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金
摘要:培育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課題。本文從解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家層面涵義及其重要意義出發,引導大學生把自己的理想和民族夢想融合,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
關鍵詞:大學生 培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4-0132-02
一個國家有了明確的價值目標,才會走向繁榮富強的道路;一個民族有了明確的價值追求,才會形成共同奮斗的共識,從而走向復興的偉大之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顆啟明星,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在廣大青年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夠培養和造就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共識、旗幟,是規章和指南,既明確了國家的價值目標,也規劃出了社會的共同目標,凝聚了廣大人民的精神追求,規范了廣大民眾的言行舉止。當前西方思想文化不斷侵襲,社會發展更加多元的嚴峻現實背景下,廣大青年只有深刻認同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歷史使命和社會擔當,才能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擔當起時代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國家層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三個方面為國家治理體系及其現代化起到了定向導航的作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屬于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
(一)富強
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時期,漢唐的風采,元明的繁華,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鄭和七下西洋,傳播了中華文明。而康乾盛世,則留下了封建王朝落日前最后的一抹輝煌。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西方列強的洋槍洋炮打開了清政府的國門。富強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頭的詞,旨在說明“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實。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強大了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經過一百多年的浴血奮戰,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近70年的艱苦奮斗,尤其是改革開放近40年的高速發展,我國逐步改變了貧窮落后的局面,先后解決了挨打、挨餓的問題,逐漸站起來,富起來了,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穩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國某些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很大,富強還沒有完全達成,今年十九大報告中就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們還是要持續將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盡快將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二)民主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渡袝氛f: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意思都是指:人民才是國家的根本。這些以民為主的思想宣言,已經沉淀為歷史長河中永不褪色的經典,一直傳承至今。如今,我們追求的民主也是一種人民民主,它的實質就是人民當家做主。那怎么才能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做主呢?就是需要將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堅持黨的領導是基本的保證,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而民主具體包括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民主協商,這一系列的民主權利是通過比較完善的制度來保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就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此外還有一些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民主自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都很好地保障了人民行使政治民主權利。一個國家要想實現政局的和平穩定,保持經濟的繁榮發展,就必須堅持走適合自己國情的道路,實行適合自己國情的政治制度。
(三)文明
文明的內涵具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文明指的是社會進步的狀態,狹義的文明是指我們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比較文雅、有禮貌。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中華文明發展到今天,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文明,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還包括公民個人行為中的文明表現。現在社會上還有很多不文明的現象,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也是現在社會問題的一種倒逼和倒問,讓我們意識到存在的不足,從而去找回原本就屬于我們的文明素養。如果我們每一個人的言談舉止都文明了,那么我們的社會也就成為一個文明的社會,我們的國家也就成為一個文明的國家。
(四)和諧
關于和諧的暢想,古已有之,《左傳》曰:如樂之和,無所不諧。《禮記》載“講信修睦”“天下為公” ……這些都是先賢心中美好的理想。在當代,和諧第一次成為中國共產黨直面時代的執政自覺,第一次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戰略布局。“和諧”包括社會的安定有序、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社會充滿活力的狀態等等。社會和諧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為什么要倡導和諧理念,因為發展需要和諧,我們希望有和諧穩定的國內環境與和平安寧的國際環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這個時候,特別需要培育和諧精神。怎樣才能消除不和諧的現象呢?可以通過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通過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來維護社會公平;通過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來形成良好的人際環境;通過加強民主法治建設來維護社會穩定;通過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來保證可持續的發展。還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讓社會充滿暖暖的正能量。
二、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是青年人共同的價值追求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屬于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是國家追求的目標,也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因為,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家好了,我們大家都會好。因此,國家的追求就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追求,也是青年人共同的追求,因為青年人是祖國的未來。“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道出了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當代青年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是同向同行的,要想讓青春踩上新時代的鼓點,青年人就要將自己的美好夢想與國家強大的夢想緊密聯系起來,在國家這個大家中去創造自己的夢想,用自己的行動為祖國貢獻力量。
三、青年人勇于擔負新使命
青年人生逢其時,中國經濟、科技、社會的全面快速發展為廣大青年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時代,一定存在非常多的機遇,如果抓住機遇就能取得理想的結果。但機遇不是白給的,其背后蘊藏著責任、使命,廣大青年要勇敢地擔當起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承擔好時代交付的使命!
北京電影學院崔衛平教授發過一條微博:“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是的,青年們!你們有尊嚴,中國便不會沒有脊梁;你們找準了正確的方向,中國便不會迷茫。你們的選擇,決定中國的未來;你們的未來,就是中國的希望!
參考文獻:
[1] 趙天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
[2] 張文卿.當代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