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吳曉華
[摘 要]大慶是我國社會轉型時期資源型城市的代表,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大慶如何加快轉型步伐,縮短轉型進程是亟待思考的問題。分析了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大慶市的產業狀況、產業轉型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大慶市產業轉型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一帶一路;石油資源;城市轉型;大慶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5-0015-04
Abstract: Daqing is a resource-based city. At the same time ,its also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ity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t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considered how does Daqing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ransformation and shorte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of industr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Daqing which i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initiative, then we put forward the path choice of Daq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Petroleum Resources; City Transformation; Daqing
[作者簡介]王寧(1996-),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讀本科,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主持人。
[通訊作者]吳曉華(1982-),女,黑龍江大慶人,講師,博士,研究方向:低碳經濟和資源經濟。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普通本科高校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項目編號:UNPYSCT-2015090),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項目編號:201710223030),黑龍江省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QC2015088)。
石油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戰備力量和能源安全保障,數據顯示,我國的原油對外依存度自2005—2013年增長207%。大慶是我國北部重要的資源型城市,在黑龍江省乃至整個東北三省建設向北開放窗口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慶作為黑龍江省的副省會城市,在五大規劃建設中有著得天獨厚的政策優勢。2017年中央電視臺中秋晚會的分會場之一落戶大慶,提高了城市知名度。“一帶一路”倡議中,油氣合作被列為重點對象,而“一帶一路”沿線油氣資源在世界資源中占有較大比例。作為重點合作對象的油城,“一帶一路”倡議為大慶轉型進程中的新產業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大慶發揮自身優勢,同沿線油氣資源國合作可帶動經濟結構轉型。大慶的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大慶的外貿出口速度增長較快,一季度進出口總值占全省30%以上,位居榜首。
一、資源型城市大慶的經濟發展狀況分析
(一)近年轉型過程中GDP出現下降趨勢
2007—2013年大慶市GDP始終呈上升趨勢,其中2011—2012年增速較快,生產總值達到40005億元,同比增長10%。2013年大慶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峰值,高達41815億元,但在2014年開始出現下降趨勢,2015年降幅顯著增大,直接導致該年度GDP出現了空前的負增長,比上年減少23%,2016年開始重新歸位轉正、企穩回升(見圖1)。
(二)石油產業發展現狀
大慶油田自開發之時起,便肩負著國家振興的重大責任使命。從1976年到2002年,大慶油田實現5000萬噸以上連續27年高產穩產。之后大慶油田的石油儲量日趨減少,油田的含水量增多,使得原油的開采難度、穩產難度加大。若要維持穩產,勢必要加大成本導致收不保支,所以從2015年起已經計劃減產,年均減幅超過130萬噸,2016年實際產量為3656萬噸,2020年預計將減產到3200噸。
