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巖 王俊飛 劉岱
【摘 要】目的:研究5S精益管理在醫院安全管理中作用。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法,醫院實行5S精益管理前后,上報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進行綜合分析。結果:醫院實施5S精益管理,對比2016年及2017年兩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計數資料間存在統計學差異,在總體出院患者增多的情況下,2017年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上報比例較2016年下降了1%。結論:5S精益管理應用于醫院的安全管理中,對保障醫療安全有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5S精益管理;醫院安全管理;醫療安全不良事件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3--02
安全和健康是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醫院的安全管理貫穿整個診療過程,已逐步成為醫院管理的核心內容;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醫院安全管理的重新定位,日益加劇市場競爭,使醫院安全管理面臨著各種挑戰,為此我們將成功的制造業管理經驗“5S精益管理”引入醫院的安全管理中,以期實現醫院安全管理的時效性、有序性以及標準化,以此服務于民、便利與民、安全與民。本研究對我院2016年上報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發生原因進行綜合分析,并根據現狀采取5S精益管理,評價研究新的管理模式在醫院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以院內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為研究對象,對全院辦公環境、醫療現場、施工現場、設施設備現場狀態、道理交通、消防治安中隱患發生情況進行前后兩個階段的調查,除管理 方法不同之外,醫院的各個部門的人員構成、數量及開展的醫療服務等一般情況均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采取回顧性分析法,將5S精益管理引入醫院安全管理前后年度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SPSS軟件對兩組計數資料,2016年度醫療安全不良事件873例和2017年度醫療安全不良事件629例,進行統計描述。
2 結果
2.1 5S精益管理引入醫院安全管理前后年度兩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計數資料具有統計學差異。
2.2 我院醫療安全不良事件分為醫療、護理、藥品、院感、器械、設備設施、職業傷害、輸血、信息、治安消防、工程、行政事件12個類別,全方位的監控醫院的安全管理情況
2.3 2017年醫院從各層面引入5S精益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2.4.1 分析流程規劃路線。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全流程路線繪制面條圖,科學規劃有序路線,全流程色彩目視化地標、路標管理,有效減少“折返跑”及“沖突點”的線路浪費及人流擁擠的不安全因素;緊急情況安全逃生線路墻標及地標目視化管理,加強緊急事件安全管理。建立物流通道,標識清晰,與人流路線分開,醫療廢物安全處置,謹防醫療垃圾污染。同時保證各通道監控信息流通暢,及時處置流通不暢的情況。
2.4.2 基礎設施三定管理,重要設施及施工設施四定管理。設施定置、定位、定量管理;對重要設施實行定置、定位、定量、定人管理,全部設施執行全員維護,各類參數設置紅色報警線安全警戒管理,便于巡檢人員及時發現危險隱患,同時建立重要設施安全巡檢臺賬,便于監督及考核,從而不斷提高各類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
2.4.3 設備全員維護。所有設備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廠家定期安全維護制度、醫學工程科定期巡檢制度。對不重要的設備實行事后維修,對重要設備實行預防維修,同時在修理中對設備進行改善維修,設備購買選型或自行開發設備時則注重設備的維修性(維修預防),從而減少停機維修及緊急維修事件帶來的不良安全隱患。
2.4.4 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臺賬。臺賬包括藥品明細、庫存量、庫位號碼,采取雙人雙管,為危化品涉及紅色指示牌,實現一目了然的目視化管理效果;加強防火及防盜管理,設置一鍵式報警裝置,制定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2.4.5 藥品耗材看板化管理。制定庫存量看板,按照最小下限設定正常、緊缺、嚴重緊缺三種狀態綠、黃、紅顏色看板,及藥品效期綠、黃、紅警示管理,提高工作安全效率,減少醫療藥品耗材失效及短缺給患者帶來的不安全因素。
2.4.6 靜脈用藥平準化拉動配置。每天下午將第二天的靜脈用藥信息通過院內網絡傳輸給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中心根據患者需要提前進行藥師核準及擺藥,嚴格三查七對,并按需拉動配置流程及批次,實現小批量平準化靜脈用藥供應,滿足患者不同時段及緩急的安全用藥。
2.5 計數資料
進行2檢驗,P0.05,在=0.05檢驗水準下,2016年及2017年度兩組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討論
5S精益管理是指以整理、整頓、清潔、清掃及素養為現場管理基礎,以流程優化的精益管理方法,目的是讓工作場所的工具擺放有序,提高工作安全級,降低醫療照護的差錯隱患,減少文件夾、文件及單據的數量,擴大工作現場的使用空間,減少遺漏和送錯的失誤,創造環境清潔明朗,道路通暢有序,消防標識準確、設備設施定置定位安全維護、危化品臺賬清晰、藥品及時安全使用及標準化安全操作,營造和諧安全的工作環境及就醫體驗。
1.醫院的安全管理涉及患者及員工從入院到出院的全過程,絕不僅僅是醫療護理安全,近年來藥品、器械、人員成為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傳統的醫院安全管理模式從個人行為及事后補救上下功夫,忽略了管理在事前預防的關鍵作用,預防安全事件,防止錯誤反復發生,才是醫院安全管理的核心要素。
2.醫院安全管理模式已經由經驗粗放式的管理,向精益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國內外醫療行業的精益管理實踐,激勵我們不斷創新發展,在醫療環境日益緊張的當下,敦促我們在醫院安全管理的路上不懈努力,促進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事業的不斷完善發展。
參考文獻
楊可心.淺談我院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的規范化管理[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8(01):38-39.
秦連英,鄧清軍,蔡云剛.PDCA循環在醫療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5):293-294.
楊愛龍.研究醫療安全(不良)事件標準化管理的模式[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93):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