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下旬至7月初,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擴大)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殷一璀等常委會領導連續召開多場座談會,聽取市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代表們平時“功課做得好”,在會上胸有成竹,暢所欲言,積極建言獻策,常委會領導們認真聽取代表們的發言,不時進行追問或加入討論,座談會氣氛熱烈,干貨很多。
垃圾分類、住宅物業
垃圾分類管理立法的呼聲很高。代表們普遍認為,要加快立法,為本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提供法律支撐和保障,同時要切實完善管理制度。
劉明華代表說,垃圾分類的標準要清晰,哪些垃圾屬于可回收類、哪些垃圾屬于不可回收類,哪些屬于干垃圾、哪些屬于濕垃圾,大家有很多疑惑,比如:尿不濕是干垃圾還是濕垃圾?建議有個分類提示。他還認為,居民生活垃圾分類要做到源頭減量,比如廚余垃圾加了酵母菌后變成可循環使用的洗滌劑,建議推廣這種生物降解循環使用的方式。
包玉倩代表表示,垃圾分類要在宣傳上多下功夫,給市民多發一些宣傳手冊,并在垃圾分類口徑上保持一致。
范偉華代表認為,居民生活垃圾分類除了教育宣傳之外,也可以學習新加坡等城市的治理經驗,實施一定的處罰手段,形成硬約束。
盛雷鳴代表談到標準不清晰的問題。他說,由于上海垃圾分類標準十多年間多次修改,“舊的標準還沒習慣,又出了新的,對老百姓造成困惑?!?/p>
陳巖代表提出類似的觀點,“從日本的情況來看,從最初的分三類、七分類發展到目前有十幾種分類,一個簡單的瓶子,瓶蓋、包裝、瓶身要分別投入三種不同的垃圾箱,國民素質的提升需要過程,垃圾分類也需要循序漸進?!彼J為,相關制度設計應當符合國民素質和認知水平的實際情況,“目前在一些小區連回收有害垃圾的專門投放點都找不到,能否先設立一個簡單的階段性目標,逐步達到最終大規模減量化的目的。”
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被認為是社區治理的“三駕馬車”,但在實際中如何發揮三者合力是一個難題?,F實中,業委會缺位、失責的情況時有發生,在此情況下,居委會能否代行業委會行使職責?
“業委會總是長不大,帶來的問題是,業委會管不了的問題,居民就去找居委會解決?!狈秱トA代表指出,從理論上講,業委會是代表全體業主行使物業管理權益的主體,但在實際中,業委會由于能力不足、職權有限等原因往往難以解決一些棘手問題。范偉華談到,雖然,從法理上說,居委會不是物業服務合同的當事人,很難直接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管理職責。但是民意往往更傾向于向居委會投訴。兩者權責如何界定,建議在立法上予以明確。
范偉華也建議,政府層面要加強對業委會的領導、輔導和指導。小區物業管理,特別是老小區物業管理需要政府部門投入,如果光靠社區自治,可能推進力度不大。
“我在社區工作中碰到的問題,80%和物業管理有關,物業管理問題如果處理得當,可以大大化解社會矛盾?!狈秱トA表示。
盧羿代表提到,有的小區居民反映業委會不透明不公開,經費賬目比較混亂,建議適當加強對業委會的指導,并通過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監管。鄉村振興——
代表們指出,江南的鄉村,無論陽光明媚,還是和風細雨,都如此靜謐而美好,上海的鄉村振興建設怎一個“美”字了得。但在日益進步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村民們的住、行和文化需求等方面,歸結起來是:還要繼續為村民創造更多的便利。
趙惠瑛代表說:“農村居住改善問題是目前村民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農村有些房屋建造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到現在為止至少都有35年以上的歷史,存在安全隱患”,但由于相關政策原因,原地翻建難,異地翻建也難。
她又說,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還要加強。有些鄉村地區的道路和管道、煤氣等急需加建。沈忠良代表也提到這個問題:“我建議河旁邊的欄桿要裝,現在河畔弄得很好,但是沒有欄桿,對老人小孩來說很危險。”
彭嵐代表說,住在郊區的村民,要觀看一場文化活動,需要來回“長途跋涉”進市區。鄉村人民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很向往,村民們在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但郊區大型文化場館很缺乏,希望加強郊區文化館及其他文化設施的建設。同樣的問題,張小弟代表建議市里相關部門能對鄉村的文化教育多加指導和引導,讓鄉村文明程度有所提升。