(三)三次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化
大慶生產結構方式明顯,一二三產業發展不協調,國企占比過高、所有制結構單一、經營活力不足。化工產品產品附加值低,產業鏈不夠綿長,資源的利用率低。大慶擁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優質的高校人才基地,近年來致力于發展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降低對工業尤其是石油業的依賴程度,促使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化。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第三產業占比的增長速度和幅度都有明顯提升(見圖2)。
二、資源型城市大慶市產業轉型存在的問題
(一)石油經濟敏感度高
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導致很多城市在資源枯竭后,經濟發展都陷入了幾近癱瘓的狀態。石油資源是大慶發展的根本,經濟發展高度依賴于石油經濟,大慶的石油儲量以及開采量的風吹草動,都能引起城市經濟的“動蕩”。從圖1中不難看出,石油減產對大慶經濟的發展影響很大。
“資源詛咒”是很多資源型城市不可避免的困境,資源產業主導型經濟就意味著與資源產業相關的部門會有很大的收益,人們的趨向性將直接導致其他產業發展滯后,而較為單一的經濟結構會導致資源富集地區的資源浪費,從而形成所謂的“荷蘭病”效應。所以大慶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油氣合作可以改變這種“一損俱損”的局面。
(二)非石油經濟發展缺乏主要突破口
大慶市對石油資源的依賴較強,長期以來忽視了非資源性產品市場的開拓。雖然石油年產量逐年減少,但由于技術進步和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得大慶的石油經濟在總體上仍呈現上升趨勢,占據主體地位。一旦石油經濟的發展滯后,會直接導致非石油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由圖3可知,大慶的石油經濟占比在降低非石油經濟的發展不足以作為主體支撐大慶的經濟發展。
(三)環境壓力下綠色經濟發展困難
環境問題是世界性的焦點問題,“一帶一路”中重點合作領域之一就是能源領域合作,旨在共建綠色、合理的能源格局。石油在勘測和開采過程中,會導致生態破壞,石油業的發展會產生地面下沉現象,大慶本就先天地勢環境等處于劣勢,長期發展石油產業,會嚴重破壞大慶的生態平衡,導致綠色可續續發展困難。
三、大慶市產業轉型的路徑選擇
(一)石油產業
1.完善石油產業鏈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橡膠行業發展前景廣闊,而且“一帶一路”倡議將加大沿線國家對于化肥和橡膠等石化產品的需求量。大慶是因為石油而興的城市,再次騰飛必須依托已有的最大優勢。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大慶要以“油頭化尾”為抓手,推動石油精深加工,推動“油城”的轉型。完善石油產業經濟鏈條,拉長產業鏈條延伸發展,發展石油產品深加工,提高原油石油的利用率,降低損失和浪費。發展例如烯烴炔烴等產品,壯大龍鳳的乙烯廠,同時也可進一步提升大慶在國內石油化工產業中的地位。此外,還應充分開發利用天然氣資源,發展合成氨、二甲醛和甲醇三大系列產品,重點開發復合肥、尿素等高附加值的產品。
2.借助石油技術優勢同沿線國家進行國際合作
大慶油田在30多年的開發實踐中,采用分層開采工藝,保證了油田的全面開發。大慶油田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研制并應用了KGD-110配水器(745-4型固定式配水器),在油田處于中含水期之前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后續的開發生產中,不斷提升技術,使得大慶擁有較為前列的石油探測和開采技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石油和油氣存量充裕,恰與我國現狀互補。因此,大慶還可利用特有的石油開采和探測技術,發展知識技術指導經濟,同國內外石油資源城市建立引導性轉型機制。敘利亞作為沿線國家之一,正面臨石油枯竭問題,大慶可與其共同探索;伊拉克處于戰后混亂期,大慶可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油田資源,謀求共同合作開發。
(二)非石油經濟
1.發揮新能源優勢
“一帶一路”倡議,主要是為了實現沿線國家的多元可持續化平衡發展。在全球資源減少之際,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勢必成為首要選擇。大慶擁有豐富的地熱能、太陽能和風能,緊抓當前國家開放的有利機遇,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是大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舉措之一。“十二五”期間,大慶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完成城市轉型工作,發展接續產業,加快開發利用新能源。
