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外的華僑華人是中國與世界聯系的一個重要的紐帶,僑務工作是中國對外展示中國政策的重要窗口,在“一帶一路”背景下積極推動我國的僑務工作助力“一帶一路”意義重大。目前,“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各級僑務部門對華僑華人的引導方式單一,認識到華僑華人助力“一帶一路”倡議擁有經濟實力強、雙向的本土化服務能力、還有從政經歷等獨特優勢。提出推動僑務工作發展的思路:僑務工作的民間化,僑務工作中強化“感情模式”,創新僑務工作機制。
[關鍵詞]“一帶一路”;華僑華人;僑務工作
[中圖分類號]D6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5-0142-03
Abstract: Overseas Chinese and overseas Chinese are an important link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work of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as the forefront of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s an important window for China to display its policies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work of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This article attempt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in the hope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area” initiative, work put forward new ideas and directions.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Overseas Chinese;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作者簡介]曹參科(1991 -),男,漢族,河南周口人,華僑大學法律碩士,研究方向:民事訴訟法。
[基金項目]華僑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育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號:1611409026)。
由于歷史和社會的原因我國擁有人數眾多的海外華僑華人,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超過6000萬的海外僑胞廣泛分布在近200個國家和地區,這些移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曾經在推翻我國封建專制王朝統治、反抗日本法西斯以及在解放戰爭中都做出過突出的貢獻。在新中國的建設中,廣大的海外華僑華人也發揮了推動作用。自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當前,各方力量共同致力于“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廣大華僑華人也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一、積極引導僑務工作與“一帶一路”倡議相銜接的必要性分析
“一帶一路”倡議是以共商、共享、共建為宗旨和原則,以政策之間的相互溝通、基礎設施共同建設和聯通、經濟貿易相互流通暢通、資金在不同主體之間流轉融通,民心相通作為主要的建設內容,并以此為契機建立政治互信、經濟上的交流共同融合、文化上相互借鑒包容為目標,是中國發展的大思路大布局。“一帶一路”倡議中,鼓勵中國公民和企業走出國門向海外發展,也希望外籍人士到中國定居興業,希望海外的華僑華人能夠積極參與到“一帶一路”沿線建設,從這一點上來講,僑務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僑務工作在推進改革開放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華僑華人對自身發展面臨的多元化挑戰,其考慮的因素和顧慮也會有所增多,對祖(籍)國也寄予更多期望。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我國對外開放的調整和變革,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更加注重發展質量的“常態化”,“一帶一路”建設是服務于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外交戰略布局,致力于實現人類共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舉措。現階段,“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華僑自身發展的重要承載,載負著海內外同胞的共同期盼,所以僑務部門應當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在新的歷史背景下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工作方式,把“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真正的落到實處。
二、“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僑務工作現狀及問題
我國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僑務工作,保護華僑華人歸僑僑眷的權益不受侵犯被寫進了憲法,新中國歷屆國家領導人也都對僑務工作做出過重要批示,并設立了主要為華僑服務的高校,如華僑大學和暨南大學等。保護華僑華人的利益不僅是因為廣大的華僑華人為了祖國(籍)的建設做出過貢獻,更是出于血濃于水的民族感情。在新的歷史時期,僑務工作的深入開展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一)各級僑務部門對華僑華人的引導方式單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各級僑務相關管理部門將其視作為僑服務的重要機遇,積極引導華僑華人參與“一帶一路”上來,通過對請進來、走出去的積極宣傳,取得了一定的進展。2015年以來,在國家層面,國務院僑務部門舉辦“一帶一路”為主題的華商領袖與華人智庫圓桌會、首屆世界華人工商大會、第八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等一系列頗具有影響力的活動。但引導方式過于單一,在引導僑胞參與祖國(籍)的建設時,主要就是開展各種形式的“會”,這在改革開放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一帶一路”倡議更側重于走出去,要將中國的資金、產業、技術投向國外,在拉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同時拉動中國經濟的穩步前進,單單靠引導僑胞回國內參會的引導方式缺乏針對性和特殊性,亟須通過多元方式引導華僑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
(二)僑務工作以官方主導
目前,僑務工作依然采取的是在政府主導下對華僑華人展開聯系和引導的一種工作模式,其以官方為主導的工作思路,可以增加信任感。但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各國對于中國的高速發展,有的對中國所主導建立的“一帶一路”建設持觀望或者懷疑態度,“大國崛起”后中國的發展方向是什么,在“中國威脅論”、“新殖民主義”等論調充斥著西方媒體的情況下,僑務工作的政治屬性過強就會成為一個減分項。由于華僑華人的“特殊”身份,以官方為主導容易引起華僑華人其住在國政府警惕和防范,增加了工作難度,也不利于最廣泛地引導和聯系華僑華人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二)引導華僑華人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不明確
