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是一種極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表演者不僅要有科學的發聲方法、肌肉的協調能力、較高的個人音樂素養,還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聲樂課本身是一門抽象的科目,很多專業性術語只有靠想象去完成,學生的心理狀態好與壞影響整堂課的效果。本文將從本科聲樂生的心理特征進行分析究。
馬臘費奧迪曾經說過:“心理狀態是聲樂藝術表演真正的靈魂。”人的一切行為活動都受神經中樞和大腦皮層的支配和控制,心理則是腦的機能,也是人類活動的主觀意識形態。唱歌主要是由人的呼吸、發聲、共鳴、語言和動作共同協調而完成,也是由人的高級神經中樞系統共同協調來完成的活動。因此,在唱歌的過程中,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思想上的準備,是增強歌唱演奏者自信心、提升其演唱技巧以及突出其聲音美妙的基礎。
一、聲樂學生的一般心理特征
(一)合理運用理論思維
在進入大學之前,聲樂藝術生都經歷了一系列的規范歌唱教育,但大多數學生是因為考試而進行短期訓練,也有極少數從小接受訓練,但基本都是演唱表演,其對于聲樂理論知識的了解不全面、不系統,對于一些理論上抽象的東西不一定真正理解。進入大學后,學生就應該掌握較全面、系統的聲樂抽象概念、原理和方法,并在實踐中經常應用。學生在判斷演唱者唱得好與壞時就會從科學的發聲和理論出發。學習聲樂的學生大多數都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也有著自己的見解,再加上經過長時間的專業技能和理論的訓練學習,積累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感知,常常會提出一些新設想、新見解或者嘗試一些新方法,在思維方面表現出更多的創造力。
(二)自我意識逐步明顯
自我意識是指人對自己以及自己與周圍關系的一種認識。它包括了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等形式。人的興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為,無不受自我意識的影響和制約。
聲樂學生十分注重自己個性方面的優缺點,在演唱教師布置的一首歌曲時,有時歌曲可能不符合他們的性格特征,這時學生會考慮太多,覺得自己做不好,這首曲子根本不適合自己,教師卻將它布置給自己。這樣就會導致心理不接受的情形,從而無法完成好一首作品。因此,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及時發現問題,進行鼓勵疏導,使學生打心眼愿意去唱好這首作品。
(三)社會性情感的發展
大多數聲樂學生都是感性大于理性,情緒來得快,遇到高興或者激動的事情都情緒高漲、熱情澎湃,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垂頭喪氣,提不起一點興趣。專業學習就很是受影響,心情愉悅之時會發揮得很好,反之則不好。例如,在考試過后,成績名列前茅的容易驕傲自滿,看不起差生;而考差了的就會失去信心,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學好這一門課程等。
二、聲樂學習中調整心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性的,而是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的。”由此可見,不論什么學習,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是很重要的。首先,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學習的內在動力,人和其他很多高等動物都具有強烈的認知好奇心。比如,聲樂是比較抽象的東西,教師可以通過舉例、比喻提供具體形象的刺激,學生往往更傾向于接受用實物做對比的方式,教師也要用具體形象的語言來引發學生的聯想,使學生在頭腦中構造出形象。其次,可以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示范,讓學生示范后相互做比較。調查表明,很多學生在和其他學生做對比的同時會想到別人都可以我為什么不可以,然后會更加努力去學習。
(二)塑造教師形象和創新教學模式
學生對老師的初步印象非常重要,有可能影響該學生之后的課堂成效。在正式成為教師前,人們就應該知道教師這個職業哪些行為是合適的,哪些行為是不合適的。教師要實現自己的角色期待,最重要的是應具備專業品質。首先得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和表演技巧,讓學生對教師的自身能力予以肯定。其次對學生要有仔細的觀察力和責任感,哪個學生沒能理解所學內容,哪個學生情緒低落,哪個學生有某種疑問,教師都應該非常關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這也關系到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此外,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我能力,不斷提升職業素質,這樣學生才會有崇拜之心,向教師學習這種謙虛求學之心。在聲樂課堂上,教師不一定非要嚴肅地上完整整一堂課,聲樂課是嚴謹的,也是比較隨性的,教師和學生建立友好信賴的關心十分重要。
(三)了解和滿足學生的需求
在聲樂課堂中,學生都需要被認可、被愛護和被尊重,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多關注學生的生活情感,應該把他們當作自己的朋友或子女,作為老師,不能高高在上而不好讓人接觸。教師應該給學生親和力,但是也要樹立一定的威信。
三、結語
想要達到一定的聲樂表演水平,發揮其真正的能力和穩定良好的聲音狀態,學生就必須從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專業技能方面進行有條理、有科學依據、有實踐經驗的訓練。學生的心理特征每個階段都應該受到教師重視,與其他課程不同的是,聲樂課和學生近距離接觸,一對一授課,這樣更容易讓教師發現學生問題。所以,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良好心理狀態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創新教學方式,同時多鼓勵學生,而不是一味的打擊和不耐煩。本文對聲樂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征進行了淺析,希望幫助學習者分析自我、了解自我和提高自我能力,以充分利用積極的心理品質,克服消極因素。
(西華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作者簡介:鐘汶熹(1994-),女,四川南充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