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冰心,林基霖,趙瑞瑩
( 1.山東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山東 泰安 271018;2.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山東 濟南 250399)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畜產品在農業中的地位逐漸提升。畜產品的生產和消費關系著千家萬戶,而畜產品價格的波動將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和農牧民的切身利益。近年來,畜產品價格波動劇烈且頻繁,尤其是生豬價格時年大漲時年大跌,已給生產者和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甚至沖擊了我國經濟運行的穩定[1]。
很多學者對畜產品價格波動進行了研究。王宏梅等[2]研究表明:豬肉和仔豬價格的上升或者下降會引起生豬價格的同方向變化;生豬出欄量的增加或者減少并不會導致生豬價格的反方向變化;玉米價格的變化對生豬價格影響不大。趙守軍等[3]分別從生豬生產成本、生產方式和生產者預期三方面分析了山東省生豬價格波動的影響因素。唐江橋等[4]指出牛肉、羊肉和雞肉的價格波動具有顯著的波動積聚性,且沒有非對稱性,雞蛋價格波動沒有顯著的異方差效應;羊肉和雞肉市場不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豬肉的價格波動沒有非對稱性。王貝貝等[1]指出肉雛雞市場沒有顯著的異方差效應;仔豬、毛豬、豬肉、牛肉、羊肉、活雞、蛋雛雞和雞蛋市場價格波動具有顯著的集簇性;牛肉市場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仔豬市場價格波動具有非對稱性。張麗平[5]指出當前我國畜產品價格普遍上漲、波動較大,從政府政策扶持和建立健全市場監控體系兩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山東作為我國重要的畜產品生產及消費大省,對我國畜牧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了解山東省畜產品價格波動的特征以便采取措施應對價格風險,對保障畜產品生產、維護消費者利益、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本文運用EGARCH模型,從“信息經濟學”角度對山東省生豬、仔豬、豬肉、牛肉、羊肉以及雞蛋六種畜產品的價格波動進行實證分析,并研究了信息對各種畜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
信息在畜產品的價格波動中起著及其大的影響作用。畜產品的市場價格取決于畜產品交易模式下交易個體的行為,而交易個體交易行為決策的做出正是基于各自擁有的信息,市場均衡價格亦由此產生。交易各方所擁有的信息一旦發生改變,其決策行為也相應發生變化,進而導致市場均衡價格改變,造成畜產品價格的波動[6]。本文把對畜產品市場價格產生正向沖擊,使得畜產品價格上漲的信息定義為“正向信息”,把對畜產品市場價格產生負向沖擊,使得畜產品價格下降的信息定義為“負向信息”。
由于畜產品交易各方對價格的預期都是根據其手中掌握的信息來進行預判,所以本文假定生產者所掌握的這種信息主要包括畜產品生產成本、上一期消費者的需求情況、當期畜產品的真實品質以及對歷史價格的分析總結等。消費者所掌握的主要信息主要包括對上一期畜產品品質的評價、對歷史價格的分析以及上一期畜產品的供求情況。批發商掌握的主要信息包括畜產品生產者的供給情況、歷史價格、國家有關政策以及消費者的需求情況等。交易各方將根據其掌握的信息確定交易決策,從而形成當期的市場價格。而交易三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斷變化的,這就導致了市場價格的不斷變化[6]。
本文采用EGARCH模型來進行實證研究。1982年,Engle提出了ARCH模型,此后該模型的各種變化形式及各方面的應用成果不斷涌現。在近30年的發展中,該模型有兩次重大突破:一次是Bollerslev提出了廣義ARCH模型(generalized ARCH, GARCH);另一次是長記憶研究在經濟學中的突破導致長記ARCH模型研究從1996年至今方興未艾[4]。
Nelson(1991)提出的指數GARCH(exponential GARCH, EGARCH)模型引入了非對稱性假設的參數檢驗,被廣泛運用于股票和證券價格波動和風險研究,也可用于檢驗波動沖擊的非對稱效應。模型的條件方差表達式為:
其中,β反映波動程度的大小,β越接近于1,表明波動的持續性和聚集性就越強;γ表示非對稱性。若γ=0,則說明負向信息和正向信息的影響效用是對稱的。但若γ>0,則說明正向信息對價格波動的沖擊較大;γ<0表示負向信息的沖擊較大。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山東省農業廳(http://www.sdny.gov.cn/)的三農資訊欄目,基于數據的可獲得性,研究的時間范圍為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6年72個月的月度價格序列數據。其中主要收集了生豬、仔豬、豬肉、羊肉、牛肉和雞蛋這六種畜產品的數據。考慮到畜產品價格波動的季節性,用X-12的方法對價格序列進行季節調整,并用調整后價格序列的對數一階差分表示價格收益率。
從圖1可以看出,山東省六種主要畜產品價格波動劇烈且頻繁,其中雞蛋和生豬價格波動總體幅度不是很大,仔豬、羊肉和豬肉價格時而大漲時而大跌,仔豬價格更在2016年5月達到39.31元/千克的峰值。牛肉價格波動格外突出,雖然時而上漲時而下跌,但一直呈現上漲的趨勢,從2012年的40.54元/千克一直上漲到2017年的59.26元/千克。這種“過山車”般頻繁變動的價格,已給生產者和消費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因此,了解畜產品價格波動的特征,以采取措施應對價格風險,對保障畜產品生產、維護消費者利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7]。