廣大的華僑華人對于“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有了廣泛共識和參與積極性,在僑務部門的積極宣傳和引導下,大部分的華僑華人已經對“一帶一路”倡議達成兩點認識:第一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是事業發展的重要機遇;第二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華僑華人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大展身手。但是對于如何發力、如何參與仍然不明朗。 “一帶一路”倡議中沒有針對每個國家和地區指定明確的方向,華僑華人對實施重點、難點也不夠清楚,對如何在具體操作中響應中國在其住在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還不明確。因此對于僑務工作來說需要有關部門有針對性地指出 “一帶一路”倡議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實施重點和難點,并在此基礎上為住在國僑胞發揮作用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進行建議性指導。另外由于各國社會、經濟、文化等情況不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利益群體之間也存在著不同的利益訴求。這就決定了他們在投身“一帶一路”建設時對參與方式和預期效果有著不同的期望估計,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地進行引導,激發華僑華人參與祖國(籍)“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
三、華僑華人助力“一帶一路”倡議的獨特優勢
華僑華人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其優勢得天獨厚,具體主要包括以下三點:其一,經濟實力強。“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資金的融通,進行經濟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華商群體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華商企業資產總規模約5萬億美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華商經濟實力占世界華商經濟的2/3以上,世界華商500強企業約1/3集中在東盟國家。其二,雙向的本土化服務能力。“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和地區文化差異較大,而且市場偏好等因素各不相同,這對于“一帶一路”建設來說是重要障礙。華僑華人大都很早就走出國門進行海外經商,經驗豐富,而且相互聯系溝通密切,華商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建立了較大規模的商業體系,他們不僅熟悉中國的思維模式,對于住在國的各方面因素也了解較透徹,形成了雙向的本土化服務能力,這一點是華僑華人的獨特優勢,能夠把住在國的商業準則和中國企業的需求緊密結合起來,促進貿易的聯通。其三,華僑華人大都在國外常年工作生活,部分的華僑華人在住在國還有從政經歷。對于政治體制、文化歷史、宗教信仰都有著比較深刻的認識,無論是和政商精英還有普通市民都有著廣泛的聯系,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人脈圈。他們更能以住在國接受的形式和手段進行內外聯通,促進中國與海外的交流合作,通過廣泛的民間團體和個人的交流,以多種形式促進海外民間團體對中國發展的了解,另一方面,在促進自身的參與合作外,也可以幫助中國走出去企業與當地企業和政府深入開展合作,避免因政治和文化不同影響雙方合作。
四、推動僑務工作發展的思路與方法
“新時期僑務工作,要重視工作手段、方法和路徑創新”,因此在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同時,僑務工作的思路和手段方法應適應新形勢。
(一)僑務工作的民間化
“一帶一路”倡議的精髓是“共建”和“共享”,其主要的目的是促進雙方或者多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從而實現“共享”經濟合作和發展帶來的成果。僑務工作是中國“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開展廣泛多邊外交的組成部分。如何要充分發揮民間外交的主場作用和優勢,淡化僑務工作的政治屬性,做好僑務工作的官方和非官方的協調對接。政策制定時要向民間交流傾斜,充分發揮民間外交的獨特優勢。另外僑務部門應著眼于“全局謀劃、重點推動”,支持和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對外合作。
(二)僑務工作中強化“感情模式”
僑務工作的一個工作難點對于利益和感情的平衡把握。在僑務工作中要強化“感情模式”,繼續激發華僑華人的愛國愛鄉情懷,更多注重“根”、“魂”、“夢”等因素,通過血緣聯系來調動華僑華人的愛國情感。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發展的重大機遇,同時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發展機遇,中國夢和僑胞夢在“一帶一路”的事業中交匯融合,要不斷加強廣大僑胞的情感聯系,更多培養與華僑華人的情感聯系,增強僑胞認同感和歸屬感。
(三)創新僑務工作機制
增強和保持華僑華人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同感和持久的參與熱情,是僑務工作助力“一帶一路”的重要基礎,可通過創新僑務工作機制的來服務“一帶一路”的大局。一是在引導思路上更加注重華僑對未來合作目標的預期。給與更多的實惠,運用理性經濟人的引導思路,給予他們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并輔之以情感因素,海外的華僑華人規模龐大,通過恰當的方式進行利益刺激,通過廣泛而深入的合作互利共贏,增強華僑華人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性。二是“一帶一路”建設中一些項目風險具有偶然性和不確定性,所以要建立風險規避機制,最大程度避免參與方包括華僑華人發生損失。三是提升華僑與住在國的信任優勢增強合作關系的穩定性。信任是在變遷的社會結構中調整自身結構為合作提供紐帶的方式。在社會關系中熟悉的社會成員之間會比較之一般人更容易產生合作關系,交易的成本也會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提升雙方合作穩定性。海外華僑華人由于和住在國國民和官方的長期交往中形成了獨特的信任優勢,僑務工作中要繼續保持和深化信任優勢。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課題組.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作用分析[A].統一戰線理論研究(2016)[C].2017:10.
[2]裘援平.華僑華人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大有可為[EB/OL]. http://www.zijing.org/2016/0330/691722.shtml
[3]溫秋華.互聯網+背景下“智慧僑務”研究[J].電子商務,2016(6).
[4]鄭也夫.信任論[M].中信出版社,2015:14、53.
[5]李金陽.社會交換理論視角下虛擬社區知識共享行為研究[J].情報科學,2013(4).
[6]王子昌.“一帶一路”戰略與華人華僑的邏輯聯系[J].東南亞研究,2015(3).
[7]張偉玉.“一帶一路”視域下僑務工作的轉型路徑、合作機制與模式創新[J].東南亞研究,2017(4).
(責任編輯:張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