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芳,高旭春,徐寶慶,陳偉才,洪香嬌,張東萍,熊正葵
(南昌市農業科學院,江西南昌 330038)
梨瓜屬于薄皮甜瓜,不僅肉好吃,而且皮極薄,帶皮吃依然香甜宜人,沒有余渣,深受消費者青睞。梨瓜從早春到初秋均可種植,生長時間短、復種指數高,已成為南昌地區主栽經濟作物之一[1]。近年來,設施栽培梨瓜面積不斷擴大,輪作周期短,連作障礙日趨嚴重,枯萎病、蔓枯病和根結線蟲等病蟲害大面積發生,造成梨瓜產量下降、品質降低,制約了南昌梨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2]。實踐表明,在缺少抗病品種的情況下,采用嫁接栽培技術是防治土傳性病害簡單而十分有效的措施[3-5]。
鑒于此,筆者采用頂插接法,分別以營砧9號、圣砧1號、砧優65、金剛白籽南瓜為砧木,以日本甜寶為接穗嫁接梨瓜苗,比較了不同砧木嫁接成活率、嫁接苗接穗植株性狀、果實性狀、單果重和產量,旨在在南昌地區或省內進行大面積的示范和推廣。
1.1試驗材料梨瓜接穗:日本甜寶(實生苗,CK);砧木:營砧9號(遼寧大維種業)、圣砧1號(遼寧圣地亞公司)、砧優65(遼寧大維種業)和金剛;其他材料包括草炭、蛭石、珍珠巖、72孔穴盤、平底穴盤等。所有材料均由市場采購。
1.2試驗方法育苗試驗設在南昌市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所試驗基地單體大棚內進行,栽培效應試驗設立在南昌縣鑫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連棟大棚內。
1.2.1育苗基質配制。草炭、珍珠巖、蛭石、有機肥按4.0∶0.5∶1.0∶1.0比例混合,粉碎過篩,基質中加入三元復合肥(15∶15∶15)3 kg/m3、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2 kg /m3,調節至含水量為50%~60%,堆置2~3 h后使用[6]。
1.2.2穴盤、育苗設施和設備消毒。溫室與苗床消毒:溫室用30 kg/hm2高錳酸鉀、30 L/hm2甲醛、150 kg/hm2蒸餾水,將甲醛加入蒸餾水中,再加入高錳酸鉀,分4個點放置與溫室或苗床內產生煙霧反應,密封48 h進行消毒,待氣味散盡后使用[7]。
砧木選擇的72孔穴盤和接穗使用的平底育苗盤全部用1 000倍高錳酸鉀液浸泡10 min左右進行消毒。
1.2.3砧木、接穗浸種催芽。接穗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后,恒溫箱28 ℃催芽[8],露白煉芽后于3月1日播種于平底穴盤內,每盤播種300粒,共播種11盤約3 300粒接穗品種。各砧木種子溫燙浸種后進行催芽,露白煉芽后于3月6日播種于育苗穴盤內,各品種播種10盤,共40盤,約2 880粒砧木種子。
1.2.4梨瓜嫁接。3月14日開始嫁接,此時接穗子葉剛展平,砧木株高5~6 cm,真葉約1 cm寬,采用頂插接法[9]進行嫁接。
1.2.5嫁接后管理。砧木和接穗組織愈合期需要進行養分、水分交流,嫁接苗移入小棚苗床后需保溫、保濕,前3 d保持白天氣溫25~28 ℃,夜溫18~20 ℃,不通風,空氣相對濕度95%左右,每天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粉劑500倍液噴霧1次[10]。3 d后為嫁接苗導管融合期,嫁接苗如不萎焉可短時間少量通風,嫁接7 d后接口愈合,可加大通風量,通風口由小增大,通風時間逐漸延長,同時應降低小棚內濕度。正常情況下,接穗長出1~2 cm有光澤的真葉標志著接穗和砧木已完全愈合,應及時將成活的嫁接苗移出小棚;凡真葉生長不足1 cm,或長到1 cm以上葉色呈暗綠色,應在小棚內多呆幾天,達到上述標準時再移出小棚。
嫁接后砧木與接穗一般需要10 d左右時間完成嫁接口愈合,15~16 d后可以開始統計嫁接苗成活率。
1.2.6栽培效應試驗。2017年4月8日將不同砧木嫁接苗和接穗實生苗定植。定植前,將設施內的地塊按300 kg/hm2撒施三元復合肥(13-6-21)、45 m3/hm2腐熟有機肥、75 kg/hm2生物菌肥及部分石灰等拌勻深耕整地做畦,跨度兩邊留0.5 m溝,然后1.4 m連溝做5畦,溝寬0.35 m,畦寬1.05 m,高0.25 m,在畦中間安裝好斜三孔N45噴水帶,噴水孔向上,整個畦面連邊覆蓋地膜,用土壓實;不同砧木嫁接苗分別種植一畦,接穗實生苗種植一畦,每畦面積為61.6 m2(含溝),定植株行距為0.5 m×0.8 m,每畦種植2行,共160株。砧木嫁接苗和接穗實生苗全部采用定植后四葉打頭,留雙桿子蔓整枝,吊蔓栽培,孫蔓結瓜,六節前的孫蔓全部打掉,留7~9節雌花結果,定植后澆足定根水,花前沖施1次平衡肥(19-19-19+ME),著果前不再沖肥,著果后進行疏花、疏果、打頂,每株留3~4個果,果實掛住后每隔7 d左右沖施1次5 kg富含微量元素的高鉀三元復合肥(13-4-25高鉀可溶性復合肥,市場采購),每次按600倍液配肥,并添加100 g左右促根的氨基酸生物菌肥。
2.1不同砧木對嫁接苗成活率的影響3月14日開始嫁接,嫁接16 d后,即3月30日開始統計成活率,統計標準為接穗長出1~2 cm有光澤的真葉。從表1可以看出,4個砧木處理嫁接苗成活率均在90%以上,且無明顯差異。
表1不同砧木對嫁接苗成活率的影響
Table1Effectsofdifferentrootstocksonthesurvivalrateofgraftedseedlings

