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摘 要】目的:分析成年體檢健康人員空腹狀態下血糖水平、臨床特征,為體檢工作以及診療工作提供參考。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間進行健康體檢的成年健康者420名,基于年齡不同進行年齡分段血糖水平對比以及相同年齡段男、女性別血糖水平對比。結果:成年健康體檢者中,在性別相同的基礎上年齡越大患者空腹血糖含量值越高,在年齡段相同情況下男性空腹血糖含量值高于女性,P<0.05。結論:年齡、性別均會影響到成年健康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同時還需考慮飲食、體重等方面因素,進行提前預防性干預,降低糖尿病發生率。
【關鍵詞】成年人群體檢健康者空腹血糖水平年齡情況性別情況
【中圖分類號】R691.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2
當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人口老齡化,導致各類慢性疾病多發趨勢。糖尿病作為慢性病的典型代表,患病人數發病比例逐年遞增,病程進展中合并癥情況明顯,構成生命安全風險,降低生活質量[1]。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開始重視定期健康體檢工作,并通過體檢及時發現身體異常。糖尿病檢測中空腹血壓水平能夠在了解患者身體情況的基礎上更早的發現和治療糖尿病,降低糖尿病的發生率,提高早期治療效果。為了更好的明確成年健康體檢者的空腹血糖臨床體征,本文就420名健康人員為例,總結性別、年齡因素對空腹血糖值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對象均為接受體檢的成年健康者,時間選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總計420名。其中,男性220名,女性200名;年齡介于18-80歲之間,均值(45.50±10.32)歲;18-30歲之間60名(男性36名、女性24名),31-40歲之間56名(男性36名、女性20名),41-50歲之間64名(男性34名、女性30名),51-60歲之間66名(男性30名、女性36名),61-70歲之間70名(男性36名、女性34名),71-80歲之間104名(男性48名、女性56名);空腹血糖值介于3.9mmol/L-6.1mmol/L之間,均值(4.55±0.50)mmol/L。對此次實驗體檢者知情同意,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體檢前,要求受檢者飲食清淡,禁食10h。于受檢者空腹狀態下取抽取肘靜脈血5mL,離心機進行血液分離,分離血清于2h內進行氧化酶檢驗。另外,醫護工作人員對受檢人員進行糖尿病知識宣教,強調合理飲食、運動的重要性,幫助受檢者建立健康生活習慣,預防糖尿病發生。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對比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成年體檢健康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19.0軟件包進行420名體檢健康成年人觀察指標計算。空腹血糖值等計量指標情況均以 形式展開,進行t檢驗。相同指標結果若為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420名體檢健康成年人具體性別、年齡段空腹血糖水平情況見表1。經統計學計算,年齡越大成年人空腹血糖值越高且男性高于女性,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以高血糖為主要表現,長時間高血糖情況會誘發眼、心臟以及血管等多方面疾病、功能障礙問題,多數糖尿病患者有疲勞乏力以及肥胖等臨床表現,診治不及時情況下體重逐漸下降[2]。另外,此病需要終身治療,在增加患者自身以及家庭經濟負擔的同時,造成明顯的心理以及精神壓力。糖尿病患病率逐年遞增,是常見性慢性疾病代表,定期健康體檢可以及時發現身體異常,并盡早預防、治療。空腹血糖是檢測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關鍵指標,通過早期預防、治療降低了終身治療帶來的經濟負擔以及患者生活、身體壓力。另外,相關資料指出,肥胖、吸煙、高脂飲食、高脂血癥、高血壓人群是糖尿病易患人群[3]。所以,針對糖尿病高危人群,需通過普及糖尿病相關知識、危害性,幫助患者建立疾病客觀認識,并更好的規范其生活、飲食、運動,降低糖尿病發生率[4]。
實驗結果指出,男性空腹血糖量明顯高于女性,這和男性3高疾病多發、吸煙史、過度肥胖等因素有關。年齡越大人群空腹血糖量越高,尤其是40歲以上年齡段人群,這和年齡增長過程中器官代謝緩慢、功能衰退有關。所以,需注重誘發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以及糖尿病高危患者,規范日常生活、飲食,提高機體抵抗力,降低糖尿病的發生概率。和韓霞研究結果有一致性,男性受檢者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女性,相同性別受檢者中年齡越高受檢者空腹血糖水平越高,P<0.05[5]。
綜上所述,糖尿病呈臨床多發趨勢,定期的健康體檢為患者疾病的預防以及盡早診治提供了參考價值。另外,糖尿病誘發因素較多且各個年齡段、性別在空腹血糖方面表現有明顯差異性,需重視空腹血糖檢查,具有經濟、快捷、有效、操作簡單等價值。
參考文獻
吳洽冬.成年體檢健康者空腹血糖水平臨床特征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8):178,181.
白賀瑩,楊威,劉睿龍等.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1):68-70.
陳剛,曲建華,吳建榮等.體檢人群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與空腹血糖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6,39(12):1515-1517,1522.
竇金利,李世霞,蔚璽等.2004至2012年天津市區健康查體人群空腹血糖水平變化趨勢及相關因素[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6,8(5):289-293.
韓霞.成人體檢健康者空腹血糖水平臨床特征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3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