大慶位于敖古拉風口,風力資源豐富,風能發電技術已經成熟,在大慶也形成了初步的產業基礎,進一步完善風力發電體系,培養專業型人才,出臺相關政策以促進傳統工業與新興工業的對接,為風力發電迅猛發展提供政策基礎,從而為大慶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大慶市國土資源局的數據顯示,約有5000億立方米已探明的地熱水儲量,如果能將充裕的地熱資源合理利用,以地熱供暖為主,地熱能源綜合利用為輔,必將形成具有較強帶動力、較廣覆蓋面、低碳環保的全新地熱產業體系,為改善經濟體系結構,實現長期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2.發展第三產業
“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沿線國家的多領域層次化合作,“十三五規劃”指出,我國要順應時代形勢,著力發展第三產業。大慶50多年的石油主體經濟發展,導致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嚴重滯后,在經濟發展中所占比例也相當不合理,所以發展第三產業、調整產業結構是當務之急。
大慶市素有“天然百湖之城,綠色油化之都”之稱。自啟動生態市建設以來,在環境改善和生態治理方面已初見成效。各類高校培育出的高等教育人才為大慶提供了優良的人文環境,為大慶發展旅游業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礎。基于大慶占地面積較為廣闊,發展按區分配、多縣區協調合作的旅游業將會有可觀的前景。在百湖之上建立水上樂園,可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鳳濕地建立起一條自然景點旅游線路;大同區的“提子大棚”、紅崗大同關東風情農家樂食品一條街,可綜合治理形成農家樂經濟,水果大棚開啟自主采摘模式,發展農業化經濟;林甸療養院溫泉的水富含多種有益于人體的微量元素,長期使用有利于健康。可以聯合有著濃厚蒙古特色的杜爾伯特縣建立以溫泉養生、民族風情為主的旅游;另外還有獨特的石油歷史風情等。
3.致力“互聯網+產業”新模式
“互聯網+”從多方面影響了我國國民生活,大慶應把握好“互聯網+”這一時代脈搏,全力打造“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新模式,不僅能從根本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還能使經濟長期保持快速穩定增長。建立大慶旅游業互聯網平臺,將自然風景區的動態進行實時發布,同時將農家景區各個環節的相應活動以及游客可參與的環節、參與方式、參與者的動態進行實時發布,以直播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農家院。提高景區的知名度,帶來經濟效益,還能有效防止產品滯銷帶來的損失。另外,設置評論專區,游客的好評有助于景區增加吸引力,提升景區的好評度,從而使利益最大化,進而帶動大慶市的經濟發展,改變大慶的經濟結構體系,為大慶的轉型提供經濟后續力量。
(三)推動發展低碳循環經濟
“一帶一路”要建設綠色低碳的經濟合作體,共同促進全球能源合作綠色發展。大慶市作為重要的石油工業型城市,低碳經濟發展滯后,生態環境破壞較為嚴重。要改變這種狀況,發展低碳循環經濟是大慶轉型的一條必經之路。因此對傳統工業必須進行徹底改造,實施綠色低碳的新的產業發展模式。同時對企業的評價標準要多元化,既考量經濟增長速度等現實因素又考量環境貢獻率等潛在因素,以促進企業加快對傳統設備及技術的改造,立足于開發新技術、創建新體制,進而促進綠色低碳經濟的發展。
(四)石油經濟與非石油經濟的對接
大慶作為國內資源型城市轉型重點城市,可以學習“一帶一路”倡議的思想,聯合一定地域范圍內的資源型城市,攜手共創轉型城市產業圈,吸收沿途城市的活力因子以滿足自身的經濟增長需求。以本省為基礎劃分,可同雞西市建立共商互利的轉型之路,途中聯合省會哈爾濱,建立冰城與百湖之城的旅游風景區,以帶動經濟發展。同時立足于大慶豐富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招商引資,可以將沿途主要依靠水和土地發展的企業引進來,實現多元化發展,以企業經濟增長帶動大慶市的經濟轉型,為大慶的可持續發展增加后續力。哈大齊工業走廊是黑龍江省重要的區域經濟帶,高新技術的發展被作為首要發展項目,這條以省會、全國重點資源型城市之一,靠近內蒙古的城市為一線的工業走廊對于黑龍江省的經濟貢獻和發展貢獻是不可估量的。同時,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接壤面積最大,大慶可借助這一地理優勢,帶動自身經濟發展轉型,以經濟結構改變帶動資源產業轉型。
[參考文獻]
[1]鞠耀績. “一帶一路”戰略下黑龍江省資源型城市轉型研究[J]. 煤炭經濟研究, 2015(7).
[2]王素軍,敖天平. 資源型城市轉型模式比較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1(1).
[3]張米爾,孔令偉. 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研究的選擇[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3(1):29-31,39.
[4]李永亮.大慶推進城市轉型謀求可持續發展[J].宏觀經濟管理,2011(4):70-71.
[5]蔡春玲,李海櫻,徐韶華.“一帶一路”研究綜述[J].昆明理工大學報,2015(4).
(責任編輯:郭麗春 梁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