砧木名稱Rootstock name嫁接株數Grafted plants株成活株數Survived plants株嫁接成活率 Survival rate%營砧9號 Yingzhen 972069696.67圣砧1號 Shengzhen 172067593.75砧優65 Zhenyou 6572065891.39金剛 Jingang72066392.08
2.2不同砧木對嫁接苗接穗植株子蔓性狀的影響通過在盛花期進行測量嫁接后接穗的植株性狀(子蔓粗、子蔓長等指標)比較,可以判斷砧木和接穗在親和力、營養生長長勢等方面的優、劣勢(表2)。栽培效應試驗為吊蔓生長,采用四葉打頭,留子蔓雙桿整枝,孫蔓結果,從而降低了結果的節位,在打頭整枝后雙子蔓伸蔓前期,嫁接苗比實生苗(CK)生長速率慢;伸蔓中后期,嫁接苗的植株生長速率逐漸強于接穗實生苗(CK),且盛花期(營砧9號嫁接苗最早為5月14日)普遍早于實生苗(CK)2~3 d。
表2不同砧木對嫁接苗接穗植株子蔓性狀的影響
Table2Effectsofdifferentrootstocksonthecharactersofsontendrils

砧木名稱Rootstock name子蔓長 Length ofson tendrilcm子蔓粗Width of son tendrilcm盛花期Full-bloom stage營砧9號Yingzhen 9 1430.5805-14圣砧1號Shengzhen 1 1520.6505-15砧優65 Zhenyou 65 1500.5205-14金剛 Jingang 1420.5105-15實生苗Seedling(CK)1380.4805-17
2.3不同砧木對嫁接苗的果實性狀的影響在果實采收期分別對不同砧木嫁接苗和接穗實生苗隨機取5個果實進行果實性狀測量和測定。由表3可知,日本甜寶接穗經過嫁接后,果實的橫徑和縱徑均有不同的增加,4個不同砧木嫁接苗增幅不一,普遍大于接穗實生苗果實,其中圣砧1號砧木嫁接苗增幅最大,砧優65次之,增幅第三為營砧9號,金剛第四,其主要原因在于嫁接后接穗植株的根系發達,肥水吸收能力顯著提高,長勢明顯增強;從果實的中心糖度和邊緣糖度來看,每種砧木對接穗的糖度都有一定的影響,接穗實生苗的中心糖度為13.53%±0.61%,邊緣糖度為9.74%±0.28%,砧木嫁接苗的果實中心糖度在10.65%~11.51%,基本都下降了2百分點以上,邊緣糖度為7.24%~8.35%,降幅在1.4百分點以上,營砧9號降幅最小,圣砧1號次之、砧優65第三,金剛降幅最大。
2.4不同砧木對嫁接苗的單果重和產量的影響由于嫁接苗長勢旺盛,接穗嫁接后果實顯著增大,單果重也隨之增大,在不影響果實品質的情況下,果實的適量增大對于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增加收入有益,但是部分砧木嫁接苗的果實縱橫徑增幅過大,對接穗的果實性狀和口感風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將直接影響到接穗的品質,其主要原因是嫁接后,砧木嫁接苗植株生長旺盛,部分砧木嫁接苗長勢表現出砧木的部分特性,影響了接穗的生長。表4中相關的產量根據生產試驗小區產量折合估算,口感風味通過人為測試和用糖度儀測定。圣砧1號單果重最重,為0.63;單株產量最高,為1.95 kg/株;產量最高,為50 651.85 kg/hm2。

表3 不同砧木對嫁接苗的果實性狀的影響

表4 不同砧木對嫁接苗的單果重和產量的影響
不同品種白籽南瓜砧木嫁接梨瓜育苗試驗和栽培效應試驗各項數據表明,4個砧木品種在作為接穗砧木時,表現的嫁接親和力都較好。通過栽培效應試驗可以看出,在共生親和力方面不同砧木表現不一致,其中以營砧9號砧木嫁接苗表現最突出,雖然產量不是最高,但較接穗實生苗增幅可達31.88%,品質方面表現和接穗較為接近,果實的中心糖度和邊緣糖度較接穗實生苗(CK)變化小,果實口感脆、風味好、糖度高;圣砧1號雖然嫁接后產量提高幅度最大,但是果實的品質方面有部分表現出砧木的特性,口感和風味與接穗實生苗比較差距較大;砧優65嫁接接穗后的果實品質、產量不如營砧9號,表現為果實甜味較淡;通過生產大田試驗嫁接苗普遍對于枯萎病、蔓枯病等病害抗性較好,耐連茬、耐大水大肥,因此梨瓜嫁接苗使用營砧9號砧木時較適宜在南昌地區或江西省內進行示范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