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修蒙 唐玏
摘 要 隨著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正改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同樣我們也面臨基礎設施建設不均衡、各類網絡安全威脅和網絡空間分歧等風險挑戰,本文從加快形成網絡命運共同體共識、加強各國網絡基礎性建設、培養網絡技術人才、完善網絡空間法規制度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促進形成更好的網絡發展趨勢,建設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的網絡命運共同體。
關鍵詞 命運共同體 網絡空間 共享 治理
中圖分類號:D81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8.064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ag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the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of human beings. Similarly, we are faced with risk challenges such as uneve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various network security threats and cyberspace differences. This paper accelerates the formation of a community consensus on network destiny. We will strengthe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basic construction of networks, cultivate network technology talents, and improve the cyberspace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better network development trends, and build a network destiny community that jointly builds and shares common governance.
Keywords community of destiny; cyberspace; sharing; governance
十九大報告中,習主席提出,世界面臨的問題呈現多樣性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增速放緩,貧富差距日益增大,非傳統安全威脅樣式多樣,人類面臨挑戰。當今世界仍以和平發展為主題,但也面臨著多層次多方面的問題挑戰。其中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的不斷擴大化,使其與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人類個體的結合不斷加深,網絡空間安全問題成為各國和各國人民不可回避的難題。2015年12月,習近平又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提出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世界網絡空間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
1 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
隨著網絡空間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也與各國政治、經濟、安全等聯系更加緊密,同時也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方式。
1.1 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需要
人們的生活方式正逐漸邁向數字化、信息化,網絡的運用和發展已經成為人類未來發展的趨勢和必須環節。網絡世界成為一個雞犬相聞、多姿多彩的“地球村”,隨著全球網民數量達到30億,普及率達到40%,整個人類社會實現了網絡互聯、信息互通,各國人民一同享有科技進步帶來的生活便利,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有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1.2 網絡空間秩序重建的歷史選擇
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就指出,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面對西方大國的技術優勢,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在網絡空間安全治理中的作用薄弱,很難反映各國需求和利益。當前,有關學者認為網絡是繼陸、海、空、天后的“第五疆域”,網絡空間秩序如何發展和治理關乎各主權國的發展利益。
1.3 網絡空間安全治理的迫切要求
當前,互聯網的發展對國家各項發展提出了新挑戰。網絡空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網絡空間中誰都不能獨善其身,世界各國都有責任和義務共同解決來自網絡空間威脅,正如全球環境問題一般,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網絡空間安全治理的好壞與各國發展息息相關,面對共同的挑戰,應達成命運共同體的共識,形成網絡空間安全治理新局面。
2 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的發明與發展,拉近了國與國、民與民之間的距離,拓寬了人類生活新空間,為國家發展開辟了新領域,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但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網絡空間安全威脅就在我們身邊,網絡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還面臨著眾多挑戰。
2.1 各國網絡基礎建設參差不齊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界網絡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時指出,要加快世界各國互聯網基礎建設。現今的世界網絡發展水平不一,全球互聯網發展呈三大梯隊,其中:北美、歐盟、澳大利亞為第一梯隊,拉丁美洲、中東地區為第二梯隊,亞洲和非洲暫居第三梯隊。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網絡強國,掌握著最多的因特網根服務器,其網絡用戶和網絡技術建設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2.2 網絡空間安全威脅形式多樣
