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
《小王子》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名著,很多人都在這本書里讀出了童年消失的感慨,讀出被成人世界忽視的心靈的力量、真摯的情感以及純真的美好。
如果人們換一個視角來看這個故事,會從小王子看似荒誕離奇的經歷中,看到一個人心靈成長的軌跡。這是一段重新發現自我、重新建構自我的旅程。
小王子離開B612星球,正是對那朵玫瑰的逃離,按照道理來說,此刻的他應該感到高興,他可以認識到更多的玫瑰,他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然而,他的心情卻是“非常不幸”,這不禁讓人們困惑。
小王子說:“我自以為擁有一朵獨一無二的花兒,所以很富有,其實我擁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玫瑰。這朵花兒,再加上我那三座跟膝蓋一般高的火山,其中一座搞不好還永遠熄滅了,我不會因為這些就成為一個非常偉大的王子。”小王子之所以痛苦,是因為之前他所認定的自己,在遇到這五千朵玫瑰時徹底瓦解了。
在遇到玫瑰花之前,小王子每天只是在重復著同樣的事情——清掃火山,拔掉猴面包樹的芽。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樣的生活是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可言的。
直到有一天,一朵玫瑰出現在他的生活中,他愛上了這朵美麗的玫瑰,盡心為它澆水、捉蟲,為它遮風避雨,傾聽它的吹噓和炫耀。此時的小王子才體會到自己的存在,體會到生活的意義和價值,因為他擁有世上獨一無二的珍寶--一朵美麗的玫瑰,也因此,他是幸運的,甚至是偉大的小王子。
在漫游的旅途中,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在那些人面前,他并沒有自慚形穢,而是從他們身上反觀自己的內心,每一次“那些大人真奇怪”的背后,都是對自我價值的一次肯定,因為他認定自己擁有一朵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玫瑰。
可是當他來到地球,看到一個花園里竟然長了五千朵一模一樣的玫瑰時,他絕望地哭了,他發現自己的玫瑰只是千萬朵玫瑰中的一朵,沒有任何獨一無二的價值,之前的自己也一直生活在某種虛假之中,一直堅信的生活意義頓時崩塌了,那自己活著的意義又在哪里?
于是,狐貍出現了。狐貍讓他知道了什么是“馴養”。
相信所有閱讀這本書的人,都會被這個獨特的詞語牽絆住。所謂“馴養”,就是建立關聯,這種關聯需要用心去投入,投入時間去聆聽對方,了解對方的需要,找到彼此相處的最佳方式,同時也要承擔起照顧對方的責任,以及承受因愛帶來的眼淚。
如果彼此馴養,人們會體會到另一種意義的獨一無二:人們一起走過的路,人們共同經歷的回憶,人們的生命因為這樣的相遇而帶來的改變,這些都是不可重復的,也是不可取代的。
生命的意義在于行動本身,而不在對象。小王子因為愛著玫瑰,并且用心去欣賞她,為她澆水、捉蟲、遮風擋雨。這一系列的行為本身才是他最重要的意義,正因為此,那朵玫瑰依舊是他“獨一無二”的玫瑰。
此時的小王子,在狐貍的一番引導下,學會重新建構起自我的價值,而讀者也隨著小王子對自我的價值進行了重新建構。
如果拓展“馴養”這個詞的概念,人們還可以這樣理解:這種投入真心所建立起來的關聯,不僅僅局限于人與人之間,還可以是值得人們用心投入的事業。當人們用心投入一份事業,其背后承載的價值也會走入人們的生命,成為人們界定自我、安頓生命的基礎。
如果更進一步拓展,人們還可以跟自我建立起一種“馴養”的關系,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愛惜自己的人格,愛惜自己的尊嚴。
那么,這種由“馴養”帶來的自我建構,有什么價值呢?
人們不妨看一看小王子的旅程中所遇到的人,國王每天醉心于權勢,渴望支配別人,并借此凸顯出自己的人生價值。愛慕虛榮的人需要在別人的奉承和夸贊中尋找自己的價值。酒鬼在酒精中逃避著自己的失敗與羞愧,商人以為擁有了一堆數據就擁有了真正的價值,點燈人毫不思考自己的價值,因循守舊,終日碌碌無為。地理學家并沒有真正懂得事業的價值,他脫離實際,自命不凡。
他們或是不懂得用心對待別人,或是不懂得用心對待從事的事業,或是不懂得用心對待自己,所以他們是一群不懂得與世界建立馴養關聯的人。這些人都是社會中成人世界的真實寫照,是現代人的縮影。而這樣的人注定是孤獨的。所以,小王子來到的地球,是一片荒涼的沙漠,這是精神的荒漠。人們乘著火車匆匆忙忙,卻不知道要去向何方,不知道自己在追尋什么。
狐貍教會小王子:只有用心建立起與周圍世界的“馴養”關系,并在這些關系中找到愛和責任,人們才能真正走出孤獨的困境。
小王子被賦予了兒童的身份和視角,但是小王子不總是個孩子,而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尋找自我、重新建構自我的歷程。
在人生中,小王子做了三次重要的選擇;第一次是決定離開玫瑰,第二次是接受了狐貍的馴養,而第三次的選擇是主動被毒蛇咬,希望能回到玫瑰身邊。
狐貍是小王子的人生導師,它告訴小王子,生命的價值必須建立在馴養上,而馴養就意味著你要對你馴養的對象負責,你要對你的玫瑰負責。從那一刻起,責任意識伴隨著馴養這一概念深深融進了小王子的生命中。狐貍讓小王子重新建構了自我,同時也將小王子推到一個他難以面對自己的處境:自己曾深深辜負了那一朵屬于自己的玫瑰。
對他的玫瑰負責,唯一的方法就是回到玫瑰身邊,向她懺悔,并彌補之前的過失。于是,小王子找到了那條蛇。
小王子很清楚,被毒蛇咬后,他會死去,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卻一無所獲,可是為了玫瑰,為了這朵他曾經馴養過的玫瑰,小王子依舊義無反顧地選擇死亡。
在被蛇咬的前一刻,小王子也很害怕,也很不舍,但是他最終依舊平靜而堅決地做出了這個選擇。
這或許就是小王子和其他人最大的差別,道德的建構并不僅僅停留在認知層面,“真誠”“信任”“關懷”“純真”“善良”這些美好的品質完全融入小王子的人格與言行之中,構成了小王子的生命底色。
與其說小王子代表的是可貴的童真、童心,是童年生命的存在,不如說,作者圣·埃克蘇佩里以小王子這一形象,呈現出一個人逐漸成長的歷程。這是一個人由無知、迷茫的狀態重新認識自我,重新建構自我的歷程。
(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