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蘭霞
(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牛初乳通常是指母牛分娩后7天內所分泌的乳汁[1]。現代科學研究證實,牛初乳是自然界免疫因子最為富集的生物資源[2],其天然含有大量具不同生理活性的功能性組分[3],主要分為生長因子和免疫因子兩大類。免疫球蛋白是牛初乳中最引人注目的免疫因子,按抗原性不同可分為五類:IgG、IgA、IgM、IgE和IgD[4],其中最主要的免疫因子是含量很高,具有抗原結合特性的IgG。IgG能夠結合、凝集抗原,具有中和毒素和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的作用,是母體向幼崽傳遞特異性免疫力的主要載體[5]。國內外很多的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IgG對犢牛和人體的免疫功能有影響。如Gutzwiller對初生小牛腹瀉情況的研究表明,從出生第二天開始用添加初乳成分的牛乳喂養小牛,能有效防止新生牛腹瀉的發生[6]。Sugisawa等[7]發現,牛初乳能促進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細胞發揮吞噬作用,而且這種激活作用是對初乳濃度和其中IgG濃度依賴的,提示牛初乳能強烈激活中性粒細胞的吞噬作用,從而在新生兒的非特異性免疫過程中發揮一定的促進作用。
本研究對一款奶片產品進行動物功能性試驗,其IgG含量達到8%,以驗證該產品對機體免疫力功能的影響。
市售牛初乳粉產品,樣品為乳黃色粉末,牛初乳粉的應用的氣味。
SPF級ICR小白鼠:遼寧長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選擇健康雌性小鼠,體重18~22 g,共分為5組,分別進行ConA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實驗和NK細胞活性測定;進行遲發型變態反應實驗;進行半數溶血值(HC50)測定和抗體生成細胞檢測;進行碳廓清實驗及動物臟/體比值測定;進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試驗。
市售牛初乳粉產品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為10%,推薦量每人每日1袋,每袋1 g,含有效成分免疫球蛋白IgG為0.1 g,如成人體重以60 kg計,則相當于0.001 7 g/kg.BW。小鼠的等效劑量為人體推薦量的10倍,即每日0.017 g/kg.BW(中劑量),高、低各設一個劑量組,即0.051 g/kg.BW(高劑量,是人體推薦量的30倍)和0.008 g/kg.BW(低劑量,是人體推薦量的5倍),并設蒸餾水為對照組。每組動物則按體重的2%灌胃容積進行灌胃,各實驗組的溶劑均為蒸餾水,連續灌胃30天后測各項免疫指標。
動物天平、離心機、分析天平、顯微鏡、722分光光度計、二氧化碳培養箱和酶標儀等。
無菌手術器械、微量注射器(25 μL)、血色素吸管、游標卡尺(精密度0.01 mm)、24孔培養板等。
綿羊紅細胞(SRBC)、雞紅細胞、Hank’s液(pH7.2~7.4)、RPMI 1640培養液、小牛血清、印度墨汁、氧化型輔酶I、Giemsa染液、0.2 mol/L的Tris-HCl緩沖液(pH8.2)、青霉素和鏈霉素等。
依據《保健食品功能學評價程序和檢驗方法》2003版[8]對增強免疫力功能試驗項目的要求,分別進行遲發型變態反應(足跖增厚法)(DTH)、ConA誘導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試驗(MTT法)、抗體生成細胞檢測(Jerne 改良玻片法)、半數溶血值(HC50)的測定、小鼠碳廓清實驗、臟器/體重比值測定、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實驗(半體內法)、NK細胞活性測定(乳酸膠氫酶LDH測定法)。
用SPSS分析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小鼠給予牛初乳粉30天后對小鼠體重的影響見表1。

表1 牛初乳粉對小鼠體重的影響表
由表1結果可見,各劑量組受試動物的初始體重和終末體重與對照組相比較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在此實驗條件下牛初乳粉對小鼠體重的增長沒有影響。
經口給予小鼠牛初乳粉30天后,結果對臟器/體重比值的影響見表2。