一是網絡恐怖主義日漸頻發。網絡恐怖主義活動成本低廉,易于隱匿身份,可快速發酵其活動目的,常引起社會恐慌和經濟損失。2013年4月23日,“推特”網站發出的一條由黑客編造的假信息,讓美國股市在短時間內蒸發了兩千多億美元,此事引起股市震蕩和引發了大量股民的擔憂。
二是網絡空間霸權主義威脅。西方國家認為,互聯網具有無政府的屬性,可以將優勢資源據為己有并可作為國家戰略加以利用。憑借網絡領域優勢美國通過在全球公域建立霸權,攫取尚未明確主權屬性的資源與權力;同時限制其競爭對手涉足公共空間,從而獲取政治、經濟、軍事資源。
三是“網絡自由主義”的現實壓力。“斯諾登事件”和“維基解密”就是極具代表性的事件。虛擬的網絡空間對國家或個人行為約束力弱,極易出于某種特殊利益,使用網絡手段侵害他國或他人的信息、財產等安全。此類行為失控現象,將對他人或他國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四是網絡犯罪的普遍威脅。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網絡詐騙、木馬攻擊、金融犯罪等各種形式的違法犯罪行為屢見不鮮。據統計,網絡犯罪每年會給全球經濟帶來巨額的損失。網絡犯罪很難預防,威脅著每個人的人身財產安全。
2.3 技術、法律等層面很難一致
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主要的阻礙是在技術水平和法律法規建設層面各國很難達成一致。一是技術水平差異的客觀因素,受限于國家整體實力,這其中主要表現在網絡基礎性建設落后和網絡技術人才稀缺。二是網絡法律法規的確立指向各國利益需要、意識形態和執政需求,大多具有利己性。三是國際法分類眾多,執行部門混亂,在應對共同問題時協調不暢。面對技術不一、法規不同,協調不暢的局面使得國際協調與合作難度增大,這些都對網絡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帶來了不小挑戰。
2.4 網絡大國之間存在戰略分歧
西方網絡強國和新興發展中國家,在網絡戰略上存在眾多分歧,總的來看存在三類分歧點:
一是根本利益的沖突。目前此類沖突是很難調和的,在網絡主權、數據主權、網絡自由、言論自由等方面都存在嚴重的不統一。西方網絡強國認為網絡資源是各取所需絕對自由。二是策略性的分歧。各國在網絡安全治理形式上,各類機制并存,形成的治理策略不同。主要是其參與網絡安全治理的主體有所差異,有的偏向社會治理,有的則注重政府主導。三是措辭性的分歧。此類分歧多是在遣詞措辭上存在話語體系不同的問題,而其表述本質上是一致的。比如美國倡導的“多方”與中方主張的“多邊”,其意義是趨同的,但在提法和內容解釋上有所出入。
3 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的對策建議
當前,世界局勢正在發生大調整大變革,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正是謀求人類福祉的偉大工程。雖然我們面臨著各種風險挑戰,基礎設施建設不均衡、網絡安全威脅不斷、網絡治理分歧存在分歧等,但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與各族人民一起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
3.1 加快形成網絡命運共同體的共識
我們同處一個地球村,也共存于互聯網世界,維護互聯網的安全和發展每個國家、個人都有責任。在網絡空間我們面臨著共同的危險挑戰,但我們要看到,每個國家掌握的信息技術各有不同,在解決問題時各有策略,眾人拾柴火焰高,各國應在網絡治理方面形成合力,加強對話合作,一同協商解決,實現共享共治的良好局面。各國應形成正確的義利觀,網絡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不僅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也是全社會應有的責任擔當。
3.2 大力加強各國網絡基礎建設
推動全球互聯網的發展,網絡基礎性建設是基礎。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各國基礎性建設不盡相同,非洲等部分國家的網絡建設滯后不前,與發達國家強弱差距明顯,影響著各利益攸關方在世界互聯網規則制定中的參與度,易導致網絡霸權主義任意作為。網絡命運共同體的建立,首要在基礎性設施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愿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動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是率先鋪設世界互聯網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基礎的和務實的實踐。
3.3 積極培養全球網絡領域人才
網絡安全建設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各國技術水平的高低,其中人才培養是關鍵環節,人才培養才是實現網絡健康發展、場直接按的關鍵因素。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國家,已經在互聯網發展戰略中指出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注重網絡安全技術人才培養已經是各國推廣和重視的重要部分,同樣也是全球網絡安全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3.4 著力完善網絡空間法規制度
互聯網目前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面對互聯網使用和治理,最根本的是制定符合各方利益的合理法規。各國根據本國實際制定出對應的網絡發展規劃和戰略部署,并積極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可見網絡安全的治理和維護,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今后為了進一步實現各國利益需要,各國應積極加強溝通交流,完善網絡空間對話協商機制,研究制定全球互聯網治理規則,使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必須制定合理的一致的法規制度,更加平穩順利地推進這一目標的實施和發展。
3.5 不斷深化大國協商對話機制
網絡空間治理不是單邊行為,而是雙邊甚至多邊共同行為。其中不可否認的是,大國之間的協商對話對問題的解決起重要推動作用。網絡空間“合則兩利”,尤其是大國之間更應該樹立起正確的“義利觀”。一是建立網絡安全合作原則,大國之間需要達成共識,各方恪守基本原則要求,減少相互猜忌。二是建立雙邊或多邊協商對話機制,各國能就網絡問題的解決進行有計劃的磋商,提出建設性意見。三是合力引導網絡空間制度規則的制定和落實,借助大國綜合實力和國際社會的話語力量,推動各類網絡法規制度的制定,并遵守法規要求,提高國際法規約束效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就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5點主張.新華網,2015-12-16.
[2] 王傳軍.黑客攻擊,美股瞬間蒸發數千億[N].光明日報,2013-04-25(8).
[3] 盧靜.當前全球治理的制度困境及其改革.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4.
[4] 謝武責.當今世界存在于網絡空間五大威脅:恐怖主義居首來源:中國網,2014-08-21.
[5] 陳陽懷.我國以大國擔當鋪設世界互聯網繁榮發展道路.中國信息安全,20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