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琦
摘 要: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以及發展江海聯運促進海運業健康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兩大重大戰略決策。本項目線路通過江海直達的方式將進口煤炭運輸至江西九江,轉換以往“海進江”的層層中轉模式,為后續江海聯運工作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江海聯運;煤炭;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U651 文獻標志碼:A
1 項目前景
江海聯運是一種具有可持續發展優勢的運輸方式,與傳統“海進江”運輸方式相比,無須中轉環節,可降低損耗、提高運輸效率,發揮出長江黃金水道運量大、單位能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優勢,必將成為今后我國國內水路運輸發展的新方向。2017年4月,交通運輸部發布《關于推進特定航線江海直達運輸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長江經濟帶江海直達運輸法規規范和管理制度,基本形成長江和長三角地區至寧波—舟山港和上海港洋山港區江海直達運輸系統,水路集疏運比重進一步提升,江海直達運輸經濟社會效益得到顯現。
江西省每年要從外省調運大量煤炭資源,近年來在長江航道整治、沿江大型煤炭中轉基地建設、北煤南運鐵路能力飽和及川渝貴煤炭限制外調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海進江”煤炭成為江西煤炭調入的重要方式,本文就江西煤炭進口采用江海聯運的方式進行探討。
2 發展意義
發展江海聯運直達航線有利于在長江沿線形成集約化、規模化、便捷化的江海聯運新的物流模式,改變物流轉運流程、降低運輸綜合成本、不僅有利于企業降耗創利,也有利于提升綠色航運水平及運輸安全性,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綜合效益。
3 長江散貨運輸發展現狀
干散貨船是長江運輸主力船型,占長江船舶總運力85%左右,承擔著長江干線煤炭、金屬礦石、鋼鐵、非金屬礦石、礦建材料、化工原料等物品運輸工作。長江航道通航船舶主要受橋梁通航凈空高度以及航道水深兩個因素影響,航道分段性明顯,通航條件不一,目前南京上游一般允許通航5000t級海輪或江海輪,南京下游一般可通航5萬t級船舶。
4 運輸方案
江西兼有長江黃金水道和南北、東西鐵路大動脈之利,煤炭鐵路直達、海鐵聯運、“海進江”等方式同時并存,調運方式復雜多樣。鐵路直達有蒙華鐵路,起于鄂爾多斯境內浩勒報吉南站,途經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終點是江西吉安,海鐵聯運通過北方港口下水煤和進口煤海運至寧波舟山港、溫州港,經浙贛線運達上饒、鷹潭等贛東地區,或通過福建沿海港口進入贛南地區。“海進江”由北方港口下水煤經長江南京以下港口中轉至九江港,或采用進口煤的江海直達線路。本線路為進口煤炭從澳大利亞通過海輪海運至舟山六橫中轉基地,經過江海聯運船舶直接運至江西九江碼頭,如圖1所示。
5 影響因素
(1)船型探討
海船由于船舶吃水和過橋高度的限制不能開到內河的縱深港口去,而江船由于船舶穩定性和設備配置等原因不能出海。因此江海聯運船舶除要滿足海船的要求外,還要具備吃水較淺,能使船舶通過長江枯水期的淺水區、操縱靈活、能在長江洪水期頂水航行等特點。因而研發江海通達新船型成為江海聯運的關鍵。
目前在舟山——馬鞍山2萬t級散貨船的研究基礎上,考慮長江中下游航道條件,本項目舟山—九江江海直達船型擬采用1.2萬t級散貨船,船舶總長135m,型寬24m,型深8.80m,滿載吃水6.0m。
(2)運輸成本分析
江海聯運:經過詢價,單艘1.2萬t級“海進江”船舶造價為3980萬元,估算單航次往返航次時間6.5天,裝卸貨及其他因素停泊時間共5天左右,單航次時間10.5天,年航次數為30航次。單航次貨運量按照1.1萬t計,年貨運量33萬t。未來盈虧平衡運價約在在45.5元/t。經進一步測算,進口煤炭于六橫中轉費用為17.50元/t,六橫至九江江海聯運船舶運輸成本價約為45.5元/t,九江港上岸費16元/t,運費總計為79元/t。
北方港口下水煤:據相關資料分析,秦皇島至江陰海運費用33元/t,江陰港中轉費用為8元/t,江陰至九江內河運費為18元/t,九江港上岸費為16元/t,運費總計為75元/t。
蒙華鐵路:據估算,距吉安的運輸距離約為1800km,根據相關收費標準查詢,運費約為340元/t。
綜合上述分析,進口煤江海直達、國內北方港口下水煤中轉、蒙華鐵路三者相比,運輸成本上蒙華鐵路較高,進口煤比北方港下水煤略高。同時綜合進口煤、國內北方港下水煤、鄂爾多斯貨源價格(近年市場波動較大,具體可查詢近年澳大利亞煤炭離岸價格、澳大利亞—舟山的國際運價、北方港煤炭掛牌價及鄂爾多斯煤炭掛牌價),綜合比較,采用江海直達線路總成本仍舊保持較低水準,項目仍有可觀的盈利空間。
(3)市場及貨源保證
江西省能源生產結構較為單一,以煤炭為主,省內煤炭資源貧乏,用煤大量依靠省外進口,煤炭對外依存度逐年攀升。煤炭能源消費結構主要集中在電力、冶煉、建材產業,以電力和冶煉為主。因此,江西煤炭市場需求旺盛,發展前景良好,市場需求能有較好保證。
貨源的保證是發展江海聯運的基礎條件。從國外煤炭進口必須穩定供貨,一旦發生缺貨、斷貨等情況,將對整個項目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同時本項目采用專為江海聯運打造的船舶,其造價高昂、維修保養與日常營運成本相對較高,與一般江船和海船相比,運輸成本性價比低。因此一旦貨源出現缺口,勢必會導致不同程度的虧損。因此在市場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必須積極展開與國外貨源基地的多樣合作,盡量保證貨物的穩定供應。
結論
(1)江海聯運符合國家水運行業未來發展的大方向,也是對“一帶一路”發展的重要響應。
(2)本線路形成新的物流模式,降低運輸成本,市場前景廣闊,應積極開展進一步的細致研究,早日實現通江達海。
(3)長江內河航道各段深淺不一,航運條件差異明顯,建議江海直達船舶應根據實際航線情況“定線定制”,以此保證最大的運輸效益。
(4)考慮煤炭“海進江”同時,應積極探索回程貨運,可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
參考文獻
[1]葉俊.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的探討[J].觀察管理,2015(31):31-32,35.
[2]鄒禮榮.長江江海直達運輸的發展現狀和船型分析[J].中國水運,2017(4):33-34,37.
[3]李艷松,牛長勇.長江中下游江海直達運輸的現狀及發展前景[J].商品儲運與養護,2008(5):46-47.
[4]葉紅玲.加快江海直達運輸 提升長江航運經濟效益[J].中國水運,2017(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