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廷富


【圓夢】
2018年5月8日,北碚泉霖飲食服務公司南城公館酒樓后廚。
沈軼白袍加身,站在一口鍋前,拿起一把大勺。
“轟!”爐火騰起,沈軼立即將食材倒入鍋中。很快,不斷翻炒的食材就變成了舌尖上的美味。
20年間,在這煙熏火燎之中,沈軼也烹調出了一道人生的“佳肴”。
從業以來,沈軼從學徒工做起,通過不斷提升技能,最終成為南城公館酒樓經理兼廚師長,實現了職業生涯的逆襲。
時間回到1997年,沈軼進入重慶市旅游學校烹飪專業學習。在學校里,他系統學習了烹飪基礎知識和初級技術,并順利畢業。
捧著畢業證走出校門,沈軼加入了就業大軍。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找一個專業對口的工作,成了沈軼唯一的目標。
最終,沈軼如愿被主城一家酒店錄用,成為一名后廚實習生。
在煙熏火燎的后廚,沈軼開始刻苦學習,逐漸掌握了扒、曬、焗等特色烹制方法。
但幾年下來,沈軼對自己的處境卻不甚滿意:雖在爐前烹飪時酣暢淋漓,但無法創造出更大價值。
為尋求更好的職業發展,沈軼毅然辭職,回到家鄉北碚。
2006年5月,沈軼加入北碚泉霖飲食服務公司旗下的新世紀酒家。
這成為沈軼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進入新世紀酒家后不久,沈軼就得知公司要舉辦技能大賽,毅然參賽。
為了參賽,沈軼自創了“青蛙魚”菜品:用整條草魚,以魚肉不脫離為標準,做出青蛙的造型樣式。
這道菜品不僅要求刀功精細,更要求火候恰當,色、香、味、形俱佳。
比賽當天,沈軼在賽場上一氣呵成:魚頭魚頸做青蛙身體,魚腹肉做蛙腿,尾鰭做蛙腳蹼,番茄做眼睛,冬瓜做荷葉……
最終,一道栩栩如生的“蛙棲荷塘”出現在評委們面前。憑借這道佳肴,沈軼獲得泉霖首屆技能大賽的熱菜組冠軍,他也成了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
2009年底,泉霖公司旗下的南城公館酒樓開業,沈軼作為第一批員工,參與了開業籌備和管理工作。
在南城公館酒樓后廚,沈軼苦鉆廚藝,將粵菜和川菜有機結合,開發了一系列備受歡迎的菜品和味型。
與此同時,泉霖公司也對沈軼加大了培養力度。
29歲那年,沈軼被任命為新開業的泉霖大飯店首任廚師長,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廚師長。
在這里,沈軼把自己多年學習的烹飪知識和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所出菜品受到顧客的高度稱贊,使酒店營業額屢創新高。
就在職業生涯順風順水之際,沈軼也迎來另一個機遇。
2014年初,沈軼臨危受命,回到南城公館酒樓任經理兼廚師長一職。
彼時,因為經營問題,南城公館酒樓正面臨嚴重虧損。
對此,沈軼從降成本入手,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并著手調整市場定位。通過開發親民菜品、凈菜配送、鏈式操作等方式,他帶領酒樓扭虧為盈。
“無論經營策略怎樣變,我對菜品質量一直不變,甚至苛刻。”沈軼先后榮獲重慶五一勞動獎章、重慶餐飲行業先鋒獎等殊榮。
“高品質就業,就是要實現人生價值。”如今,沈軼除了采用“補位工作法”解決忙時人手不夠的難題外,還為每一位員工建立了成長機制,讓員工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實現員工自身價值。
【心愿】
現在,我們酒店的工作人員多是年輕人,讓他們能夠通過努力實現自身價值,擁有更好的職業發展前景,對我和公司而言都很重要。未來,我要繼續做一個合格的廚務管理者,多學習新的管理理念,并運用于實踐,也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方面,發揚工匠精神。
我希望相關部門能為技術人才建立更加完善的職業成長機制和評價體系。在這樣的制度保障下,年輕人就能通過自身努力不斷提高技術,到達更廣闊的舞臺。
——沈軼