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文毅

1.城鄉規劃基本的工作離不開法制化的支持。城鄉規劃不同于普通的規劃工作,首先,城鄉規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國擁有960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3億,城鄉規劃是建立在這些基本的數據基礎之上的,這就使得我國的城鄉規劃工作包括的內容非常多,牽涉到的部門也非常的廣,如果還堅持以往以人為主體的規劃方式,就不能很好地滿足當前不斷加快的城鎮化發展需要。而法制化建設可以幫助城鄉規劃更有序的開展,可以立足于當前各地的實際情況,對規劃中的各種資源進行最大限度優化配置,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這對于構建節約型社會等也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同時,堅持法制化管理不僅符合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而且在規劃的過程中,還能很好地減少各種外部因素的干擾,實現對待規劃區域人民群眾自身利益的最大的維護。
2.有助于改革的深化推進,可以很好地保障城鄉規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如果從法制化的角度上來推進城鄉管理,那么城鄉規劃工作就具有法律的支撐,在實際的規劃中,也不會因為某個領導工作的調整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就出現波動等情況,確保了城鄉規劃工作能始終如一執行下去,這就是法的力量。立足于法制化的城鄉規劃,也能很好地得到資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一旦城鄉規劃依托于法治化,那么,城鄉規劃工作就可以得到各級人大、常委會等立法機關的支持,這也會使得相關政府部門會在資金撥付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避免了以往城鄉規劃和資金到位等相脫節的現象。法治化的建設,也讓社會各界對城鄉規劃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就會加入到這個行業中,對于城鄉規劃自然能夠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大量的實踐證明,圍繞城鄉規劃進行法治化建設,可以實現城鄉規劃與政府經濟發展等重點工作同規劃、同部署,很好地避免了以往城鄉規劃一直處于附屬地位的尷尬境地,這也使得人民群眾對城鄉規劃的重要性予以了重新認識。
3.最大限度地確保相關的規劃措施落實到位,進一步突出規劃在城鄉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城鄉規劃可以說是點多面多,在整個規劃工作中,需要面對的對象也非常多,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系統工作,在規劃中,需要制定各種類型的措施,一旦沒有法律的硬性支撐,像以往遇到問題之后,許多措施就會打折扣或者被迫放棄,這些都會影響城鄉規劃的質量和效果,而通過法治化建設后,這些措施就不是人為所能干擾的,這些措施的法律化色彩確保了任何人、部門都不能對這些措施的實行等進行隨意的干擾,如果存在這種現象,就是一種違法行為,自然會有相關的法律執行部門予以監督檢查,這就使得這些部門會很好地約束自身的行為,也使得規劃部門的權威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法治化建設,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式,他不同于那種辦公室拍腦袋做決策的人治模式,它是對城鄉規劃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摸底,掌握了所有的數據,詳細聽取了相關部門的意見建議之后才開展的相關規劃建設,它充分考慮了在規劃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矛盾沖突,對各種可能的利益進行了最大限度的維護。
4.有助于城鄉規劃長期發展管理機制的確立。隨著城鄉規劃法治化水平的提高,無論是最初的城鄉規劃的啟動,還是基本的規劃過程,再到實際的規劃措施的落實……整個過程都是一種遵法履職的過程,依托規劃部門就會形成專門的規劃管理機制,城鄉規劃工作就會體現出非常強的規范化、條理性的特點,也就是城鄉管理不再是個人的政績行為,而是城鄉管理實際的需要。城鄉規劃法治化管理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很好地保障城鄉規劃的訂立和實際的落實,能夠很好地遏制以往我國城鄉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無序現象,有助于確保城鄉建設與發展科學合理,避免相互之間的干擾影響,逐步建立起一個平穩、高效的系統,進而讓城鄉現有的各種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使得城鄉經濟、社會、自然效益等達到協調一致的最高水平,這也是城鄉規劃的基本目標之一。城鄉規劃管理不是短期性的工作,而是一個長期化且系統化的工作,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必須要實現城鄉規劃管理的長期性,而把城鄉規劃放到了法治化的軌道上,就可以很好地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減少了以往圍繞城鄉規劃的隨意性,有力地保障了城鄉規劃的穩固和持續不斷的發展進步。
5.能夠很好地體現《城鄉規劃法》所賦予的相關權力。在我們國家,對于城鄉管理早就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因此,推進城鄉規劃建設法治化建設是一種維護法律的良好做法,是在踐行法律的要求。
1.積極融入當前法治化建設大潮,加快完善城鄉規劃的相關法律體系。進入新時期以來,我們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法治化建設,社會各個層面和領域的法治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無論是法治思維還是工作法治化都成為一種社會和時代發展的必然,因此,加快城鄉規劃建設的法治化建設也是當前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國城鄉規劃實施的時間不長,這就使得城鄉規劃相關的法律還不是特別的完善,雖然有不少法律作為支撐,但是,這些法律大多數都集中在宏觀層面上,對于實際的規劃工作的開展、落實等沒有進行科學有效的細化,現有的城鄉規劃法律法規在建設上明顯地落后于城鄉規劃的現實需要,所以在當前的城鄉規劃發展中必須要加快法制化工作,加快城鄉規劃法制化系統的構建,努力從體制、機制等方面著手,推動城鄉規劃納入到國家治理的范疇。政府要對城鄉規劃效果的公共政策性質在法定上予以應有的重視,加強對于城鄉發展與建設的肯定,而公眾則應當認識到法定規劃是公共、個人利益需要的外在表現,也是保障自身權益的最為有效的途徑。
2.提升法律系統對行政許可的基本適應能力。政府是規劃管理行政權能的行使者,應當關注行政法規對于規劃措施的制約性,把依法行政的效率真正地提高上去。結合當前我國行政領域中的相關立法工作,對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城鄉規劃的實際情況進行修訂完善,進一步理順相關的主體關系,對于明顯過時的內容要及時淘汰,并補充完善新的時代內容。對于以往圍繞城鄉規劃或者涉及城鄉規劃的法律法規等進行徹底的梳理,按照相關的類型進行分類,確立施行成效明顯的文件所具有的法律位置,保障法律和現實實踐有著良好的契合度。
3.大力提高城鄉規劃法治化建設思想認識,逐步抵消以往人治現象的影響。在以往的城鄉規劃中,缺少城鄉規劃的法制化認識,經常出現一些影響城鄉規劃的情況,為此,當前,各地必須要組織城鄉規劃過程中牽涉到的部門,尤其是主要的黨員干部進行城鄉規劃法治化建設的學習,幫助黨員干部從法的角度來認識城鄉規劃,讓他們對城鄉規劃予以重新認識。同時,還需要完善相關考核獎懲機制,由政府牽頭,對于各個單位在工作開展中落實城鄉規劃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合列入單位和主要領導干部的考核中,凡是為了維護本單位利益而影響整體的城鄉規劃的,都要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等進行處理,確保城鄉規劃制定的法律法規等得到有效的執行,這樣也能確保城鄉規劃切實符合法治化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城鄉規劃的地位。除此之外,城鄉規劃還要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建設,政府對城鄉規劃部門要予以大力支持,在人員、資金等方面優先考慮,只有規劃落實到位,整個的城鄉建設工作才能科學有效地進行。
綜上所述,在充分認識了法制化建設對于城鄉規劃的基本意義之后,就需要有針對性地從多個層面加快城鄉規劃法治化建設的步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城鄉的發展進步,對于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是大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