沈忠良代表提到農村老人的午餐問題,其實也是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我們村委會現在已經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村委會弄幾個人燒飯,老人過來吃飯,但是我們現在一個村是三個村合并起來的一個村,所以有的老人離的很遠,過來也不方便,我建議最好能送一下,這也是老百姓迫切希望的,這樣年輕人在外面上班也比較放心?!?/p>
張小弟代表建議政府出一些相應的政策,讓社會資本參與養老工作,“把老百姓的房子租下來養老,這樣也為社會減輕了費用。”
精細化管理
代表們提出,城市精細化管理要像繡花針般細致。
鄧廉夫代表說:“一些老舊小區,消防車都很難開進去”。他建議加快小區應急措施的建設。對此,陳良代表提出,要通過公共配套來解決停車難問題,還可以引入社會資本來解決這個問題。
王琦代表說,要重視解決大功率的跑車及摩托車的噪音擾民問題,“交通大整治期間,助動車管理得比較好,但整治結束后,助動車違章現象有所回升,應認真加以解決?!?/p>
錢菊英代表補充說:“快遞員以及送餐員為了搶時間,經常無視交通規則,是導致交通安全的一個重要問題,應引起重視?!?/p>
呂奕吳代表說,當前很多小廣告,包括路邊的刻章辦證廣告,像城市的“膏藥”一樣廣泛存在,嚴重影響上海的城市形象,應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對小廣告的整治力度。
趙國弟代表認為,一些小區的公共設施已經嚴重老化,應著力解決這個問題。
李衛平代表指出,要妥善處理老城區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很多老城區的馬桶問題亟待解決,如黃浦還有7萬多只馬桶。按照市里面的規劃和現在的進展情況,可能還要十年才能解決。這一問題應加速解決?!?/p>
金晶代表認為,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應體現更多的城市溫度,為殘障人士提供更多便利,比如建議上海設立無障礙公交車,同時加強對無障礙停車位、無障礙衛生間的管理。當前,公共場所設立了無障礙衛生間,但一些無障礙衛生間只是擺設,未被使用,希望這個問題能得到解決。另外希望有更多的公共服務部門提供手語服務。
營商環境
代表們提出,上海是國際貿易中心,又是重大的開放型口岸,上海已經有了不錯的營商環境,但對標香港、法國等地區和國家,上海在跨境貿易通關便利程度方面有一定差距,通關成本也比較高,還有可提升的空間。
朱勇代表說,打造營商環境需要加快相關制度規范化改革,如稅收制度改革,逐步緩解營商成本高的問題。姚鍵代表同樣認為,“優化營商環境要求修改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標國際最高水平,實現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p>
吳建雄代表說,“放管服”是營商環境建設中的核心要素,要真正做到“放下”又“放好”?,F實中,一些管理權限雖已下放到基層,但在實際運行中卻給企業審批帶來更多限制。同時,“政府放權過程還存在多部門下放環節不匹配等問題,導致企業同一項目中不同環節的推進進程不同,實際效果有限”,建議政府放權應更多地向市場系統開放,而非針對某個局部環節。
他還說,要重視對新業態的研究,新業態要求打破條條框框。政府要有創新意識,將營商環境和業態創新緊密結合,針對企業發展的痛點,提供精準服務,讓企業感受到政府的效率、誠信和公平。
姚鍵代表補充道,在基層執法理念方面也要進一步創新,體現為市場“解綁”原則,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迅速,很多監管方式可以創新,“比如,當今二維碼很普及,印一個二維碼,一些詳細信息二維碼一掃就體現出來了?!?/p>
高偉明代表認為,上海要進一步拓展對企業的扶持政策,可以對部分有潛力的企業直接扶持,同時,在人才引進方面,優化審批程序。在企業的宣傳培訓方面,除了利用主流媒體,做好“基本面”的宣傳解讀,應著重開展針對分行業或分領域的培訓解讀。
胡敏代表指出,要加快信息化建設,重視數據平臺的對接,利用大數據的強大功能改善營商環境。應進一步整合資源、渠道,健全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功能配套,如在中小微企業融資方面,進一步加強金融機構的整合作用。
立法需求
代表們來自各個行業,對自己業內的工作非常熟悉,代表們提出了相關的立法建議。
姚珊珊代表說:“公積金是否真得需要規定強制繳納?姚珊珊代表建議修改《上海市公積金管理條例》中有關強制繳納的條款,由勞資雙方白行約定是否繳納公積金,給企業經營者和職工在福利條件方面自由選擇的權利。同時,可以增加提取和使用公積金的范圍,也可以提高職工和企業繳納公積金的積極性。
宋揚代表提出了關于制定《上海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的建議,宋楊代表說,科普不僅僅是科研機構、大學和中小學校的責任,而是全社會的責任,要通過立法來鼓勵和引導。同時,還要留住科普人才。如在學校從事科普教育的科技老師,沒有職稱上發展的通道,進入不了職稱的序列,比較容易流失。建議通過立法把學??破杖瞬诺年犖榉€定下來,并且變成一個有吸引力的職位。
