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成明
摘 要:時代的發展伴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與發展,特別是對于工程施工來說,由于信息化網絡以及電子技術的普及與推廣,勘察與施工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改良與創新,特別是對于巖土勘察工作來說,本身具有重要的價值,此外,工作的復雜程度也是其他工作無法比擬的,而且勘察的效果往往決定了工程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作為施工企業來說,應對重視對施工區域的環境條件、地理條件以及氣候情況進行把控,特別是對施工環境進行有效處理,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果。
關鍵詞:城市建筑工程;巖土勘察;施工處理技術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8.074
0 引言
隨著城市化改革與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工程施工行業也被作為關聯性的行業得到了同步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建筑效率的同步提升與工程施工量的逐步加大,對于城市建筑工程來說,應當更加重視對于工程細節的把控,從而保證施工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同時注重對于施工環節的有效處理。而就此,筆者將通過本文,就城市建筑工程中巖土勘察和施工處理技術方面入手,將展開積極的研究與分析。
1 城市工程項目的特征
(1)地域化。城市工程的施工本質就是針對城市建筑進行多種施工,施工的環境都是基于地區的土質環境,由于地域的差異性,導致巖土的特點及穩定性存在差異性,因而對于建筑工程來說,無論是在施工的標準、施工的手段以及施工的規劃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而對于巖土工程項目來說,往往存在地域化的特征。
(2)潛在性。對于多數城市工程來說,一般主要涵蓋樁基、地基、地下以及墻面施工環節,無論是何種環節,都存在潛在性,也難以得到監理與管控。特別是在施工流程出現意外或者隱患,都很難察覺,更談不上及時采取科學的處理方案了,即便是及時發現,往往需要一定的周期進行核實,這也導致重要問題處理存在延期性。
(3)依附性。對于城市工程來說,工藝過于繁瑣,涉及的技術寬泛,因而對于施工人員以及規劃人員的職業素養與專業素養具有嚴苛的要求,這也導致整體工程施工過于依附于施工人員的職業素養與專業技術水平。
(4)不定性。巖土工程的不定性主要表現為巖土特點的不定性,特別是巖土土質會因為施工導致穩定性下降,因而施工的安全性也是不定的,特別是無法在勘察或者施工前精確了解到巖土的結構情況以及質變情況,因而要保證施工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僅僅只能通過降低這種不定性對施工流程以及質量帶來的不利效果[1]。
2 城市工程項目勘察及施工存在的不足
(1)規劃流程不夠科學。對于當下來說,巖土工程項目施工規劃流程缺乏相應的科學性,特別是對于勘察工作環節的規劃,往往未能按照工程所在的環境、土質以及條件情況進行科學施工規劃,而且未能細致完成巖土勘察。另外,針對勘察點位的制定未能根據施工的規則,這也導致施工流程無法達到施工預期的目標,施工隱患事故出現成為常態。
(2)技術設施未能更替。對于施工技術來說,更替與改革是為了最大程度提升施工的效率,降低施工的工程量與復雜程度,而一些施工企業出于成本考慮,對于施工技術以及設施依然沿用數年前甚至數十年前的舊有技術,導致技術難以滿足當代時代的需求,而且設備與技術往往很難達到預期的目標,施工往往缺乏創造性與改革性,導致施工效率與效果都很難得到提升與發展。
(3)施工人員素養不足。對于國內多數建筑施工人員來說,文化程度低,職業素養不足、技術能力不足以及安全意識缺乏往往是整個群體表現出來的普遍特征,雖然目前有一部分大學生已經加入到這一群體中,但是依然無法改變或者提升整體的職業素養與技術能力,而且多數人員往往缺乏責任意識,重視施工流程,輕視勘察流程,從而導致勘察工作馬虎應付,勘察精確度不足,施工效果受限 [2]。
3 勘察及施工的技術改革方向
(1)注重施工人員的崗前培訓。對于城市工程項目施工人員崗前培訓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他們的職業素質以及責任意識,一般培訓的重點也需要側重于兩個角度進行拓展,其一,注重專業能力培訓,要求施工人員不但需要了解施工的實踐操作規則以及流程,同時還需要對整個工程的施工環節都具有一定的認知與洞悉,從而保證從各個細節上去把控工程的質量與施工的效率;其二,提升責任意識水平,需要對每個施工人員落實個人責任,所有人各司其職,不逾越,不推卸,保證整個工程施工都能夠體現出相應的規范性與科學性。
(2)加快優秀技術設施的引入。要保證城市工程項目的工藝水平與技術水平,應當不斷加快優秀技術設施的引入,特別是主動引入一些國內或者國際優秀的勘察施工設施與技術,保證勘察施工的科學性、準確性,從而保證施工能夠達到建筑工程需求,應適應市場的需求以及城市發展的需求。此外,需要鼓勵施工技術的創新與改革,注重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育與引入,從而保證施工工藝與效果都能夠不斷與時俱進,追隨時代發展的步伐[3]。
(3)做好人員監管的科學規劃。城市工程項目施工要提升安全性與可靠性,則應當優先做好人才監管的科學規劃,特別是施工人員突然察覺施工技術不達標或者工藝水平不足,應當盡早進行施工處理與補救,特別是注重對在崗施工人員的安全培訓與技術普及,此外,還需要重視對工程建筑市場的整體管控與監督,從而保證消費者與投資方能夠獲得一定的權益,降低因為施工處理不當、工程技術問題以及施工工藝缺陷導致的糾紛矛盾事故的發生概率[4]。
4 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城市建筑工程來說,巖土的勘察是至關重要的準備環節,勘察的情況往往關系到后期施工的科學規劃,此外,施工處理技術的效果也是影響整個工程質量的關鍵,因而兩個流程也被視為城市建筑工程施工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而促進相關的技術改革,應當從注重施工人員的崗前培訓、加快優秀技術設施的引入以及做好人員監管的科學規劃等幾個方面入手。
參考文獻:
[1]韓亞明.探討巖土工程勘察中常見技術問題及對策[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6,10(10):51-53.
[2]鄭偉.淺議建筑工程的巖土勘察及地基處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8(16):231-232.
[3]邵宏偉.城市建筑工程中巖土勘察和施工處理技術[J].黑龍江科學,2017,07(07):17-18.
[4]粱業永,黃康.探析巖土勘察和施工處理技術在城市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建筑與裝飾,2015,10(10):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