數據來源:山東省農業廳。
3.2.1 樣本數據分布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生豬價格收益率的偏度小于零,與正態分布相比左偏,其余五種產品偏度都大于零,與正態分布相比右偏。六種畜產品價格收益率的峰度都高于正態分布的峰度系數3,說明其分布具有明顯的“尖峰厚尾”特征。JB正態性檢驗結果表明,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這六種畜產品價格收益率為正態分布的原假設,即其分布顯著偏離正態分布,存在波動的集聚現象[8]。

表1 六種畜產品樣本數據分布情況
注:數據由Eviews軟件計算得來。下同。
3.2.2 樣本數據平穩性 六種畜產品價格波動序列ADF單位根檢驗結果(表2)顯示:生豬樣本序列單位根檢驗得t統計量為-2.852539,小于10%顯著水平下的臨界值-2.589227,說明在10%的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即不存在單位根,生豬價格波動序列是平穩序列。同理可以得出豬肉在5%水平下拒絕原假設,仔豬、牛肉、羊肉、雞蛋在1%顯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即都不存在單位根,均為平穩序列。

表2 六種畜產品單位根檢驗結果
3.2.3 異方差性檢驗 自回歸條件異方差模型(ARCH模型)能很好地模擬時間序列變量的波動性變化。為了判斷六種畜產品的價格波動收益率序列是否存在ARCH效應[9],需對其進行異方差性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表明在1%顯著性水平下拒絕生豬、仔豬、豬肉、牛肉、羊肉、雞蛋的價格收益率殘差不存在ARCH效應的原假設,認為六種畜產品均存在ARCH效應。
3.2.4 價格波動特征分析 對六種畜產品的價格收益率序列進行EGARCH模型擬合,結果如表4所示。由于EGARCH模型中反映波動程度大小,越接近于1,表示波動的持續性和聚集性越強,比較六種畜產品的值可得,雞蛋價格波動的持續性和聚集性最強,生豬價格波動的持續性和聚集性最弱,牛肉價格波動的持續性和聚集性處于較高水平,仔豬、豬肉和羊肉價格波動的持續性和聚集性處于較低水平。
為了進一步檢驗正向信息和負向信息對畜產品價格波動的非對稱影響,由以上EGARCH結果繪制EGARCH模型的信息沖擊曲線(圖2)。

數據來源:由Eviews軟件計算得來。

表3 六種畜產品異方差性檢驗結果
注:括號內值為P值。
縱觀表4和圖2,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信息對六種畜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顯著,且表現為明顯的非對稱性;(2)消費者和生產者對信息的反應不同。從EGARCH模型結果和信息沖擊曲線中均可看出,負向信息與正向信息對不同畜產品的影響程度不同。其中生豬、仔豬、羊肉非對稱項的系數大于零,表示正向信息的影響大于負向信息的影響,豬肉、牛肉、雞蛋的非對稱項的系數小于零,表示負向信息的影響大于正向信息的影響。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生豬和仔豬價格波動主要受生產者關注較多,豬肉、牛肉、羊肉和雞蛋主要受消費者關注較多。生豬和仔豬價格波動受正向信息影響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生產者對價格上升信息比較敏感[10]。豬肉、牛肉和雞蛋受負向信息影響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消費者對價格下降信息比較敏感。但羊肉價格波動較為特殊,可能與其消費的季節性特征有關,這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表4 六種畜產品EGARCH模型擬合結果
注:括號內數字是與系數估計相對應的t統計量。
本文運用EGARCH模型對山東省生豬、仔豬、豬肉、牛肉、羊肉和雞蛋價格波動進行了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結論:(1)生豬、仔豬、豬肉、牛肉、羊肉和雞蛋價格收益率序列的分布顯著偏離正態分布,存在波動的集聚現象,即畜產品大的價格波動后面會連著大的價格波動、小的價格波動后面會連著小的價格波動,這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畜產品價格波動是可以預測的;(2)雞蛋價格波動的持續性和聚集性最強,生豬價格波動的持續性和聚集性最弱,牛肉價格波動的持續性和聚集性處于較高水平,仔豬、豬肉和羊肉價格波動的持續性和聚集性處于較低水平;(3)信息對畜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顯著,且表現為明顯的非對稱性;(4)消費者和生產者對信息的反應不同,生產者對正向信息較為敏感,消費者對負向信息更敏感。
為防范畜產品市場價格出現頻繁、劇烈的起伏,應對畜產品市場中大的價格波動有所防備,及時采取相應的抑制措施,科學引導畜產品的生產和流向,保證市場的穩定。政府需要規范畜產品市場秩序、完善畜產品市場制度。要重視畜產品市場信息的收集和發布,防止錯誤信息的誤導。提高畜產品市場監測和預警分析能力,既要重視正向信息的影響又要重視負向信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