表2 牛初乳粉對小鼠臟器/體重比值的影響表
由表2可知,給予小鼠不同劑量的牛初乳粉30天,其脾臟/體重比值和胸腺/體重比值在低、中、高劑量組與對照組間比較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牛初乳粉對小鼠的臟器/體重比值無影響。
經口給予小鼠牛初乳粉30天,結果對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影響見表3。

表3 牛初乳粉對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的影響表
由表3可知,給予不同劑量的牛初乳粉30天,經統計學數據分析處理,各劑量組的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功能與對照組比較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牛初乳粉不能增強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功能。
經口給予小鼠牛初乳粉30天后,結果對小鼠遲發型變態反應(DTH)的影響見表4。

表4 牛初乳粉對小鼠遲發型變態反應(DTH)的影響表
由表4可知,給予小鼠不同劑量的牛初乳粉30天,經統計學數據分析處理,其足跖腫脹度(足跖厚度)在注射SRBC前后差值,高、中、低劑量組與對照組間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牛初乳粉能增強小鼠的遲發型變態反應。
經口給予小鼠牛初乳粉30天后,結果對小鼠抗體生成細胞的影響見表5。

表5 牛初乳粉對小鼠抗體生成細胞的影響表(X±SD)
由表5可知,給予不同劑量的牛初乳粉30天,經統計學數據分析處理,各劑量組的小鼠抗體生成細胞與對照組間比較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牛初乳粉不能增強小鼠抗體生成細胞功能。
經口給予小鼠牛初乳粉30天后,結果對小鼠半數溶血值(HC50)的影響見表6。
由表6可知,給予小鼠不同劑量的牛初乳粉30天,經統計學數據分析處理,高、中、低劑量組的半數溶血值(HC50)與對照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牛初乳粉能提高小鼠半數溶血值(HC50)。

表6 牛初乳粉對小鼠半數溶血值(HC50)的影響表
經口給予小鼠牛初乳粉30天后,結果對小鼠碳廓清能力的影響見表7。

表7 牛初乳粉對小鼠碳廓清功能的影響表
由表7可知,給予小鼠不同劑量的牛初乳粉30天,經統計學數據分析處理,高、中、低劑量組吞噬指數與對照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表明牛初乳粉能夠增加小鼠的碳廓清功能。
經口給予小鼠牛初乳粉30天后,結果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的影響見表8。

表8 牛初乳粉對小鼠巨噬細胞吞噬紅細胞的影響表
由表8可見,給予小鼠不同劑量的牛初乳粉30天,經統計學數據分析處理,高、中、低劑量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與對照組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牛初乳粉能夠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經口給予小鼠牛初乳粉30天后,結果對小鼠NK細胞活性的影響見表9。

表9 牛初乳粉對小鼠NK細胞活性的影響表(X±SD)
由表9可知,給予小鼠不同劑量的牛初乳粉30天,經統計學數據分析,高、中、低劑量組NK細胞活性與對照組相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牛初乳粉能夠增強小鼠NK細胞的活性。
經口經予小鼠不同劑量的牛初乳粉30天,進行了四類檢驗共計7項試驗,即細胞免疫功能(小鼠脾淋巴細胞轉化實驗和遲發型變態反應)、體液免疫功能(抗體生成細胞檢測和半數溶血值HC50的測定)、單核-巨噬細胞功能(小鼠碳廓清實驗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雞紅細胞實驗)以及NK細胞活性測定。結果表明該牛初乳粉可明顯增強小鼠的遲發型變態反應,提高小鼠的半數溶血值(HC50),增加小鼠的碳廓清功能,增強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和NK細胞的活性。由此可見,該牛初乳粉可增強細胞免疫功能、體液免疫功能、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NK細胞活性,即該牛初乳粉具有增強免疫力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