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學科自身靈活多變、強實用性和強實踐性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地理學科的教學和學習都離不開野外見習。基于野外見習活動對于地理教學和學習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嘗試著把地理課堂帶到戶外,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驗課本中講述的地理和大自然呈現的地理是統一協調的。本文旨在幫助廣大地理教師更好地理解地理戶外教學,更好地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戶外教學,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旅游地理戶外教學提供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旅游地理;戶外教學;野外見習
地理戶外實踐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地理教育家和學者重視,并賦予了它個性化的解釋。夏志芳從地理學習心理的角度指出,地理教學特別強調實地考察,使學生獲得直觀地了解地理現象。學生正確地理概念的形成必須依賴于具體的地理現象,這就要求學生要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和感受地理環境,因此,地理教學要盡可能地組織學生在學校附近地區進行野外考察與調研,使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周邊的地理環境有一個直觀具象的認識。此外,地理野外見習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周邊環境的認知水平,還有利于建立學生的環保道德意識,獲得相應的環保知識與技能。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明確指出,考查、實驗、調查等是地理學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課程重要的學習方式,“地理實踐力”素養有助于提升人們的行動意識和行動能力,更好地在真實情境中觀察和感悟地理環境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綜上所述,我們應該讓戶外教學真正走進地理教學,本文以實踐性較強的《高中旅游地理》教學為例,闡述了地理戶外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一、 前期準備
(一) 選擇野外見習地點
對白銀市周邊的旅游景點進行選擇整理,選擇了黃河石林,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同學沒有去過,對學生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為它在本市和本省的知名度最高,其旅游資源獨具特色和代表性。
(二) 對學生進行野外活動理論知識培訓
首先,跟學生講解野外活動注意事項。第一,要注意安全;第二,做好野外活動的準備工作,準備好野外實踐所需的一些地理器材;第三,跟學生強調野外活動過程中要隨時做好記錄和景觀圖的繪制。其次,將學生進行分組,分配好組內同學各自的任務,保證組內活動的有序進行。
(三) 相關資料查閱
第一,查詢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的相關資料,制定合理的出行路線;第二,查詢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的旅游規劃設計和旅游資源分析評價,為學生的野外見習活動提供素材和依據;第三,利用網絡查詢近幾年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的發展狀況和游客滿意度調查情況,為學生野外見習后的學習成果展覽提供背景資料。
二、 活動實施
(一) 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野外見習
1. 學生在校門口集合,乘坐大巴前往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旅途中可以先讓學生在車上休息一個小時。到達目的地后,向學生分發景區地圖,帶領學生進入景區,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在景區內讓學生邊游覽邊觀察邊做好記錄(照片或者景觀示意圖),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取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的相關信息,如景區旅游資源的特點、旅游資源的價值體現、景區內游客的數量和特點、景區及其附近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如何,為之后的活動交流總結積累資料。
2. 在學生自由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學生注意安全,整個游覽的過程中一定要實時關注學生情況,解決學生在此過程中出現的突發性事故。中午,在景區內找一塊空地,組織學生午餐,自由活動休息三十分鐘后,繼續前行游覽景區。下午在景區出口處集合,清點人數,乘車返回,到達校門口后,再一次清點人數,解散。
(二) 戶外展覽演示野外見習成果
1.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分配一塊展板,讓學生整理野外見習活動日志、旅游資源景觀圖、拍攝的相關照片和分析評價內容,所有內容整理好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刪選,選擇出各小組最終決定展覽演示的內容和展覽的形式。
2. 讓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間,在學校操場進行展覽演示講解,對學生展示過程中師生對各個小組展覽的投票進行統計,對展覽活動中獲得票數最多的小組給予獎勵。
三、 交流總結
對景泰黃河石林國家地質公園的開發條件進行分析評價,相互交流本次戶外活動的心得體會。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評價:1. 資源價值,包括美學價值、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經濟價值;2. 地理位置與交通,包括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3. 客源市場,包括客源地距離和客源范圍;4. 基礎設施,包括公共設施和配套設施。
本文在學習到旅游地理《旅游資源開發條件的評價》時,帶學生走進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點,體驗旅游景點帶給游客的感受,借此讓學生明白在對某一地的旅游資源進行開發之前,必須要對旅游資源開發條件進行合理的分析評價,這是保證旅游開發活動順利進行的必要前提。通過本次戶外教學讓學生走進自然感受自然,滿足學生對地理野外的好奇心,學生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是學生學習“學中做做中學”的最佳體現,對于學生地理實踐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夏志芳.地理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湯璦賓.英國中小學地理戶外實踐模式研究及其啟示[D].杭州:浙江師范大學,2014.
[3]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3(選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5]白文新主編.中學地理教材研究與教學設計[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楊曉艷,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平川中恒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