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紅嶺教育集團高中部 馬 鋒
1.由題意畫出可行域,如右圖陰影所示。
2.將邊界端點A(0,1)、B(-1,-1)的坐標代入m。
3.由于邊界AB是虛線,結果應為開區間。

解法一:分類討論思想、轉化思想
1.當x+y=0時,m=0。
(1)當xy=0時,m=1;
點評:此解法是純粹的代數方法,主要是分類討論思想,將目標函數恒等變形為關于斜率的“對勾”函數模型,結合反比例函數性質,最終解決問題。顯然,此方法過程比較煩瑣,運算量比較大,思維細節比較多,出錯的風險自然很大,具有可操作性,但不易算對。
解法二:數形結合思想、轉化思想、分類討論思想
設直線l:x+y=0,過M作l的垂線,記垂足為N,連接OM,記OM的ON夾角為,則
1.當x+y=0時,m=0。
點評:這種解法主要是受到平面內兩個距離公式(即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和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的啟發,把目標函數恒等變形,轉化為直角三角形中一個內角的正弦函數來處理。當然,里面也涉及了分類討論思想,但相比解法一顯然要簡潔很多,主要是少了一層討論,運算量明顯減少,出錯風險自然降低不少。
解法三:極坐標,坐標轉化思想
點評:受目標函數形式的啟發,結合極坐標直角坐標互化公式,直接轉化為三角函數的值域問題,妙哉妙哉!此解法巧妙地回避了冗長的分類討論,解法出其不意,運算量非常小,出錯風險極低。
解法四:平面向量轉化思想
點評:受目標函數分子和分母的啟發,結合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坐標運算,結合恒等變形處理,最終轉化為向量的夾角問題,妙哉妙哉!此解法同樣回避了冗長的分類討論,解法新穎獨特,運算量極低,想出錯都很難!

我們再來分析題目本身,求m的范圍其實就是求m的兩個最值,而本題最值的最優解其實有無窮多個,除端點A,B外,只要是可行域內邊界直線x=0(最大值點)和y=x(最小值點)上的點都可以!因此本題采用代入法只會弄巧成拙。進一步思考:約束條件中第三條直線為什么沒取等號呢?實際上,如果此處取了等號,這道題將毫無命題價值,沒有任何檢測意義,學生即便是投機代入,也可以得到最終的結果,這樣將無法揭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根本沒有診斷作用,對于教學來說,可以說是一道“費題”!可以料想,第三條邊界直線設置成虛線其實是命題人故意設計的一個“陷阱”,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命題人的良苦用心,為了暴露代入法的弊端,苦心設計一道這樣的題目,已達到最終拯救“迷途”學生的目的,這個“套”下得真好,讓我們為用心走心的命題人點贊喝彩!這也啟示我們一線的教師,在命題選題時一定要有的放矢,題目務必有針對性和診斷性,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