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 夢,楊穗珊,林寶英
(海南省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海南 海口 571700)
沙門氏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為革蘭氏陰性桿菌,無莢膜和芽孢,屬于腸桿菌科[1]。在中國,每年由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所有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70%~80%,由于沙門氏菌菌體溶解時,細胞壁能夠釋放出脂多糖,從而形成內毒素[2-3],如果食用了污染了沙門氏菌的食物,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細菌會從腸道侵入血液而遍布全身,引起某些神經癥狀以及肝、腎和心臟病變或至死亡[4-5]。因此,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檢測工作中,對沙門氏菌的檢測意義重大。
本實驗室參加此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的能力考核,結合這幾年微生物檢驗的經驗,能夠分析本次沙門氏菌能力驗證試驗中出現的問題,尋找出解決方案,為以后的檢驗檢測工作提供必要的參考。
3份考核樣品,編號為CODE0375、CODE0770、CODE0766,每份樣品為一塊瓶裝巧克力,裝量約為10g,采用玻璃瓶包裝。
緩沖蛋白胨水(BPW)、四硫磺酸鈉煌綠(TTB)增菌液、亞硒酸鹽胱氨酸(SC)增菌液、亞硫酸鉍(BS)瓊脂、木糖賴氨酸脫氧膽鹽(XLD)瓊脂、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三糖鐵(TSI)瓊脂、營養瓊脂、Swarm瓊脂、半固體培養基、沙門氏菌生化鑒定試劑盒(廣州環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VIDAS沙門氏菌(SLM)試劑條,VITEK2革蘭氏陰性細菌鑒定卡(法國梅里埃公司)、沙門氏菌陽性菌株鼠傷寒沙門氏菌(ATCC14028)以及沙門氏菌屬診斷血清(寧波天潤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丹麥SSI公司)。
按照考核方的作業指導書中的要求處理樣品。樣品處理好以后,依據GB 4789.4-2016《食品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 沙門氏菌檢驗》[6]進行實驗,得到疑似純菌落后進行血清分型。全自動熒光免疫分析系統(MINI VIDAS)和全自動微生物生化鑒定系統(VITEK2)作為實驗輔助儀器進行篩選和鑒定,得出實驗結果后報告。
1.3.1 樣品的前處理
在生物安全柜內進行,需要準備90 mL預熱至45 ℃的BPW:首先將滅菌的BPW加入檢樣瓶中,待巧克力融化后再加入無菌均質袋中。取20 mL滅菌的BPW清洗檢樣瓶,將洗液加入均質袋內,再取20 mL滅菌BPW重復清洗一次,最后向均質袋內加入30 mL滅菌BPW,充分均質混勻,制成1∶10稀釋液。依此方法,分別對3件樣品進行前處理。將編好號的BPW增菌液、陽性對照、空白對照一同放入36 ℃培養箱中18 h。
1.3.2 增菌培養
在10 mL TTB 和10 mL SC內,分別轉接1 mL BPW培養物,并分別放入(42±1)℃培養箱和36 ℃培養箱中培養24 h。同時取0.5 mL滅活的BPW增菌液加入到沙門氏菌(SLM)試劑條中,按操作說明書進行操作。
1.3.3 選擇性分離
將TTB、SC增菌液接種到XLD瓊脂平板、BS瓊脂平板和沙門顯色培養基上,放入36 ℃培養箱中,BS瓊脂平板培養48 h,XLD瓊脂平板和沙門顯色培養基培養24 h。培養結束后,觀察平板上的菌落特征,判定有無可疑菌落生長。
1.3.4 生化鑒定實驗
在每個平板上選取3個疑似菌落,接種于三糖鐵(TSI)斜面上,同時接種到營養瓊脂平板上進行純化,36 ℃培養箱中培養24 h。將純化后的菌落用沙門氏菌生化鑒定試劑盒和VITEK2鑒定。
1.3.5 血清學鑒定
先檢查培養物是否有會自凝,在玻片上滴一滴生理鹽水,將菌落涂在水滴中,等待30~60 s后,若出現菌體凝集,則有自凝性。沒有自凝現象的菌落才做血清學鑒定。
(1)O抗原鑒定。O抗原可與相應抗體呈顆粒狀反應。挑取一環待測菌涂在玻片的兩個區域內,分別滴加A~F多價O血清和生理鹽水各一滴,將混合液混勻等待1 min后,觀察是否有凝集現象。被多價O血清凝集后,按照沙門氏菌屬診斷血清說明書中的要求依次凝集OMA、OMB、OMC、OMD,來判定O群。隨后繼續做H抗原凝集實驗。H抗原與對應抗體凝集后呈絮狀,大多數沙門氏菌的H抗原有兩相。如果遇到H相不凝集時,應該先恢復動力。如果恢復動力后還不能凝集,則需誘導后再做。
(2)動力恢復試驗。取疑似菌落,接種到半固體瓊脂上,取菌落最邊緣的部分進行凝集試驗。
(3)平板誘導法。加入1~2滴已凝集的誘導血清至Swarm培養基中,混合均勻,將待凝集菌株接種到板中央,36 ℃培養箱中培養12 h。挑取菌落最邊緣的部位進行H相鑒定。
MINI VIDAS的檢測結果為陽性對照鼠傷寒沙門 氏 菌(ATCC14208)、CODE0375、CODE0770、CODE0766均為沙門氏菌陽性(見表1)。

表1 MINI VIDAS檢測結果表
增菌劃線分離后,平板觀察結果,編號為CODE0375、CODE0770、CODE0766的培養基平板上均出現可疑菌落特征。各平板上菌落特征結果見表2。

表2 選擇性培養基上的菌落特征表
將純化后的菌落進行生化實驗和VITEK2鑒定,結果均與沙門氏菌屬生化特性一致,詳細結果見表3。

表3 生化實驗和VITEK2鑒定結果表
參照GB 4789.4-2016中血清學分型鑒定要求對CODE0375、CODE0770、CODE0766三個樣品進行血清分型,結果見表4。

表4 血清分型結果表
能力驗證是保證實驗室檢測結果質量的一種必要手段。各個實驗室參與能力驗證,可了解承檢實驗室的檢測能力,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從而提高各個實驗室的檢測水平,確保檢測質量[7-8]。各個實驗室通過參加能力驗證,可以發現自身在檢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進和糾正[9]。
此次能力驗證本實驗室除了按照GB 4789.4-2016規定的方法鑒定以外,還運用了全自動熒光免疫分析結果(MINI VIDAS)作為輔助,對樣品進行初篩。MINI VIDAS可以直接使用增菌液上機檢測,避免人工檢測過程中造成假陰性,可與傳統方法相互補充,防止漏檢[10]。在本次實驗中,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采用了國產寧波天潤和丹麥SSI公司兩種品牌的血清相互驗證[11]。沙門顯色培養基對沙門氏菌屬有很高的特異性,對沙門菌種的分離和判定都有很大的幫助,對一些與沙門氏菌很相似的變形桿菌都能夠很直觀地區分開[12-13]。
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所有試劑進行驗收,驗收合格以后才能使用。按照GB4789.28-2013《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培養基和試劑的質量要求》來進行驗收[14]。目前食品微生物的檢驗方法有傳統檢驗方法,免疫學法和分子生物學檢測法三種。這三種方法各有優點,在檢驗工作中可相互補充和輔佐,以提高檢驗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