宋揚代表還提出了關于制定大數據安全管理相關立法的建議。宋揚說,當前社會,一個軟件就能收集各種各樣的數據,大數據安全管理的相關立法,社會訴求非常強烈,但是相關研究和積累基礎還很不夠,“立法也不應限制的太死,否則產業活力會下降,但是對使用或者收集大數據的企業要明確法律義務,比如說在明顯的地方告知消費者要收集什么數據、用在什么地方?!?/p>
殷浩代表提出了關于長期護理保險工作的建議。他說:“長期護理保險中的一級護理非常專業,但是現在很多人,特別是獨居老人不知道有長期保險護理項目,建議加大宣傳。同時,已完成評估歸檔的養老院反映,評估人員不是很專業。如果老人本人,或者是養老院覺得評估結果不正確,能否申請進行再次更正規的評估。在評估的時候,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有一些人希望評估高一點可以享受到更高的服務,有一些人不想評估得高,因為要多出費用,所以建議評估工作應該由更正規的、接受更好培訓的人來做?!?/p>
其他熱點難點
代表們提出,熱點問題要趁熱打鐵,難點問題要對癥下藥。
徐軍代表提出,城鄉一體化也應該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通過協同城鄉一體化發展,緩解本市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同時也作為推進上海能級提升的競爭力、吸引力,使上海具有集聚人才的城市魅力。如,上海青浦和周邊的江蘇昆山、浙江嘉善都有很多合作,長三角一體化在邊界上的同城效應多推動產生一些溢出。
翟駿代表認為,要結合實際調研實事求是推動舊居改造。徐廉芳代表說,舊城改造“拆改留”變成“留改拆”,這是非常大的轉變。目前的意見主要集中在“改”和“留”,焦點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配套設施仍沒有改善好,建議政府在推進過程中重視和考慮居民居住生活質量的提升?!?/p>
錢翊棵代表建議關注中醫推拿技術等傳統中醫藥學并適時對其進行立法保護。他說,以自己親身經歷為例,中醫推拿技術治愈很多病患也是事實,“但當前相對于西醫,中醫中藥在我國有衰弱趨勢,而中醫推拿技術等應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范疇,且跟市民健康生活密切相關,建議應該發揚光大中醫中藥以及我國傳統醫學。”
他還說,政府應整合民間技術資源,盡快實施戰略性布局,盡早脫離核心技術部分依賴他國的狀況,為上海、為國家打造真正的科創中心。
呂琰代表說,上海在力創五個中心中包含了金融中心的定位,但金融中心不僅僅是金融的投資中心、金融產品的中心,也應該是金融的爭議解決中心。為此呂琰代表建議:上海應該在整個金融糾紛過程中設立多元化解決機制,即除了訴訟、仲裁外,增設專業調解機制。建議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對于金融服務品牌、法律服務品牌能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對金融專家人才庫和這支隊伍的發展過程給予支持關心,為上海的國際化全球化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張鳴代表談到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時說,本市已經在建設一些重大的文化設施,但在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過程中,特別是在舞臺藝術方面,對新空間、新技術、新發展的布局和重視還不夠,在人才政策方面也有待加強,建議相關部門關注這些問題。
謝吉華代表說:“《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實施后情況如何?誰來推動和督促這個條例的執行?”謝吉華代表認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推動主體依然還不明確,因此建議相關部門對這些問題加以重視,尤其中興芯片事件后,應更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殷一璀主任指出,市人大常委會加強與人大代表的經常性聯系,定期聽取人大代表的意見,是尊重代表主體地位、保障人民民主的重要工作。各位代表在會前都聽取了市民群眾的意見,會上提出的建議針對性強、很接“地氣”,對做好各方面工作都有裨益。市人大常委會將認真梳理歸納,送“一府一委兩院”研究處理,并向代表們作出反饋,切實推進相關問題解決。有關人大自身的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將在立法監督工作中積極采納,努力建設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代表機關。
殷一璀希望市人大代表進一步關注并參與下半年有關住宅物業管理、垃圾分類等地方立法工作,為法規站得住、行得通提供真知灼見。市人大常委會也將拓展人大代表履職載體和途徑,為代表更好參與地方國家事務管理創造良好條件。
(盧慧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