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躍麗
【摘要】協同機制是行政事業單位在內部控制制衡原則的指導下,實現不相容崗位分離,三權分立,同時保持單位內設部門和二級單位、各業務流程和流程各環節之間的銜接和聯系,加強協作,保證內部控制在分權的基礎上充分高效地運行。協同機制是行政事業單位組織層級內部控制設計的重點和關鍵環節。協同機制集中體現在機構人員、業務流程和信息溝通等三個方面。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協同機制
一、機構人員的協同機制
單位內設部門和二級單位的組織機構和人員的協同效應,是在單位組織機構職能的履行過程中體現的,也是在單位各業務流程中實現的,所以,單位機構人員的協同機制在組織層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單位領導在組織層級協同機制中發揮帶頭作用,是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的總負責人,其職責是領導單位所有機構和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內部控制機制的設計,設置所屬機構的職責分工和工作機制,設計關鍵崗位的工作流程,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缺陷,形成內部控制評價報告。所屬機構負責人要根據本部門的職責分工和內部控制機制,掌握內部控制的方法,全面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各部門應積極參與內部控制的建設、實施,并對本部門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缺陷進行評價,形成本部門的內部控制評價報告。
二、業務流程的協同機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業務流程構成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級內部控制,并作為內部控制的主要控制措施。但是,這些業務流程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往往是幾個業務流程相互配合、相互驗證和相互監督來完成內部控制的目標。我們在行政事業單位業務層級內部控制中對各個業務流程進行分別探討,但是從整體上對各個業務流程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闡述業務流程之間的協同機制則顯得格外重要。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業務層級的實質就是“以預算為主線、資金管控為核心”,其他業務則或者作為管控對象,或者作為預算控制和資金收支控制的管控方法。這不但說明預算控制和收支控制在業務層級內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說明了兩者之間的關系。預算控制作為行政事業單位普遍使用的主要內部控制手段,是對資金收入和使用計劃的管理,使之成為資金收支控制的基礎。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屬性,其資金來源大部分為財政資金,單位掌握大量公共資金、公共資源和國有資產,具有非營利性,因此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和有效性成為單位內部控制的主要目標。預算控制作為保證資金收入和使用的合規性、效率性和科學性的有效方法,按照以前年度的預算編制和執行情況,編制本年度的全部資金收入和支出預算,并作為預算執行和績效考核的基準,是其他業務的起點和依據,也是對其他業務流程執行效果的檢驗和考評,發揮著內部控制主線的作用。
資金收支控制是在預算控制的指導和監督下,在實際資金收入和支出環節對收入和支出事項進行具體事務審批、科目審核和資金支付審核。資金收支控制是預算批復中批復規則在執行過程中的實際應用,資金收支從預算計劃轉為具體資金收入和支付,完成從計劃到實現的過程。同時,資金收支控制是除了預算控制之外的其他業務流程的實際資金支出的審批和支付環節,除了預算控制和會計控制外,其他業務流程都會涉及資金支付環節。
采購控制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和服務購買的方式,是按照預算批復的結果,對列入政府采購和單位自行采購的支出計劃進行控制。采購控制是通過預算控制,嚴格對采購支出計劃實行預算管理,并根據預算進行采購資金支付。采購合同簽訂后,進入合同控制階段,將前期預算編制和采購計劃轉變為具有法律效應的合同,并按照合同進行資金支付、組織驗收與合同備案等。在資金支付過程中,采購進入支出控制流程,符合資金支出控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采購形成的資產則進入資產控制業務流程。
工程項目控制應按照預算批復結果進行工程前期論證,需要工程商品或服務采購原則通過工程類采購控制流程進行管理,同時結合合同控制制度對工程項目各個階段進行規定和監督,最后形成單位資產,進入資產控制環節。資產控制過程中要明確資產使用規則和處置標準,實現資產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會計控制是單位資金管控的重要內容,各個業務流程中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會計賬簿體系的完整、會計核算和監督的科學性都會影響業務流程的正常運行。
合同控制是按照單位預算控制的內容,將單位商品和服務采購計劃及工程項目計劃通過法律合同的形式進行規范化和程序化,大多數合同最終形成單位資產,轉入資產控制業務。單位對合同訂立、履行和檔案管理的重視,可以提高單位預算控制和采購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避免單位承擔相應的法律風險。
三、信息溝通的協同機制
(一)管理信息
管理信息是指行政事業單位為滿足領導層的決策管理需要而編制的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預算資金使用情況和運行管理狀況的經濟信息。例如,就預算而言,單位財務處根據預算臺賬與會計賬一個月進行核對,編制財務報表、預算執行情況表、預算分析表,分別同會計賬目和報表比較,將預算執行情況與預算進行對照和比較,找到差異,分析原因,定期編制預算分析報告,逐級呈報領導批示,及時發現和糾正存在的問題,為科學的預算決策提供支持。就收支管理而言,會計處預算崗和會計崗對經費收支情況進行匯總分析,按要求定期編制分析報告,及時、有效地反映經費收支管理可能存在的風險,為領導層決策提供參考。單位還可以根據需要建立定期分析報告機制,如資產評估報告等。
(二)財務信息
規范的財務報告制度需要有效的會計控制來支撐,而真實可靠的財務報告不僅是領導層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也因其客觀、公正地反映單位經濟活動整體狀況,起到了真實反饋單位整體內部控制執行情況,促進完善單位內部控制的作用。
單位財務信息的重點在于保證財務報告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財務報告的編制和報出由單位財會部門負責,因此單位首先應強化會計控制。由于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控制要和預算控制相匹配對接,這也是其區別于其他單位的特殊控制活動,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控制不僅要滿足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的要求,還要滿足預算管理的要求。
單位財務信息不但要滿足單位管理的需要,還要作為單位的信息產品對外披露,滿足上級單位、外部監管部門、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信息的需求。單位要針對不同的信息需要主體的需求,披露不同內容和格式的信息。
參考文獻
[1]預算與績效有機協同機制的構建[J].沈望弟.管理觀察.2017(35).
[2]協同機制下的高職會計人才技能培養初探[J].范晨光,王雪艷.會計師.2016(11).
[3]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之思考[J].曹麗平.山西農經.2018(01).
[4]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點[J].施貞屹.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1).
[5]結合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J].張育宣.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