防手內在肌攣縮的康復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6): 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